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世界经济论坛社交媒体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研究领域:中国当代纪录片的传播与影响力、世界电视现状及对中国的影响、新媒体业务与经营、媒体的商业运营、新媒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网络政治学。主要著作有:《网络为王》,1997年海南出版社,台湾捷幼出版社;《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渴望自由》,201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络政治:当代中国社会与传媒的行动选择》,2014年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数字化生存》(译),1996年海南出版社;《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译),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认知盈余》(译),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个人博客:huyong.blog.sohu.com 微博:weibo.com/huyong 微信公号:beingdigital
胡泳
胡泳,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世界经济论坛社交媒体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研究领域:中国当代纪录片的传播与影响力、世界电视现状及对中国的影响、新媒体业务与经营、媒体的商业运营、新媒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网络政治学。主要著作有:《网络为王》,1997年海南出版社,台湾捷幼出版社;《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2008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渴望自由》,2014年复旦大学出版社;《网络政治:当代中国社会与传媒的行动选择》,2014年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数字化生存》(译),1996年海南出版社;《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译),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认知盈余》(译),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个人博客:huyong.blog.sohu.com 微博:weibo.com/huyong 微信公号:beingdigital
论文
- 人工智能驱动的虚假信息:现在与未来
- 知识生产的“再启蒙”时刻:人工智能对科学三元结构的冲击
- 刘纯懿 人机逆转、叙事僵死与无事实时代——生成式革命的影响与危机
- 超人类、后人类与人的可能异化
- “万模大战”下的冷思考:大型语言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未来
- 人工智能不“智能”——重新思考数字化之十九
- 监视型社交的兴起与后敞视时代的来临
- 互联网作为知识媒介
- 呼唤启蒙2.0——人类意识的范式转变与革命
- 记住恐怖,它不可平庸化
- 胡泳 等:知识付费还是内容付费?网络时代的内容、体验与注意力(下)
- 胡泳 等:知识付费还是内容付费?网络时代的内容、体验与注意力(上)
- 我们处在巨变的前夜
- 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
- 高质量新闻的命运
- 自动化到来后,新闻人的价值何在?
- 界限的消失:活在时代的夹缝里
- 走进众声喧哗时代:中国互联网20年
- 互联网与“观念市场”
- 尤文奎 电视的未来
- 胡泳 李娜:社交网络与乌克兰抗议运动
- 中国公民新闻的独特创造与意义
时评
- 胡泳 :机器人会充斥当代新闻编辑室吗?
- 人工智能时代,全球传播的努力方向
- 规模的变化,如何重塑可能性
- 我们必须拒绝对在线模拟的日益沉迷
- 当ChatGPT产生幻觉,一个“幻觉时代”要来临了
- ChatGPT不会令专家死亡,而是提高了真正专家的门槛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颠覆什么?
- 社交媒体何以变成愤怒机器
- 我们是如何被代码所统治的——重新思考数字化之六
- 当麦克卢汉开上特斯拉:作为媒介的智能汽车
- 科技帝国的新伦理——重新思考数字化之四
- 全球化已在我们身后
- 为什么今天我们应该关注“数字弃民”?
- 新冠病毒危机与社交媒体的双向影响
- 没有信息的自由流动,就无法管理风险社会
- 技术应当创造宁静
- “科技向善”:腾讯的三重冒险 ——一论科技向善
- 认知盈余的社会价值
- 在不安全的世界里,你的焦虑不足虑
- 中国互联网二十年:自由的向往,信任的呼唤
- 让人类的“知识树”开枝散叶
- 我们缘何进入了一个被平台控制的世界?
- “互联网+”:褪去流行的外衣之后
- 制造业与互联网要互相融合
- 解读互联网时代的悖论
- 有关“微信十条”的十条
- 互联网不需要反垄断
- 谣言的使命
- 中国式辩论中的“文革法则”
- 中国网络舆论的三大变化
- 占领华尔街——公共艺术还是公共过程?
- 权力因知情而说谎,民众因不知情而造谣
- 微博在中国的兴起正逢其时
- 上网过滤软件无法管理复杂的社会
随笔
- 从博尔赫斯看多重宇宙——兼论我们为什么越来越生活在多重宇宙中
- 作为时间点的元宇宙
- 乔布斯是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罪人”
- 视频正在“吞噬”互联网: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一
- 在社交媒体上,你不过是在化身活动: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二
- 数字化过后,又怎么样? ——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三
- 技术并不中立,而有特定目的——重新思考数字化之五
- 平凡的生活欲求着
- 原生者与再生者
- 社会包容视角下的数字鸿沟问题
- 数字劳动的无眠
- 没有颠覆,只有奥伏赫变
- 自我革命是可能的吗?
- 沟通超载的年代,更应讲求沟通质量
- 十年一刊:从文化年代到媒体年代
- 媒体是社会的连接组织
-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何以迥异(之二)
-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何以迥异(之一)
- 切勿同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作战
- 慎议
- 互联网的“宪章时刻”
- 中国企业家:一个不成熟和暧昧的阶层
- 胡泳 张耀升:2014:中国与世界互联网的交汇
- 哈维尔:持不同生活见解者
- 我们时代的知识生产
- 向死而在与向生而存
- 朱厚泽谈“三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