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
所有建筑师是非常重视这个创作大奖的。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所以关键是它的构思、立意,特别要强调它有什么创新的想法和理念。过去有段时间我们的国家建筑领域相对比较保守、比较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磨练,国外的团队和理念进来了,我们也逐渐走出去,我们与国外的同行同台竞争也经常在一起合作,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的设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候评了 300 个作品出来,都是代表了我们国家成立 60 周年发展建设的成就;这一次补充了最近十年的建筑创作作品。过去的十年我们建筑发展最为迅猛的十年,也是我们国家整个建筑领域走向成熟的十年。现在从获奖的作品来讲,大部分的立意很新,手法也比较成熟,材料技术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总体来讲,我认为获奖作品体现出我们国家设计水准的长足进步,这也跟我们国家的国力、我们国家的整体发展是同步的。
我觉得获奖作品中很多项目都代表了我们国家在 2009年到 2019年这个历史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及记忆。从2009 年开始,我们团队也先后承接了好几个国家级工程,比如最有代表性的包括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青岛上合峰会主会场)等。
建筑不同于其他,它没有唯一性,没有一百分。一个设计的方案可能有好几个方向,我本人的观点就是建筑需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和谐统一。好的作品就是把地域、文化、时代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因为建筑不是抽象的,而是存在在一个具体的、在地的环境之中,我们的建筑怎么跟当地的文化、当地的环境相融合,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关键是要找一条有中国文化特色又跟时代相结合的建筑创作之路,这是我们始终探索的一个方向,也是中国建筑界共同在追求的一个目标。
程泰宁:
我觉得这十年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十年。40 年前改革开放,那时候的建筑思想是比较发散的。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受国外建筑师的影响,大家对西方特别感兴趣,做了很多建筑,西化现象比较突出。但到了新世纪以后,大家开始在思考,怎么样在吸收人家优点的基础上,能做出自己的一些东西来。所以从现在看来,我们这十年的成就,实际上是我们中国建筑师自己在学习各方面的长处以后,通过自己思考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今天选出来的不少作品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模仿、抄袭……这很不容易。这个十年,在我们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十年。对比过去,我们的作品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中国建筑正逐渐努力在世界上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对于西方,我们经历了这么多年下来,逐步对它们有了了解:他们哪些是好的,而哪些并不是过去大家认为的那么好。好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吸收,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我们自己的东西呢?过去我们对中国建筑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一些表象上,比如大屋顶或是某些细节。现在看了下大家的作品,我发现有不少的项目都超脱了一种形式、语言的层面,更多地去思考中国文化精神、一些文化底蕴。更注重一种意象和重思想层面的东西,把我们自己的一些文化精神,与一些外来的好的东西相结合,这对我们的建筑创新十分重要。比如说这次评选出来的不少作品,有自己的一些独立思考,而它的手法很有时代感,同时也蕴含着一些中国建筑的精神,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中国的东西——这个是我最看重的一点。
而未来的发展,可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现在总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但我觉得单靠弘扬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不可能帮我们提升的。那现在讲什么呢?讲在有国际视野化的前提下,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要创造、创新。如果我们继续朝这个方向走,相信未来十年会更好。
魏敦山:
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我们作为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者,看了今天这次评审会,感觉非常振奋,也非常开心。这个评审说明我们广大的建筑师们在过去的十年中,做了大量的设计工作,有很多作品也非常优秀。这十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世界级、国家级的活动,如世博会等一些大型的活动。我们联合了一些国外的建筑师,通力合作进行设计创新,把这方面的设计工作做出了比较好的成绩。今天已经展示出来的作品都是非常优秀的。
总的来说,这些方案都是根据传统的对建筑设计行业的要求,以功能为主,要有时代性,更要有创新理念。另外还要将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多方面的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整个过程中贯彻。所以今天看下来,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我们都感到非常振奋。
对于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我理解现在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我们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反映在我们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还有设计理念上,这方方面面都是跟习主席提出的我们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一带一路”是相关的。在建筑界,我们也要打出去。时代精神、设计思想以及创新,都要紧跟国家发展。我们要把我们新中国这么辉煌的成就向全世界展现出来,向全世界去推广。所以我觉得这方面发展的空间还是非常多的。我们还得要进一步努力做,把我们的设计工作做得更好。
王建国:
我认为改革开放最近的十年,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讲,应该是一个黄金十年。我今天看到 400 多个作品,第一个评价是类型非常丰富,另一方面创作的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我个人觉得有部分作品完全达到与国际优秀建筑作品媲美的程度;第二个评价是百花齐放——我们看到很多的作品,除了完成特定的自身的功能之外,还反映出了特定的技术本身探索方面的特点,有的反映出特定的地域的特点,有的是在艺术的原创性这方面,也有它的特点。所以,400 多个作品给人一种既丰厚扎实、又斑斓多彩的感觉。具体反映在两个层面,一是硬的层面,体现在规模、项目类型的复杂程度、技术以及材料这些与建筑本身创作的结合上;二是软的层面,很多作品比较好地、多样化地表达了中华优秀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蕴内涵,为建筑艺术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建筑师的智慧和努力。
要评选出一个好的作品需要一定的价值取向。这次 400多个作品作为已建成使用的建筑,并且是以中国建筑创作奖的金奖、银奖为基础来评选的,原创性是我比较关注的,也是我们评委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样一个建筑,一般做、用心做和带有批判性眼光和创新意识去做,结果还是不同的。我们既然是鼓励原创,那么就要鼓励它的设计创意,比如说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社会、建筑与文化、建筑与功能造型的处理、以及对于地域条件的回应、材料的运用等。建筑设计如何处理结构、材料和建筑本体空间的内洽也是我比较看重的。总的来讲,我关注的,一方面是本身业主要求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在建筑学学理这一块的综合把握,做得比较好的、完整的,同时也有创意的,会是我比较看好的。
这次已经看到了有一些房子是建在农村的,对此我还是比较关注的。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认为建筑师的创作,不应该仅仅是在城市的范围内,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乡村、乡镇这些平常在技术方面得不到太多支持的地方。普惠大众,我认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我们需要去努力的方向。现在已经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我认为还不太够,面还不够广,包括一些设计的内容和水平,以及如何体现在农村该放在的特点等。总体来讲,相比城市的建设,乡村建设还有待提升。这是我想到的第一个可能发展的方向。
我想到的第二个发展方向,是当下的数字技术的发展,比如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包括 BIM技术这些方面,我认为可能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当下的数字技术发展非常快,已经改变了我们城市的很多方面。过去我们讲城市的交往都是面对面、在场的交流,但是在未来,人跟人交往,他有可能在场、不在场、远程在场,在 5G 时代,国际间建筑设计的合作也会更加通畅方便。这会影响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于建筑创作设计也是有影响的。今后一些重复性和逻辑性的设计工作,或许有可能都会被数字化,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筑设计创作,最后要坚持什么东西?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建筑师仍然应该坚持一种重构人类文化场所感的历史使命。艺术先锋的探索,人文关怀的探索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都是我们未来建筑设计中应该更多关注的东西。另一方面,因为接触的技术材料,永远是在不断地发展的,所以说顺应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发展之路,可能给建筑的形态带来影响。在下一个十年中,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的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的、具有复杂度的、同时又代表了科技进步的,这样一些建筑作品出现。
孟建民:
2009 到 2019 年是中国建筑创作大发展、大提升的十年,在前 30 年的积淀下,中国建筑师在建筑技术进步和创意设计两个方面都有了质的发展和飞跃。所以可以看到这十年中国建筑师的作品从数量到质量都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很多作品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影响力。这说明中国建筑师做好了走向国际舞台的各种准备。我们可以期待中国建筑师不仅在中国的大地上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将来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面有更好的展现和发挥。
我认为建筑创作评价标准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原创性。方案一定要具有原创性,建筑创作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复制。借鉴别人的创作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强调建筑设计自身的原创,这一点很重要;另外就是建筑作品的完成度。光有一个好的创意是不够的,细节设计、人文关怀、节能、可持续发展和使用运维等这些方面,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方面;建筑创造的多元化、多样性,这也是我们评价建筑创作是否繁荣的重要标准。
建筑创作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需求,所谓人的需求指的是未来人的需求,未来人类发展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这需要我们关注和考虑;另外一点就是高科技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建筑业发展的进步与城市发展的进步是密切相关的。5G 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建筑、对人类、对城市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我觉得建筑师应更多地关注建筑未来性之发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建筑创作能够在世界舞台上走在前列,成为具有领先性的一支重要力量。
刘力:
可以说,中国建筑发展的总趋势是:越来越好。我从事建筑设计已经 50 多年了,也一直是在建筑实践第一线。这场评审下来发现,咱们现在新几代建筑师的成就还是比我们要进步很多的。主要是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紧跟现代化的步伐。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设计紧跟其后,于是在建筑形式上就有了时代感。第二方面就是更加注重文化传承,一看这个设计就知道是中国的,这点很不容易。我们年轻的时候强调大屋顶,以为把大屋顶搬到建筑上就是传承。我们搞了一辈子,要搞什么夺回古都风貌啊,实际上都是在传统建筑形式的移植上做文章,而忽略了从精神、从中国文化实质上去挖掘需要传承的东西。但今天我们看到有很多建筑,很现代,有中国因素和精神在里面起作用。第三个就是绿色环保。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造就了一种建筑、文化的水平,这是我们所提倡的。当然还有就是美观了。虽然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可它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建筑的比例和谐与否,色彩搭配是否合适,这个大家都有目共睹,比过去的手法强多了。
因此,我们评委在评选的时候,也是以此为标准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因为建筑不是雕塑,也不是绘画,它有实用的因素。首先得建筑功能上合理,内外空间通畅。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做出某种形式,这个形式是受功能制约的,而不是随便预想的。有很多学扎哈的建筑,一般都落选了,我们管这类叫“类扎哈”,它的问题在于原创性缺失。
我觉得除了技术的因素之外,还有人的因素。做设计一定要做出精品来。建筑师不是随便抄一个东西拿来用就完了,应付甲方,也不受甲方指挥。过去,我们的老师说建筑分四类:一种是产品。因为需要住宅,我就把它做出来,大家都一样;第二种是作品,有了个人的特征;再有就是精品,大家都做一个题目,但这个房子大家都很喜欢;最后是神品,这个就很少了,但是神品是由很多精品当中筛选出来的。所以我希望所有建筑师在创作的时候,都有这种经典的意识,要让自己的作品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我们参加了这么多评选,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大家、引导建筑师在创作过程当中形成精品意识和经典思想。
周恺:
我觉得 2009—2019 这十年是中国建筑发展得更快更高的一段时期,我们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次评审中,我看到了很多令人兴奋的项目,但是也依然有不足,其实我们的建筑还可以做得更好、更细。落到具体的方面,如创作的环境氛围、设计的周期、建造的时间、管理的办法、审批的过程、建筑师的话语权等等,应该还有很多优化的空间。做好这些方面,才能更全面地把握好项目,创造出真正优秀的建筑。在这些方面,中国建筑还要走很长的路。
另外,未来我们是否可能突破当前主流的“以图片为主导”的信息传达?下一个十年,我们的创作大奖评选也许可以结合一些现场考察或是最新的表现技术(无论视频或是虚拟现实技术),更加真实地呈现建筑的形态和空间关系,更多地去感受到真实的建筑本体。毕竟建筑的尺度、材料的质感、意境的呈现都需要更多的接触与体验才能了解,而这些也正是建筑学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最具特征的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