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等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也是我们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坐标。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为经济特区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从单项改革突破,到综合配套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全面改革;从勇敢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到大胆“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场和全球资源,30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不断发展前行的过程,也正是改革不断深入、开放持续扩大的过程。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拓宽了眼界,激发出强大的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激情。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在经济特区举世瞩目的巨变中,制度创新一直是经济特区敢为人先的特色所在,也是经济特区跨越发展的优势所在。回首30年,无论是敲响新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还是发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股”;无论是8次机构改革和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创办“文博会”、实行文化事业单位“管办分离”,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制度创新,不仅开创了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的新局面,也为全国的改革发挥着先行者、示范区的作用。
今天,中国处在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央对深圳等经济特区寄予新的期待。如何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压力带来的问题?如何面对不断凸显的社会矛盾?经济特区必须继续以改革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改革开放创造空间、提供动力,在建立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全国提供制度创新的新鲜经验。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经济特区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经济特区的明天。要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就需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不断攻克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症结,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些,是经济特区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行的关键所在。
不久前,深圳人民评选出经济特区30年“百件大事”。这百件大事,莫不镌刻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记忆,莫不呈现着经济特区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面向未来,经济特区必定能不负党和全国人民的期待,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