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再一次见面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大学》中有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对此有一个注解,说“大学”是指大人之学,大人之学能达到止于至善,就是最好的境界。
我们怎么样达到最好的境界?怎么样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和理想目标?在座的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如果按照《周易》上讲,乾卦的主要象辞可以解释为“潜龙勿用”,你们现在都是潜伏着的一条龙,还没有呈现出“见龙在田”和“飞龙在天”,将来你们走向社会,做出很大的成就,那就是“飞龙在天”,实现自己的目标了。所以说,同学们应该在“潜龙”这个时期真正打好基础、增长自己的实力,将来才能走向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那么怎么样来做?怎么样来实现人生价值?我这里讲五个字:学、问、思、辨、行。
学就是要博学,什么叫博学?那就是我们的眼光和视野要面向世界、面向人类,所以我们应该具备“中西马儒释道”好几个方面的知识。为什么讲我们要懂得“中西马”?我们知道,现在不管是从中国来看也好、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好,不管你是学哪个专业的,都应该精通“中西马”。
从“马”来说,应该读什么呢?你们起码应该读一下《资本论》第四卷中关于剩余价值问题的解释。此外,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也应该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我们也应该读一下。我们一定要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我们以后就很难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比较深刻的理解。
从“西”来说,我们起码应该读一下《西方哲学史》《哲学史教程》这类书,应该了解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西方,哲学史是怎么发展的,如果在哲学系读书而不了解西方哲学的话,你就没有一个参照的视野。罗素、文德尔班的哲学史值得一读,哲学院苗力田老先生的《西方哲学史》(新编)也可以读。中国哲学史的学习中,我主编过《中国哲学史》(新编),大家可以一读。如果你要读复杂的中国哲学史,那么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也值得一读。读完这些书,“中西马”的基础功底我们起码基本掌握了。
但是,我们做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应当懂得中国、懂得中国的思想、懂得中国的哲学。所以,在“中西马”的基础上,应该做到对“儒释道”有进一步了解,最起码应当读读《坛经》。六祖慧能真正做到了把佛教完全中国化,而读了《坛经》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佛教是怎么样中国化的,对于我们今天是有启发的。
“学”要博学,当然,学不仅仅在读书,还在于什么呢?能够“问”,我们知道,“学问”二字,除了学以外还要想起来问,这才是构成了真正的学问。
问是什么意思?简单地讲,向社会请教、向世界请教、向人民请教、向书本请教,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什么这样讲?“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每进太庙必问,这就是说,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问来的,是向人家请教得来的。我们每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向谁请教、向谁问啊?你刚刚到了这个世界上,什么也不知道,第一个询问的对象就是你的亲人,向你母亲问、向你父亲问。问是一个人知识的来源、人的聪明才智的开始。
问,实际上是问什么呢?我们看每本书、看每个结论和每一种理论思维之前,我们都要问一问这一理论思维的前提是什么?问,就是我们对每一件事、每一个理论、每一个结论都要问个为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问是一个人思想开启的窗户,是人获得知识的起始,也是人类进步的开端。
朱熹有一句话,说你读书的话,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疑问的,因为人家书里说得很好,你看不出来问题、没有疑问。那么,进一步看书之后,人就产生了疑问,那么再进一步,你的疑问如何能够解决,就是你获得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你如何把书本知识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书本的知识你得通过什么办法才能去掌握它、领会它、理解它?这办法就是问、要疑问。陆九渊的学术观点与朱熹不一样,但是读书方法上却非常类似,他有一句话: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你有小小的疑问,那就是有小小的进步;如果你有大的疑问,你就有大的进步。所以,古人读书做学问应该有疑问,疑问很重要,疑就是悟,尽管我们后世的读者与古人存在时间的差距和空间的差距,我们不可能完全恢复原来经典文本中本来的意思,但是,我们通过不断的疑问、不断的追问,也可以贴近文本的本意和作者原来的意思。可以说,这个“问”就是不断贴近原意的过程。做学问都应该问一个为什么,都应该有疑问,有疑问就证明你们能够独立思考,这就是能够提出新见解、新思维的开端。如果你们一点没有疑问,说明你不会独立思考,而如果不会独立思考,那也不可能有你们的新见解,新见解能从哪来?就是从你们有疑问的过程中不断地觉悟而产生的。
第三个字是“思”,思就是反思。反思的本意是什么啊?简单地讲,是把一个事情反过来思考,也就是说头脚倒置来思考。反思是哲学上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反思也就是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反思。反思是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在不断实现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自我反省的理论思维能力。反思是思想的自觉思维,是思维发展过程中一个积极的中间环节,反思是自我反省的基础,也就是说,我们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不管是学习也好、工作也好、都应该反思。反思实际上就是总结经验教训,从否定性当中获得真知和真理。先秦的时候有一本书叫做《孙子兵法》,这就是战争经验的总结。《孙子兵法》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兵法的经典?因为《孙子兵法》是在不断打仗当中总结经验,这是经验的总结,是失败的经验总结,也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所以我说,失败不可怕,可怕在于不会总结经验、不会总结教训。只有能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够有新的进步,反思就是我们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的开端。
从唐到宋,儒家、道家、佛教三者如何才能融合起来呢?当时的古人们提出来一种文化整合的方法,叫做兼容并蓄,希望把儒释道三家兼容并蓄起来,但是没有做到,直到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乃是自家体贴出来”,为什么“天理”这两个字是自家体贴出来的?那就是说,程颢做到了兼容并蓄,将“儒释道”三家落实到“天理”上,在此基础上,程颢就创造了理学的新时代。体贴这两个字就是一种反思,就是一种觉悟,用冯友兰的话就是觉醒。
那么,为什么由唐到宋的学者们,试图通过兼容并蓄的办法却没有能够把儒释道三家融合起来?因为时代不同、价值观不同。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思维背后都有一只无形的手,这个无形的手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不同,每个人的认识就不一样,因此文化整合的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应该认识到,今天我们作为一名哲学院的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应该把中西马融合起来构建一个新的理论思维,这就极大地需要“思”的能力。
第四个字是“辨”,明辨是非、明辨美丑。但是怎么样才能分清呢?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有的问题都被时代的尘埃所遮蔽了,每个问题的本来的面貌都已经改变了。问题如此,人也如此。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扮演的角色也是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的很多概念在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很普遍概念就是“道”,道本来的意思是什么?是路,“路”是人踩出来的,通向一定的目标和目的地,本来这个道是“路”的意思,后来不断地引申为:道理、原则、原理、规律等等,这都是“道”。还有“理”,“理”字本来是“纹理”,“理”本来含义是制玉,古人认为玉器的纹理是最清楚最鲜明的,所以理就是制玉。而随着时代和价值观不断地变化,“理”的概念就同原来不一样了。那么,我们怎么样来认识明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上的一些问题的真谛呢?那就需要经过很好地分析。我在《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提出了几个层面的分析,对于哲学概念和哲学思想,第一个层面是要对表层层面的含义进行具体的解释,要在语义层面进行分析,理解它的意思;第二个层面就是较为深层结构的义理分析;第三个层面则是从整体结构上进行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哲学有逻辑并且讲究逻辑,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逻辑和西方的概念来简单套用中国的概念和逻辑,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这就是我后来反复强调中国哲学要“自己讲”“讲自己”的原因之一,我们不能按照西方人怎么说就怎么信,不能以西方的真理为真理,以西方的规范为规范,以西方的思想为思想,我们必须得分辨清晰。
第五个字是“行”,行就是实践,我们人都是在实践中存在的,不管是学问还是思辨都应该最后落实到实践上、落实到“行”上,没有“行”,那就都是空话。中国人特别重视知行问题的研究,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个争论,比如朱熹就讲先知后行、我们要到杭州去,我们必须先知道到杭州去的路是怎么样的?我们才能够到那里去,那就是说人得先知后行。可是王阳明却认为,知行合一,有知必须得行,行得真切知得就深刻,王阳明就明确地强调“知行合一”。人的知和行是连在一起,因此实践才成为我们人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的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思维只有在实践当中才能够创造。知行合一、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才是达到了真理的境界。因此,我们讲“实事求是”,求是的“是”是什么?“是”就是真理。“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践当中求真理,这才是我们校训的真正含义。
因此,我们做哲学工作,也应该以求真理为做学问的目标,我们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中国的哲学实际出发,来讲中国哲学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最完善的境界。
今天我讲了这五个字,希望为我们每一名新同学在学习期间提供帮助,希望大家在“潜龙”期间好好琢磨领悟,练就好一身本领,为以后成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就是为实现“飞龙在天”的状态创造条件!
此文为张立文教授9月25日在2022年哲学院新生大会上《如何学好哲学》的发言内容,由杨澜洁经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