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读胡德平《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613 次 更新时间:2022-11-14 00:56

进入专题: 民营经济  


近期收到胡德平先生赠送的新作——《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以下简称《与》),给人一个强烈感受是,这是一部关注中国发展大势的专著。《与》收录了作者发表的54篇文章,内容涉及民营经济、合作经济、体制改革、土地革命、农村变革、混合经济和共享经济以及马恩思想溯源等。如果从《与》提炼出关键词,就是自由、平等、合法性和权益等。特别是,如何释放市场活力,社会的活力,思想的活力,如何提升民营经济合法性,尊重农民权益,让人民有更多选择空间,进而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是这本书关注的重点。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40多个年头,如何保障中国发展始终沿着健康方向前进,一项重要内容是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厚实基础,这正是《与》思考的重点。《与》是一部重要的思想理论探索专著。笔者阅读此书,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自主、自由能够释放潜在生产力

能够体现自由关键词的,是 《“尊重群众的选择”就是尊重生产力的选择——学习杜润生“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的心得》的这篇文章。这是作者一篇读书心得,主要围绕农民土地问题展开讨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央发了多个一号文件,为释放农业生产力潜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对农民土地权益尊重不够,危害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的征地活动愈演愈烈,为此引发的群众维权、群体性事件、恶性事件不胜枚举。

在作者看来,尊重群众的选择,就是给群众更多的自由。文中提到,“杜润生对分析还有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述,他认为分权给国农民一点自由,由他们自主配备生产要素,就可以起到政府部门想不到、做不到的生产生效果。可见自主、自由也是一种制度因素,能够释放潜在生产力”

作者进一步阐述,“把公有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多种所有制的企业开始发挥作用,并提供了国家计划之外可以自由交易的丰富商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市场化,同时也为我国工业化输送了上亿农民工,并为城市化验提供了大量同地不同价的级差地租”。

自主、自由也是一种制度因素,能够释放潜在生产力,是这篇文章的结论,也是这本书的核心观念。笔者以为,深刻认识一种能够充分体现“自由”的制度文明,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二、是扬弃,而不是消灭私有制

《鉴别两种社会主义的一块试金石——是“扬弃”,而不是“消灭”私有制》是一篇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合法性的文章。这篇文章涉及到党的初心,关系重大。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其中“消灭”是否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的原意,是否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马克思主义的原意,需要分析。

作者在这篇文章用了大量篇幅阐释,把德文版的“aufheben”翻译成“消灭”,不符合原文本的词意。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是从俄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翻译而来的,苏联解体后,前苏联理论家也承认,“消灭私有制”是俄文的翻译,误将德文的“扬弃”错译为俄文的“消灭”。但这种错译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的科学性。

什么是扬弃,扬弃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合理的因素,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

《共产党宣言》错译不是简单的学术问题,不仅涉及到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更是涉及亿万民营经济生死攸关的问题。正因为此, 对经典著作准确翻译至关重要,甚为关键。诚如恩格斯所说,“《宣言》的翻译一直使我害怕”。

作者对前苏联在这方面教训作了认真分析。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历史实践中被扬弃的进程进行分析。虽然民营经济在中国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存在随时随地可以消灭私有制的误解,这妨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影响了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发展壮大,但为什么很多企业家仍然心神不定?就是上述误解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彻底清理。一些人脑海中仍残存着对民营经济的歧视,一有风吹草动,旧有的意识形态,一些过时的观念就会卷土重来,十分不利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在作者看来:“只有各类市场主体真正享有平等的权利,才能克服民营企业家心中对私有制的‘余悸’”,企业家才会对未来有清晰预期   。

作者的上述分析和思考,有着强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奠定了厚实基础。

三、把平等竞争、技术创新、企业活力放在首位

《从孟子谈垄断说起》是一篇分析垄断经济行为的文章,关键词是平等。 作者认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立法,反垄断企业,而且反得确有成效。因而,这些国家仍是市场竞争经济占据主流。竞争与垄断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竞争保障了企业活力、创新,但竞争又无法避免垄断。在这方面,美国反垄断企业的立法、管理、尤其值得我国研究。在作者看来,竞争必然导致垄断,垄断必然扼杀竞争。正是这种反垄断经济理念,国家立法才导致了资本主义至今仍然存在不懈的活力。

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解决企业垄断和企业规模做大的矛盾,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义特别重大。

作者分析了中国目前存在的三种垄断,行政垄断、自然垄断、资源垄断。认为这三种垄断有一些合理的成分,但很多垄断内容需要认真分析,例如行政垄断,很多行政垄断应当取消;自然垄断有存在合理之处,但应精确计算出成本和利润空间,不能有价格垄断,只有这样的垄断才能弥补市场失灵之憾;资源垄断,必须明确全国资源是全民的产权,国有企业可以优先垄断稀缺的自然资源,但国有企业必须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审计,要向财政交税,要向特定部门交利。

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垄断这样一种矛盾?在作者看来,这种矛盾的解决应当有利于人民经济的强大。

作者的上述分析,在今天看来,都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和现实意义。

四、确保农民的权益

《农村的土地资源是农民的,要确保农民权益》一文,关键词权益。这是作者在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期间写的一份提案《关于确保农村开发用地的所有权权益》的说明。中国改革开放成果丰厚,中国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这篇文章的核心要义是,如何尊重,确保农民权益。

作者对成都的土地整治进行分析,并就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购的困局怎样突破,工农业必须互补发展,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具体道路,关于政府征收农民土地的问题等内容。在作者看来,土地整治的收益,应取之于土,用之于农。资源是农民的,好处也应当农民分享。成都土地整治,农村土地流转的核心是尊重农村集体所有的权益。

作者通过对农民土地整治进行分析,反映出的问题,实际是农民土地权益的缺失,实际是能够体现农民权益的自治组织严重缺失。

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伴随着的是广大农民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和巨大的牺牲。农村土地资源是农民的,农民的土地价值首先不是价格贵贱的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农民生产资料、劳动对象、财富之源的问题。作者认为,尊重农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权益,尊重几亿农民的民主权利和自治组织,这些问题涉及到了党的宗旨,社会主义的国本,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五、历史记忆力

《一个健康的民族应保持历史的记忆力》,这篇文章阐释的观点,就是如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反复。对中华民族来说,历史记忆十分重要。不然,难以打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在作者看来,“有无健康的记忆力,有无清晰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生命力是否旺盛的一种表现”。但如果史料的采用以个人好恶而任意裁剪取舍,也就难以有清晰的历史记忆。

健康的记忆力,重在总结历史规律,避免重犯历史错误。作者在本书的《警惕打着共享的旗号搞新的公私合营》一文中,对当下民营经济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到:“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的老路今天决不能再走。”作者看到,以往已经认识清楚、解决了的问题,今天又以一种新的形式复活起来。仍用一条挤压民营企业,迫其走上公私合营之路。这就是缺乏历史记忆,没有健康记忆,难以避免历史错误。而避免重犯历史错误,需要推进制度文明,需要推进社会民主,需要加大对公权力的监督,不然,难以避免重犯历史错误。

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振聋发聩。对中国人民来说,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文革惨痛的教训值得永远铭记。应当永远避免类似文革的悲剧重演。问题是,如果没有制度文明的推进,又如何能够避免文革悲剧的重演呢?


《与时俱进的民营经济》

胡德平 /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22年3月



    进入专题: 民营经济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79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