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顺利闭幕,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由习、李主政的新的十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在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中等收入陷阱"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必须直面的一个挑战。过去支持高速增长的一些有利条件,包括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低成本的优势以及出口的快速扩张,已经开始消失,GDP增长潜力已经从过去的10%下降到8%左右。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最终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发展方式能否成功转型。因此,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改革至关重要。而伴随着领导层的换届,国内外各界对于改革的期待也进一步增强。
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政策框架包括三个重要支柱:产品市场放开、要素成本压低及政府有选择的干预。这个框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逐步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风险。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核心是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消除要素市场的扭曲,最终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二是建立一套与新兴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宏观政策体系,包括相对独立、专业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和责、权结合的财政预算制度;三是改变过去政府强力动员资源直接支持生产、出口与投资的做法,转向鼓励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要实现这些转变,适当的政治改革必不可少。一方面,中国的政治体制从大方向上决定了今后政策的连续性,因此改革能够推进到什么程度,还需观察。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现实已经使得改革无法继续回避,比如影子银行业务的快速膨胀迫使当局不得不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如果改革能够顺利推进,那么中国经济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十年实现8%的增长潜力。但是在从“经济奇迹”走向“常规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也很可能面临改革以来第一次经济衰退甚至第一次金融危机。对此,政府与企业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应对得当,衰退与危机就有可能成为进一步改革的契机,而未来的增长之路也有可能由此变得更健康、更可持续。
改革三十年的发展方式
要分析未来经济发展的各种可能性,首先需要理解当前经济模式的成绩、风险及其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几年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年均GDP增速达到10%,人均国民收入从1980年的220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5000多美元,同期贫困人口的比例从84%下降到了13%。早在1994年,林毅夫、蔡昉和李周教授就将这一经济成就命名为“中国的奇迹”。不过与此同时,经济风险也开始逐步加大,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收入分配、经济结构、资源效率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所指出的,当前的增长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
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改革的策略曾有不同的解读。林毅夫、蔡昉和李周教授认为核心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年代的逆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转变为顺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樊纲教授则强调“双轨制”的重要作用,即一方面保持国有部门及计划经济,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非国有、非计划经济活动快速成长。萨克斯和胡永泰教授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向东亚特色的市场经济制度靠拢;而周其仁教授则提出改革解决了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降低交易费用,从而中国早就拥有的低成本优势才转化成了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