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1年毕业后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等。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主编、《宗教研究》主编、《宗教社会科学》主编等。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佛教、中国哲学、佛教与文化。出版著作21部,合著18部,文章420余篇,有《方立天文集》12卷本行世。2014年7月7日逝世。
下载爱思想APP,推送实时更新
方立天
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1年毕业后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导,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等。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主编、《宗教研究》主编、《宗教社会科学》主编等。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佛教、中国哲学、佛教与文化。出版著作21部,合著18部,文章420余篇,有《方立天文集》12卷本行世。2014年7月7日逝世。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 中国佛教的气本原说和道体说
- 论南顿北渐
- 儒、佛以心性论为中心的互动互补
- 南北朝禅学
- 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说
- 中国佛教与伦理建设
- 永明延寿与禅教一致思潮
-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 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
- 如来禅与祖师禅
-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
- 南岳禅系的佛教平民化倾向
- 从达摩到慧能禅法的演变
- 天台宗心性论述评
- 佛教伦理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三个向度
- 禅风如何由“不立文字”到文字禅?
- 论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与念佛禅
- 禅宗与念佛
- 佛教的平等和平理念造福于全人类
- 简述中国佛教的涅槃思想
- 谈“空”说“有”话佛理
- 中国佛教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
- “正见”乃和谐之源
- 佛教伦理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有助推作用
- 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说——“诸法即实相”论述评
- 华严宗的现象圆融论
- 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中国佛教的现代意义
- 石头宗心性论思想述评
- 佛教文化发展样式:传承与创新
- 中国佛教法性实在论的确立与转向
- 长安佛教的历史地位
- “正见”在构建和谐世界中的作用
-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宗教的作用
- 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思想影响
-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 先秦哲学:中国古代睿智之光
-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
-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 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
- 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
随笔
- 中国佛教哲学的基本理念
- 慧能的性净顿悟说
- 重“禅”与重“性”——学习太虚法师“中国佛学特质在禅”论断的一点思考
- 佛教四缘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中国佛教哲学的现代意义
- 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
- 培育僧才的摇篮——香港佛教僧伽学院访问记
- 慧远的佛学思想
- 慧远与佛教中国化
- 先秦哲学与人类生存智慧
- 四缘说
- 佛教“空”义述评
- 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
- 宗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 走文化宗教之路
- 佛教:科学之友
- 弥陀净土理念是中国佛教终极关怀的共同基础
- 宗教和谐与大众传媒
- 发挥宗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佛教为例
-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再审视
- 《宗密思想综合研究》序言
- 对宗教应有的态度—尊重 包容 友善
- 新昌大佛寺的定位及其佛教文化发展方向
- 当代佛教要重视阐扬佛教核心思想“缘起论”
- 努力推进宗教与法律的良性互动
-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宗教健康发展
- 法显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
- 学习净慧法师的创新精神和慈悲情怀
- 普贤的实践品格及其现代价值
- 总结赵朴老的宗教思想 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 中国佛教与中国梦
- 心性论——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
- 心从“正见”始——佛教正见与世界和谐
- 宗教媒体与文化自觉
- 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佛教四缘说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我对生活禅的理解和希望
- 中国佛学思想精华与当代世界文明建设(论纲)
- 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
- 关于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的几个问题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