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清:台湾问题关系民族复兴的前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32 次 更新时间:2015-11-18 14:36

熊光清 (进入专栏)  

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习近平提出了“四点主张”,马英九提出了“五点主张”。仔细分析这“四点主张”和“五点主张”就能发现,虽然表述有异,但内容几近完全相同;特别重要的是,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民族复兴,习近平说的是“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英九说的是“致力振兴中华”。可以说,两岸领导人对于解决好台湾问题关涉民族复兴的前景有着非常强烈的共识。事实也是如此,台湾问题关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涉及中国的国家安全,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关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在习马会上,习近平指出,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这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于台湾地位和台湾问题的基本态度,以及处理好台湾问题的坚定决心。

在现代国际法中,主权一般被定义为国家固有的最根本权力,对内指一国在其领土范围内的最高权力;对外指一国独立于他国且与他国平等的权力。两岸关系中的主权问题,是“一个中国”原则下的主权问题。在两岸关系事务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9年以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这是中国内战造成的暂时局面。国共两党在台湾问题上虽有分歧,但都一直主张“一个中国”原则。当然,我们也都清楚,“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中国”原则。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蒋氏集团败退台湾后,虽然造成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隔离状态,但蒋氏父子在台湾统治期间,仍然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反对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1988年,李登辉继任“总统”后,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逐渐背离“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国际上公开进行旨在分裂中国的“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活动。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发展到了顶峰,对两岸关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两岸关系变得极为紧张。2008年国民党上台后,马英九表示,坚持一中原则,不支持法理台独。此后,两岸关系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当然,我们可以注意到,当前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识有一定的差异,这在“九二共识”中表述为:“一中各表”,即:“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在大陆方面,“一个中国”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台湾方面,“一个中国”指的是中华民国。可以说,虽然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认识有差异,但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友好发展的基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于目前来说,是务实的、有效的。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涉及国家安全

台湾总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及其他岛屿共88个岛。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台湾在中国国家安全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台湾是中国海防的关键。台湾与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构成一条海上“长城”,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四省左护”、“东南锁钥”、“七省藩篱”之说。台湾及其周围地区是中国也是整个东亚不可多得的军事要地,台湾南与海南岛相映,形成“双目”;北与舟山群岛呼应,构成“犄角”。以台湾为中心,连接海南岛和舟山群岛南北这两个要点,就构成一条天然的品字阵的战略海防线,足以掩护中国东南沿海六省市并构成中国该方向的战略纵深。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这两个三角洲承载着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而台湾正好位于这两个三角洲之间,对该地区的海防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台湾位于中国东部海岸的中心,北距鸭绿江口约900海里,南至中越交界处与南沙群岛均约800海里,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它极具战略价值。台湾是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的中间环节,连接着东北亚与东南亚两个战略区域,同时还扼守着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经通道——马六甲、龙目、巽他等重要海峡,此乃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地。此外,从台湾向东,跨越1200海里,则可以进击第二岛链。可以说,雄踞台湾一点,便可威震四方。

台湾是中国通向太平洋的门户。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中国被包围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岛链之内,实际上处于半封闭状态。东海、黄海外侧有日本本土四岛和琉球群岛阻隔,南海则被东南亚各国封闭,只有台湾以东的部分洋面能够直接进入太平洋,是中国走向太平洋的重要战略通道。20世纪70年代以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这样的地理形势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使中国的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制约。中国要向太平洋发展,就必须冲出第一岛链,而冲出第一岛链的关键就是台湾。中国如果要成为海洋大国,前提条件就是要解决台湾问题。一旦台湾与大陆实现统一,中国的海防形势将大为改观,海上防线可大大向前推进。

台湾海峡是中国海运的咽喉要道。台湾东滨太平洋;东北接琉球群岛,通往日本本土;南靠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接壤;西与福建省隔台湾海峡相望;北向东海。台湾地处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西太平洋海域的咽喉,镇守着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联系的交通枢纽。台湾海峡长约220海里,平均宽度约90海里,是中国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是联系东海与南海的捷径;同时,台湾周边海域也是中国进出口货物的重要航道,台湾对于中国海运航道的畅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非常密切,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进出口贸易规模巨大,必须确保海上航行的便捷与安全。可以说,台湾海域的通畅对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个国家的统一和团结是无形的巨大力量,在防止外部势力干涉和入侵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国家内部团结时,就能排除外部干涉,抵御外敌入侵,保证国家安全与发展;当一个国家内部出现分裂和混乱时,敌对势力就会乘机而入,其国家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国家的发展进程就会被打断。对于中国而言,台湾问题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克服的一条鸿沟。台湾问题不解决,中国生存的第一需要——安全问题就没有保障,国家统一就没有实现,国家分裂的阴影就存在,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台湾地处东亚海上要冲,中国东部的经济与战略生命线都处在台湾和南海方向。如果让“台独”阴谋得逞,不仅会出现国家分裂,而且会出现极为不利的海洋战略环境,中华民族就丧失了极为重要的生存发展空间。台湾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扼西太平洋南北航线之要冲,既是亚欧大陆东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是从海洋西进欧亚大陆的跳板与基地,并是中国进入大洋深处最近的踏脚石。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考察,台湾处于海权和陆权的交叉点,是中国突破太平洋第一岛链、跨入太平洋的唯一跳板,是中国发展和强大的死生之地。如果中国失去台湾,中国就将彻底失去作为一个大国最起码的和应据有的保证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战略纵深,就没有了进入太平洋最起码的和有安全保障的可能;而没有丧失了如此重大的海洋权益,中国也就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发展权。从这个意义上说,捍卫中国正当的海权就是捍卫中国的发展权。

由于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台湾不可能“独立”成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有些台独分子宣称“独立”,台湾也不可能真正“独立”;她如果宣布独立,一定会依附于某个国家,这个国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日本。不难想象,台湾一旦独立,他就会立即和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的军事存在很快就会重返台湾,从而堵死中国的海上门户,加强对中国的海上封锁;并且,还会引起连锁反应,美国与日本和韩国本来就有军事同盟关系,在日本和韩国都驻有重兵,美国与日本、美国与韩国的军事同盟关系会进一步加强;而且,东南亚许多国家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也有纠纷,东南亚这些国家很有可能在中美之争中彻底倒向美国。可以说,一旦台湾“独立”并受控于西方国家,中国在战略上会非常被动,很容易陷入被孤立和被封锁的境地。

如果一个国家连自身的安全和统一都无法保证,很难想象它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什么作用,当然也就谈不上繁荣强盛了。由此可以断定,台湾问题处理不好,必然会阻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本文发表于《人民论坛》2015年11月下)

进入 熊光清 的专栏

本文责编:xiongguangqi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04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