徐洪才:SDR债券有利于投资者抵御人民币贬值风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21 次 更新时间:2016-09-14 16:39

进入专题: SDR债券   人民币贬值  

徐洪才  

日前,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首期特别提款权(SDR)计价债券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发行规模为5亿SDR(约人民币46.6亿元),票面利率0.49%,期限为3年。这是世界银行在中国第一次发行SDR债券。从世界银行的角度看,这扩大了SDR的影响力,提升了SDR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地位;对于中国而言,则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方面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国内投资者抵御人民币贬值风险。

何为SDR?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最早发行于1969年,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SDR并不是具体的货币,其价值由SDR货币篮子中的货币共同决定。人民币10月1日正式加入SDR之后,将由五种货币决定SDR的价值。篮子中各币种的权重为美元(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元(8.33%)和英镑(8.09%)。

由于特别提款权不是真正的货币,使用起来必须先兑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交易。特别提款权本质上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弥补国际储备手段不足而创制的补充性国际储备工具。在相当长时间内,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还有一个拾遗补缺的作用,是主权货币的重要补充,并在一些关键场合、关键时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发生金融危机或在全球金融体系出现异常波动的时刻,新兴经济体一般都会受到冲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另外,很多国家经济严重失衡,如果经济体系过于脆弱,在美元升值的情况下,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就会引发货币危机或银行危机。这时候,SDR的作用就可以发挥出来。

加入SDR后,人民币要大量流出,中国要适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要适应海外人民币资金池越来越多的新形势,还要适应资本大进大出,汇率可能大幅波动的新形势。金融主管部门和宏观调控部门要适应新形势,不仅要跟上形势,还要做一些超前引领,引导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有序国际化,维护中国金融稳定。金融体系的复杂性、脆弱性、传染性极强,对全球金融体系蕴含的潜在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发行SDR债券有何意义?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不少国家实行低利率甚至负利率的大背景下,包括中美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曾强烈呼吁扩大SDR的使用。中国发行的SDR债券是时隔35年来全球发行的首只SDR债券,其认购对象也较以往更为丰富,这种新的模式为国际货币基金提供了一条不错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以前,为了解决某些国家的经济困难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常手忙脚乱,援助资金到位情况也很难保障。如果国际货币基金能发行这类SDR债券的话,那就可以通过SDR债券的发行机制直接解决问题,可以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对危机和调动金融资源的能力,保障其履行全球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建立和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

对中国而言,首先,发行以SDR计价的人民币债券极大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原来在国际货币储备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SDR债券的发行也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世界其他各国可能会参照执行。很多原来并没有持有人民币的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有可能增加。

其次, SDR计价的人民币债券的发行可以降低人民币贬值风险,缓解资金外流趋势。SDR计价债券让投资者实际拥有了一篮子货币,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货币汇率风险。

另外,SDR计价债券的发行也丰富了中国债券交易市场的投资渠道和品种,国内金融机构未来将更多开展这方面的业务。

不过,由于目前SDR债券计价和发行机制还在讨论。未来一段时间内,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还有待观察。从目前的发行情况来看,投资者反应积极,本次发行吸引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境内投资者以及各货币当局、国际开发机构等约50家机构积极认购,认购倍数达到2.47。

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也对这次发行表示肯定,认为此次世界银行成功发行SDR计价债券,是推动SDR金融工具市场化的有益尝试,利于国内外投资者多样性的资产配置,规避单一货币的利率汇率风险;同时也是扩大SDR使用的标志性事件,有利于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来源:中新经纬



    进入专题: SDR债券   人民币贬值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36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