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君:当前国际形势新变化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举措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56 次 更新时间:2019-03-16 23:31

进入专题: 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  

于洪君  

编者按:近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特点分外突出。大国关系发生许多新情况,地缘政治出现许多新变数,世界经济面临许多新问题,人类和平与发展遭遇许多新挑战。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并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伟大征程,也由此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值此世界格局全面改组、力量对比深刻变化、五湖四海风云激荡之际,我们就当前国际形势的最新变化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举措,采访了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于洪君博士。


问:于博士,您好!2018年6月22-23日,中央又一次召开了外事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全面审视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和策略进行了总体规划,对外交工作的资源配置和着力方向进行了重新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您能否分析一下此次会议召开的国际背景,解读一下当前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主要特点和未来走势?


答:这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是在世界形势持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际关系调整与地缘战略格局重组明显加快,周边地区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增长迅猛,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步伐在加大,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的势头愈发强劲;另一方面,包括周边某些国家在内,国际上仍有一些势力对中国的发展方向感到困惑,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和整个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感到疑虑和不安,甚至产生了某种病态的恐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总体特点更为突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过程中,面临许多不得不认真应对的重大挑战和压力,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历史性难题。


首先,从国际秩序与战略格局的角度看,冷战后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正在向纵深推进。国际社会期待甚久的世界多极化,出现重大变数。其突出表现是,欧盟一体化进程因英国“脱欧”而严重受挫,外来难民冲击和内部政策失调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堆积如山,联动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明显下降。俄罗斯重新受到美国与西方的全面挤压,在复兴路上举步维艰,有人甚至悲观地预言,俄罗斯将从此陷入百年孤独状态。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高举“美国第一、美国至上”的旗帜,猛烈冲击现存的国际治理体系,恣意蹂躏现有的国际关系准则,公然以“退群”、“毁约”、“施压”、“骂阵”等严重背离外交惯例与国际常理的野蛮方式,向整个世界发起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地位与作用,以WTO为代表的国际经济与仲裁机制的职能和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削弱和打击。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有人开始用“无序世界”来概括和形容当前的国际形势,用“无极世界”来描绘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


其次,从我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情况也变得异常复杂和迷离。一方面“中国需要世界”和“世界需要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中国”的良性互动持续加强,“中国深刻改变自己”的同时,进一步“深刻地影响世界”,中国大踏步地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心;另一方面,由于特朗普政府向中国发起大规模贸易战,并且在台湾、南海等事关中国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冲击底线,中方为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而做出的努力有前功尽弃的危险,中美关系面临两国建交以来未曾有过的严峻局面。中国专家学者开始讨论中美双方如何避免“提前对决”,美国则有人公开谈论中美双方能否“开战”的问题。


问:您的分析很有道理。当前的世界形势和我国的外部环境的确有了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始终坚守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如何思考世界发展进程中的这些新现象新问题、如何应对国际关系领域出现的新矛盾和新挑战的呢?


答: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历史和现实高度负责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都无法比拟的,也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大国不可同日而语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天下为已任,既为本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也为整个世界谋和平,为全体人类谋发展。这一博大胸怀和战略眼光,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总是综合考虑自身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总是注意兼顾本国利益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总是认真统筹协调人类社会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为此,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十九大后不久召开的首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政党对话会上,习近平再一次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民族谋复兴,又为人类做贡献的崇高意愿和坚定决心。


从时间上看,此次中央外事工作会议距离十九大仅仅半年多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召开这样一次重要会议,充分显示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综观近年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可以说,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中华民族将一如既往,继续推动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事业。换句话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意志都将愈久弥坚!


问:大国关系在国际关系全局中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有时甚至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今世界,人们普遍认为,中美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对整个国际局势的影响,已不亚于当年的苏美关系。我们一直希望并主张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而不是重蹈上世纪苏美关系的覆辙。但目前看,事态发展很不乐观。您怎么看当前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这场贸易战会给中美关系的未来造成怎样的影响,对整个世界又意味着什么?


答:中美贸易战是美国发动的,是特朗普总统为确保美国世界大国地位、实现“美国第一”霸权主义构想而发动的全球贸易战的组成部分。由于中美贸易额巨大,而中方长期拥有较大顺差,美国不从自身查找两国贸易失衡的原因,反而蛮横地把贸易战锋芒首先对准中国,致使中美贸易战成了全球贸易战的重头戏,因而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我们要注意到,一方面,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乃至安全事务中的交流对话与协调合作一直在向前发展,事实上形成了发展利益深度交融、安全利益广泛交织的特殊格局,这是当年苏美关系不能比拟的;另一方面,中美是两个历史文化底蕴完全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体系截然有别、国际战略取向许多方面严重对立的大国,尽管多年来中方积极致力于构建建设性的中美关系,但美方处理对华关系始终抱有冷战思维,西化分化弱化中国野心不减当年。


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走强。美国则因内部问题成堆,政治和社会矛盾加剧,国际影响力今不如昔,战略焦虑日甚一日,深恐迅速崛起的中国取代美国人心目中的所谓“世界领袖”地位,于是便把中国确定为主要“竞争对手”,并竭其所能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和打压。特朗普目前采取如此疯狂的对华政策,共和民主两党在对华关系方面空前一致,归根到底是美国国家利益决定的,因此不能简单归因于特朗普“个人罪孽”。目前,美国对华贸易战正在向科技、人文、安全领域蔓延,并且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两国政治关系,影响到双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沟通与对话。美国最近出台的一些文件充分说明,美国对我们发动贸易战“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针对的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要阻止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和迅猛崛起。


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估计。如果美方不尽快纠正白宫方面已经形成的战略误判,如果双方把控不住当前的危险局面,双方的贸易战就有可能演变为中美两大国全局性历史性战略博弈的前哨战,中美关系真的有可能跌入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最终一决雌雄的“修昔底德陷阱”。当然,我们也不要表现得惊慌失措,而是要胸有成竹,从容应对,谨慎乐观。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国,尽管是发展中的大国,但我们有足够的综合实力与美国进行长期周旋。外交战略和策略已相当成熟。我们有充分的外交资源和斗争经验,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政治智慧,完全有能力应对来自美方的冲击和压力。对于中美贸易战,我们毫不妥协,针锋相对,见招拆招,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要求。同时也不放弃处理中美关系的既定原则和立场,坚持以对话协商方式解决彼此间的问题和矛盾,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消除危机,保持中美关系始终处于既斗争又合作、斗而不破、合而不同的可控轨道,符合中国实现全面复兴与和平崛起伟大战略目标的需要,也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时代潮流。


问:谈到大国关系,我认为不能只考虑中美两国关系。观察和思考当今世界格局转变和多极化发展进程,还必须注意欧盟的走势,注意俄罗斯的动向,注意中欧关系、中俄关系的发展水平和未来走势。在当前中美关系日趋紧张和复杂的形势下,中国是如何处理中欧、中俄关系的?


答:是的。在冷战结束所开启的世界格局转换进程中,欧盟和俄罗斯属于两种不同的国际力量,其作用和影响都不可低估。欧盟不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而是28个国家共同组成的超国家结构。它拥有共同的立法机关、共同的执行机构、共同的法院和统一的中央银行,拥有共同的对外政策和安全理念,部分国家甚至使用共同的货币,实行统一的签证制度。尽管欧盟扩张过快,引发许多矛盾和问题,导致全欧金融危机与反全球化倾向相互交织,极端民族主义和排外风潮风起云涌,低俗的民粹主义与粗放的平民政治相互助力,进而出现英国决定脱欧、加泰罗尼亚试图脱离西班牙这种原来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从加速地区一体化、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些事情似乎违背社会发展潮流和历史前进方向,但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其后果和影响远没有全部显现出来。我们谈国际形势新变化,必须充分注意并认真研究欧盟由早熟转向早衰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各种问题。


我这样说不是唱衰欧盟,而是说地区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如同任何事物一样,都不会一帆风顺。曲折和反复是难免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使然。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我们仍把欧盟视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仍然尽最大努力巩固、发展和扩大与欧盟各领域务实合作。早在2014年,习近平主席就曾提议,中欧之间要建立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得到欧盟方面积极响应。后来他又反复强调,双方要从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将中欧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结合起来,共同为中欧合作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目前,中欧之间已建立起60多个政府及部门间的交流对话平台。双方贸易额在2017年达6444.6亿美元,比前年增长了13.7%。


当然,这不是说中欧关系没有问题。欧盟至今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且在部分高技术领域坚持对华封锁。影响了双方互利合作的正常开展。在意识形态和国际安全领域,双方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主张。尽管如此,中国仍把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作用,全面加强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对外关系优先方向。因此,18年8月欧盟领导人来访时,习近平再一次郑重表示,中国和欧盟都处在世界最大经济体、贸易体之列,也都是多边贸易体制受益者、维护者。双方应当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加强战略沟通和协作,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共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全球治理、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问:俄罗斯也是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但俄罗斯与美国、与欧盟的关系持续紧张,目前仍看不到改善迹象。这种头部对于国际关系的总体缓和与稳定,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体系,显然非常不利。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如何从推进大国外交的角度出发,巩固和深化中俄关系?


答:俄罗斯是当今世界版图最大、资源最丰富、军事和科技实力相当可观、发展潜能不可低估的一个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刚解体时,俄罗斯独立建国,困境重重,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俄罗斯视为近乎破产的国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竭尽全力进行打压。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国家复兴进程加快,国力恢复步伐加大,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态势相当强劲。美国与欧盟对普京政权的警觉和恐怖日甚一日,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在价值观体系、安全与发展利益等方面的矛盾逐渐激化。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普京政权趁机“收回”了历史上属于俄罗斯所有、后来划入乌克兰版图的克里米亚半岛。西方与俄罗斯的历史积怨与现实冲突相互交织,导致双方根深蒂固的结构性矛盾无法调和。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甚至将俄罗斯开除出八国集团。特朗普上台后,美俄关系一度出现微妙变数,有人甚至断言特朗普是亲俄分子,进而对特朗普展开了所谓的“通俄门”调查。美国内有人居然猜测说,特朗普可能实行“联俄遏华”政策。实际上,美国、欧盟与俄罗斯的矛盾,远比人们看到的复杂和深刻。正因为如此,18年7月美俄两国总统沸沸扬扬的“双普”会,最后无果而终。这充分说明,俄与美国及整个西方的关系短期内难有重大转变。这也是近年来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们主张建立均衡稳定协调的大国关系框架,自然要重视与俄罗斯的关系,更何况俄罗斯又是我们的最大邻国。我们两国不仅有40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而且还有着源远流长同时又错综复杂的相互交往史。可喜的是,冷战结束近30年来,中俄关系始终处于良性互动轨道。两国不仅结成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且还以此为基础,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问题,缔结了睦邻友好条约,使双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与时升级,最终升级为坚实而可靠、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譬如,2014年美国与欧盟宣布对俄进行制裁,将俄罗斯开除出八国集团,并且还集体抵制俄罗斯主办的索契冬奥会时,习近平主席打破中国领导人从不参加国外体育赛事的惯例,专程去索契出席了这次冬奥会开幕式,在俄罗斯国际处境异常困难时,为俄罗斯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政治支持。再如,2015年时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社会在如何评价二战历史,如何研究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问题上出现重大分歧,中俄两国作出了共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重大决策。两国领导人不但高姿态地参与了对方举办的所有重要纪念活动,同时还派军人方队到对方首都参加了胜利日阅兵仪式,毫无保留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成熟性、稳定性与可靠性。


当然,中俄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目前还不尽如人意。两国贸易额最高时也不过900多亿美元,远不符合双方的发展潜力和现实需要。但最近两年,双方在能源资源、航空航天、国防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相互投资等领域互利合作的步伐明显加大。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共同反对冷战思维,共同抵御新霸权主义,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协调力度都在进一步增强。我们都知道,普京总统曾经说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强大成功的俄罗斯。”习近平主席也曾明确表示,他相信中俄关系能如大船远航,彼此扶持,乘风破浪。他同普京建立了密切的工作关系和良好的个人友谊,保持年均5次会晤的频率,共同引领和规划两国关系发展。去年6月普京访华时,他再次指出,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熟、稳定、牢固,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方愿同俄方一道努力,久久为功,巩固高水平互信,拓展各领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互鉴,密切国际协调配合,把中俄世代友好理念一代代传承下去。我理解,正是出于此种考虑,2018年9月,中国派出3200名军人、900多台武器装备、30多架军用飞机,参加了40年来俄罗斯境内最大规模的军演。在美国决定实施印太战略,决定恢复第二舰队,公开宣称中俄两国是其战略对手的大背景下,中方为加强中俄关系而采取的系列行动,意义重大而深远。


问:于教授,如您所说,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邻国,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巩固、发展和升级,对于中国营造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极为重要,对于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影响重大而深远。但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仅靠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许多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做出更大的努力。对此,您有何看法?


答:您说的很对。中国是当今世界周边环境最复杂的一个大国。不是之一,而是唯一。因此,营造并维护睦邻友好、长期稳定的周边环境,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布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前几年,我国周边地区一度呈现北部西部总体稳定、东部南部日趋紧张的复杂形势。北部西部总体稳定,是说中俄、中蒙、中国与中亚各国通过打造成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合作伙伴关系,成功地打造出从中亚到东北亚部分地区的合作发展态势和安全对话格局。对中国而言,这两个地区的总体安宁与稳定极为重要,因而也是难能可贵的。这是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的结果。


东部南部趋于紧张,问题就比较多了,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一,是指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的关系得不到改善,朝美两国根深蒂固的敌意和对抗有增无已,朝核危机发展到了近乎无解的地步;其二,是指中日关系因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立场严重倒退,在钓鱼岛归属等领土主权问题上向中方无理取闹,在地区安全和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向中国发难;其三,是指南海地区的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之争曾经严重激化,菲律宾越南等国恣意妄为,美国等域外势力趁机浑水摸鱼,南海地区局势一度接近于军事冲突临界点;其四,是指南亚地区安全形势险象环生,盘居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国际恐怖势力异常活跃,对我国西部边陲的安全与稳定构成现实威胁,中印两国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又不时升温,2017年夏竟形成两国军人对峙70余天的边境危机格局。


综上所述,我们说中国周边环境最为复杂,并非夸大其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周边环境又是充满变数的。最近几年,经过中方与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南海局势的危险性已经大大缓解,中国与相关国家发生大规模冲突的现实性基本上可以排除。印度与中国的关系,自去年边境地区军人对峙破解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去年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一道接收印度为该组织成员,同时与印度、俄罗斯、巴西以及南非一道,积极推动“金砖合作”进程,使中印关系很快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邀请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耐心细致地做印度领导人的工作。从古代文化交流与学术来往,讲到文明的互通与互鉴,再到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多领域务实合作,中印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超乎人们预想的积极变化。虽然印方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仍有一定疑虑,但中印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并未受到很大影响。相反,从最近两年的统计数据看,印度已经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工程承包市场,中国对印度投资增长速度,两国贸易额超过800多亿美元,已经非常接近于中俄两国同年的贸易额!


在东北亚地区,中国以韩国总统易人为契机,加大了对韩工作力度。因韩国上届政府引进“萨德”反导系统而遭到损害的中韩关系,在习近平直接推动下,有了大幅度改善。与此同时,中方以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为契机,全力调整对日关系着力点,实现了中国总理时隔多年重新访日,重新启动了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并且中日领导人2018年10月在北京举行高峰会晤。在推动半岛无核化问题上,中方坚持既有的原则立场,同时加强在联合国框架内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促使朝鲜作出了放弃核武开发、终止导弹试射的重大决策。在半岛北南双方关系有明显改善,朝美对话取得一定进展的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朝鲜最高领导人三次访华,中朝两国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高峰会晤,同时开始了新形势下的全方位密切合作。总体上说,整个东北亚地缘安全格局的改变趋势是良性的,各方关系走向至少看目前是积极的。这也是我们观察周边环境发展变化,思考国际格局与国际关系大势所必须注意的重要因素。


总之,我对中国周边环境的未来走势持积极乐观态度。尽管美国气势汹汹地提出了所谓的印太战略,不断在南海地区滋事生非,甚至不惜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底线,个别域外国家不时搞一些追随美国的小动作,中国引导和塑造周边环境的能力不可低估。中国周边形势总体可控的特点没有也不会改变。


问:我对此也是坚信不疑。您刚才分析周边环境和中国周边外交时,提到了上合组织和金砖合作。我认为,这两个充满活力的新型合作平台,在中国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并且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知于教授对此有何看法?


答:您说得很对。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合作机制,是中国在后冷战时代为适应区域一体化新要求、经济全球化新潮流与相关国家一起共同创立的新型多边对话机制,同时也是充满开放包容精神的多边合作平台。2018年6月,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成功地主办了上合组织第十七次元首会晤,即上合组织青岛峰会。这是上合组织扩员后,也就是吸收印巴两国为正式成员后举行的首次峰会。在会上,习近平又一次明确表示,中方一贯将推动上海合作发展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之一。他建议上合组织,未来一要不忘初心,坚定弘扬上海精神;二要发挥优势,充分释放扩员潜力;三要开拓进取,锐意推进全面合作。会议形成共促团结的新共识、制定共同安全的新举措、注入共谋发展的新动力、绘制共建家园的新蓝图,将为构建地区命运共同体,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不可多得的示范效应。


同样,如您所说,中国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的金砖五国合作机制,目前已成为提升南南合作水平,即发展中国家相互间合作水平,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杰出样板,成为带动世界各国联动发展、合作发展、融合发展,进而实现不同文明互通互鉴的成功范式。加强与金砖国家的合作,扩大金砖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作,通过金砖合作改善全球治理,提高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影响日益彰显。不久前召开金砖国家领导第十次峰会时,习近平提议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以“金砖+”合作为契机,建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挖掘发展新动能,通过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抢占面向发展制高点,把优势互补和协同效应充分释放出来;共同营造有利外部环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全球治理改革,共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博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好评。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始终是中国的重要外交资源。非洲大陆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中国历来十分重视与非洲的友好交往与合作。新世纪初中国与非洲共同创立中非合作论坛,无论从双边意义还是从多边角度看,都是中国外交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中非双方对国际社会的一个贡献。2018年9月在北京成功举行第二届中非合作论坛高峰会议,不仅谱写出中非友好合作新篇章,同时也开辟出南南合作新路径,并且为更好地推进北南合作,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更宝贵的新鲜经验。


问:2018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中央有关方面也召开“一带一路”5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就“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成果和未来工作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做出了新的部署。您怎样看“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关系新变化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举措中的独特作用?


答:“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来的,但“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与富贵成果,包括新的合作理念、合作经验与合作范式,属于整个世界。五年来,由于中方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这项史无前例的全球性联动发展行动,取得了超出人们想象的巨大成果,引起了整个国际的广泛关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今后,我相信,我国一定会继续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使“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造福于沿线国家,更好地服务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和神圣事业。


中华民族秉持天下大同理念,素有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情怀。今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莫测,无论前进之路多么艰辛曲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都将一往无前,中国外交新理念新成果都一再展现。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复兴并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意志不会动摇,为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初心不会改变!


    进入专题: 国际形势   中国外交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554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领导文萃》2019年第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