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世功
强世功,中央民族大学校长。1967年11月出生,陕西榆林人。199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本科,1996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1999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1-2002)。曾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宪法学、民族理论等。著有:《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的法律》、《法律人的城邦》、《法律的现代型剧场:哈特富勒论战研究》、《超越法学的视界》、《立法者的法理学》等,译著有《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等。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论文
- 世界帝国与文明复兴:认真对待后冷战以来的文明复兴论述
- 中国法治道路与法治模式
- “跨文明”与“新边疆”
- 全球化与世界帝国
- 何为“政”,为什么“法”
- 如何思考政法
- 文明终结与世界帝国——如何理解中国崛起面对的全球秩序
- “双重对话”与“双重历史化”
- 贸易与人权(下)—— 世界帝国背景下的中美竞争
- 贸易与人权(上)——世界帝国与“美国行为的根源”
- 宪法的革命性与连续性——从宪法纪念日谈起
- 立足中国大地 建构中国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义
- 中美“关键十年” ——“新罗马帝国”与“新的伟大斗争”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全球化时代的治理提出新挑战
- 批判法律理论的场域——从《秋菊打官司》看批判法律理论的转向
- 批判法律理论的谱系
- 超大型政治实体的内在逻辑:“帝国”与世界秩序
- 告别国家法一元论
- 陆地与海洋——“空间革命”与世界历史的“麦金德时代”
- 从行政法治国到政党法治国
- 哲学与历史
- 违宪审查制度的第三条道路 ——中国宪制的建构与完善
- 大国崛起与文明复兴——“文明持久战”下的台湾问题
- 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
- 乡村社会的司法实践:知识、技术与权力
- “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
- 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
- 中国式宪政的真正难题在哪里
- 科斯定理与陕北故事
- 和平革命中的司法管辖权之争
- 强世功 张佳俊:社会冲突与秩序重建
- 中国宪政模式?——巴克尔对中国“单一政党宪政国”体制的研究
- 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
- 革命与法治——中国道路的理解
- 大国崛起与文明复兴:“文明持久战”下的台湾问题
- 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性考察
- “法律”是如何实践的[*] ──一起乡村民事调解案的分析
- 法制的兴起与国家治理的转型
- 文学中的法律:安提戈涅、窦娥和鲍西娅
- 哈特与富勒的论战:一场表演
- 强世功 蔡定剑:选举发展中的矛盾与选举制度改革的探索
- 国家认同与文化政治
- 权力、技术与反抗——重读《一九八四》
- 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
- 当代“和谐世界”之路来自中非关系的视角
- “碳政治”新型国际政治与中国的战略抉择
- 香港政制发展之谜
- 司法审查的迷雾——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政治哲学意涵
- 法律制度还是法律理论?
- 谁来解释宪法?——从宪法文本看我国的二元违宪审查体制
- 强世功 :宪法司法化的悖论——从“宪法司法化”的话语悖论看公共知识分子在推动宪政中的困境
- “法律不入之地”的民事调解
时评
-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坚实法治保障
- 如何融合中西智慧开辟香港“一国两制”新篇章?
- 疫情防控为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治理提出新挑战
- 政制发展之谜——香江边的思考
- 《美国陷阱》揭露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霸凌主义案例
- 九龙城寨与香港大学
- 中国法律社会学的困境与出路
- “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
- 中央才是最大的香港民主派
- 全面管治权与治港者的文化战争
- 中央治港理论与实践差距
- 中央治港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 中央治港思维的最新阐释
- 司法能动下的中国家庭
- 知识产权法律移植的陷阱
- 契约自由与垄断
- 我们究竟贡献了什么
- 国家认同与文化政治——香港人的身份变迁与价值认同变迁
- 如何解读“不成文宪法”
- 香江边上的思考
- 解读香港问题
- 民主,如何是好
- 国家主席:三位一体宪政体制的创立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