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明:说不尽的老子和《老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70 次 更新时间:2024-07-25 15:12

进入专题: 老子  

沈明明 (进入专栏)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集中代表,其存世著述《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最重要经典,这些判断似乎已经成为大众公知。然而,于学界来说,这些,都还是难以断清的“公案”。距离老子其人时间最近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记录这段历史时,已经感到疑点重重。《史记》中,他留下了这样一些让后世感到一头雾水的文字: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这段犹豫不定的文字,提到了三个人:第一个,姓李名耳字聃,周收藏室史,修道德,著五千余言,孔子曾向他请教并挨了批评教训。第二个,与孔子同时的老莱子,活的很长,著文字十五篇,内容是道家的。第三个,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后的周太史儋,曾给秦献王

参谋并预测未来政治,也有人说他就是老子,有人说不是。

三人中,究竟谁是《道德经》的作者,司马迁拿不定,他只把疑惑留在这里。他拿不定的,后人更拿不定。不过,司马迁还是有他的倾向性的,那就是《道德经》作者大概是那个名叫李耳的人。后人点数了一下《道德经》字数,正好是“五千余言”,于是,多数学人点头就是他了,李耳。

中国的古典,作者不详,不在个别。幸好东西还在,直接去学习就行了,作者是谁并不重要。就像钱钟书说的,鸡蛋好吃就去吃鸡蛋,没有必要搞清楚那只下蛋鸡究竟长啥模样。两千多年来,《道德经》保护得几乎完好无损。解放后两次大规模战国墓群考古,都发现了陪葬的《道德经》。按理说,墓穴空间有限,不是墓主人生前最珍爱的东西,是不会随葬的。事实上,《道德经》官方民间皆有收藏,地下地面都有保存。这意味着,《道德经》自面世以来,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和世人珍爱。

读《道德经》,你会发现,作者的语气并不是在个人独白,不是自言自语,而是像在给人上课,面前就有听众。因为句式几乎都是祈使句,是以“建议的”、“商量的”甚至是“命令的”语调在“上课”。如果这一推断是正确的,那么一些疑问就来了:老子在给谁上课?谁是他的学生?他“讲课”的内容为什么如此宽泛,涉及到宇宙人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等几乎所有领域?其实,答案已经就蕴含在疑问中了。是的,他是以“帝师”或者智囊顾问的身份,在给周天子及其身边最重要的领导人上课。《道德经》就是这个最高“中心组学习”的权威教材。老子有这个身份和资格,因为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别小看这个“守藏室”,它“收藏”的是周最重要的文化宝贝,作为守藏室一把手的老子,是周治国理政的最权威顾问和智囊。

顺便说一句,《道德经》本来并无书名,原称“五千言”,汉代开始,直接命名为《老子》,到唐代天宝年间,道教极盛起来,将这本书奉为自己的经典,于是,有了《道德经》这一“书名”。老子本人被封“太上老君”。而道教追捧的二号人物庄周,被封“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也被奉为《南华真经》。

《道德经》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这里只从哲学这个角度去讨论它的精妙和精髓。

两千多年来,有关老子学说性质的争论,几乎一直没有中断。一种观点一直占据争论的上风,这种观点断言:老子的理论,以及后来的庄子的理论,是消极无为的,是隐逸遁世的,是悲观主义的。

事实上,这不仅是加给老庄的冤屈,而且是对道家哲学的莫大误解。

老子打出了一个最贴切的比喻:“上善若水”(《道德经》第8章)。的确,作为自然界最为普通的一种物质“水”,透明、无色、无味、无形、无声,一般人并不能说出其有如何的特别。可是,老子发现,水的这种没有特别的特点,正是水的最大特点。放大来看,也正是整个自然的特点。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所谓“法”,便是效法。按照老子的说法,人最终“效法”、学习和遵循的对象,就是自然。自然,是个内涵相当宽泛的对象,按照老子的解释,抽象去看,是效法自然,而具体来说,就是“效法”水了。

“上善若水”,可以注解为,最理想的存在,最美好的境界,最和谐的状态,应当像水一样。水有何样?事实上,在整个九九八十一章的《道德经》中,老子无论是谈“道”谈“德”谈自然,还是谈政治谈军事,或者是谈人生谈修养,都一直在围绕着水的“模样”这一轴心而展开。水的“模样”,可以简称为“水德”。“德”,就是“得”,是“畜”(兼有“储蓄”和“生养”之意,参见第51章)道。水之“德”,便是水这一自然物质秉受“道”,顺应“道”,而获得的各种本性、品质和“力量”。当然,老子提倡的“水德”之“水”,已经不再是自然物质的水,而是被他人文意会后的水。

《道德经》里,老子用不同的表达,去解释、描述和宣传推广“水德”;甚至可以说,全部《道德经》的哲学精神,不过是“水德”的某种展开罢了。纵观《道德经》,“水德”,至少可以作如下几个方面的解读。

其一,水,谦卑低流,养育万物

水,流向低处,安居低洼,不争高于天下,不争宠于自然。在雄浑伟岸的崇山峻岭面前,它独自低眉绕过,却没有感到半点低声下气;在高耸入云的劲松翠柏面前,它在低处流淌,而无半点请功邀宠。水,流向低处,这一看似简单而平常的自然现象,却被老子作了全新的人文意会:这是一种精神的谦卑,一种低调处事、谦和应世的态度,进一步地说,更是一种与世不争的高贵品质。

当然,一味的低调谦卑,那还算不得美德,如果一事无成,毫无作为,无利于天下,那还说不上是值得效法的“水德”。“水德”更为重要的品质是,它能在默默无闻谦卑低流的同时,滋润生机养育万物。一切生命,无论如何灿烂辉煌,如何神奇美妙,如何智慧聪伶,都不能离开水。水,是一切生命的真正母亲。与古希腊泰勒斯的基本命题“水是万物的始基”相比,老子的“水德”主张,明显是独辟蹊径,视野独特。如果说,前者还只是某种感性猜测的话,那么,后者则是借助感性的“水”,而展开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并且,如果说,前者还只是自然哲学的萌芽的话,后者则已是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关于人自身的人本主义反思了。

老子以为,水的最高贵品质在于“善利万物而不争”(第8章)。也就是说,水,不仅谦卑,而且“利物”;不仅“利物”,而且“不争”。

由此,老子引申出“无为”主张。很明显,老子不仅承认“水善利万物”的“作为”和作用,而且赞美这是水的价值和“功劳”。因此,所谓“无为”,决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不作为”。老子的“无为”,是以“水德”为核心和依据的,这一核心便是“不争”。

什么是“不争”?怎样才是“不争”?老子回答说:“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第2章)意思很明确,圣人“不争”的主要原则是,不刻意去做人做事,不矫情矜持,不指手划脚,不居功自傲,而像自然万物一样,由性而发,自然而然,守初如一,自我展开。水,生养了万物,却并不私有或占有万物;水,功劳很大,却不固守“成绩”,不恃功自傲。水的这种品质,与人类经常赞颂的“母爱”相比,性质大不相同。“母爱”是绕着孩子转,忙前忙后,是特定对象性的“爱”,借着此“爱”,获得某种“私有”的情感满足,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而水呢,看似无所作为,却“利物”于无声无息之中,其“利物”完全是自发的,并无邀功回报的动机和目的。与“不争”相比,“争”,永远是功利性的刻意行为,是或明或暗以利益为轴心的争夺较量。

老子说,真正的看起来奥妙无穷的大德(玄德),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51章)也就是说,大德,应当像水那样,无私去养育万物,去帮助它们成长,但是不因此去占有它们,主宰它们。

老子发现,水的“不争”,为水自身赢得了意外的更大收获。正因为无私奉献,水,便能在各种环境下,保持自己,保有自己。水,永远只是在流动,而不是流逝。不像“母亲的乳汁”那样,吃一点便少一点了。关于这一点,孔子所谓“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的悲情感慨,便明显缺乏老子智慧的自觉了。老子对孔子说,水,只是流动,而不会流逝。

将水德进一步运用人生和社会,老子无限感慨地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水,养育了万物,却并没有因此“牺牲”了自己。正是由于其无私的奉献,它才能寄寓于一切生命之中,将自己的作为和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对人的存在来说,也是如此。不自我表現,才能真正明白;不自以为是,才能真正彰显;不自我夸耀,才能真正有功;不自骄自满,才能真正成长。反之,自我张扬,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争强斗狠,结果一定是自我轻贱,自取其辱,甚至是自取灭亡。

概而言之,水,具有决定自然万物生灭的“道”的最基本属性和特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第4章)水,像道一样,它,渊深不盈,用之不竭,似无却有,养育万物。

其二,水,静水流深,负重载物

水,身居低洼,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洼有多深,水有多渊。积聚低洼的静水,表面看明净如镜,风平浪静,而事实上,静水流深,于无声中积蓄了巨大能量,以看似温顺的身躯,储存着巨大的张力。这一张力,构成了由此达彼,驶向彼岸的交通和“桥梁”。行舟楫之便,正是利用水由张力转换来的浮力,从而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和交往空间。从特定意义上说,是水,承载起人类文明的重负。

《道德经》里有这么几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第81章)这几句话,似乎是在教人们如何说话。大意说,真实的言论,并不华丽;华丽的言论,并不真实;德高之人并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之人并不德高;智者从不炫耀自己的博学,喜欢炫耀的,并不是智者。这几句话其实内含深意,是“水德”的进一步引申,告诫人们,做一个真人,智者或者德高之人,应当像水一样,静水流深,负重载物,深沉内敛,切勿喧嚣张扬,切勿巧言令色。智者,总是缄默无言的。

当这一水德,被引申到社会生活和社会治理时,老子更有妙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第17章)老子说,治国者及其政治,可分如下几等:首等的,隐身于无形,国民感觉不到他及其政治的存在;次等的,国民拥护并赞颂他;再次的,国民畏惧他;最差的,国民会反抗他。显然,老子心中最好的统治者及其政治,是缄默无声的智者化身,是一种无形无声的“存在”。那些一心为民做好事实事,总出现在百姓视线中的治国者,只能算次等的。余下的,便更不用说了。无形无声的“政治”,之所以值得歌颂,是因为它合乎自然的“水”德。理想的社会“治理”,不应当将社会分成两个对立面,分成治理的一方和被治理的一方,一方在下令,一方在执行,而应当像一个和谐亲睦的家庭,真正和谐的家庭,无需一位凌驾在所有其他家庭成员之上的“家长”。在其乐融融、亲和自在的家庭中,“家长”隐身于无形。国家治理,也应当如此。

下面的这段话,老子便说得更为直白了:“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27章)静水流深,缄默无语,并不是不让人说话了,而是应该懂得如何去说。“善言无瑕谪”,会说话的,应当是不说多余话,不说过头话,更不说那些忽悠人的话。与其胡说,不如沉默。“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第26章)轻浮,会丢失根本;骄躁,则失去自制。于是,“……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第38章)老子反复告诫人们,说话做事接事处世,应当深沉稳健,自然平实,平等公道,不要华而不实,不要里外不一,不要说话冒泡,浪声高调。要像水那样负重载物,需要沉下身心,去其奢靡,脚踏实地,专心致志,从当下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64章)是啊,“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水,能永葆自己载物的张力,正是因为它能“慎始如终”,如若反复无常,心猿意马,朝秦暮楚,则百事难成。

    其三,水,胸襟博大,随遇而安

与其他事物不同的是,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也不刻意将自身塑造出某种形状。自然环境,给它什么形状,它就成为什么形状,任何低洼,水都能安适地“居住”。水的这一特性,被老子会意为随遇而安,百般兼容,自如自在。如作进一步的人文解读,那便是胸襟广博,心灵通透。“夫唯不争,故无尤。”(第8章)不在乎地理是否“优越”,不在乎环境是否“恶劣”,不怨天,不尤人,所以,才有了伸屈自如的自主和洒脱,才有了战无不胜的自信和从容。

水德的宽容和广博品质,源于它从不执着于、不拘泥于自身,不患得患失,瞻前顾后,斤斤计较,相反,它不遗余力地用自已的一切,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去服务天下,去奉献世界。这样一来,它不仅没有丧失自己,丢掉“自我”,反而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能真正将自己寄托于“天下”。人的生活,也是如此。乐于奉献的,表面上看,好像总在付出,其实总能收获丰厚;而那些盯着脚尖走路,算盘顶在头上打的,见什么都想捞一把的人,最终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用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去奉献社会服务“天下”的人,才能最大程度上展示和体现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社会需要他,他才有真正的生命价值,他才能将自己寄托于“天下”。只有这样,“小我”这个“小世界”,才能融汇于“大世界”,与“天下”融为一体。

胸襟是否博大,精神是否安适,是关乎精神生活是否幸福的关键。宠辱面前,最能挑战和考验人的精神品质。养成健全的精神品质,需要修炼水德。老子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9章)丰厚的物质财富,显赫的名誉地位,最能摧毁人们平静谐和的精神世界。“富贵”,难免让人滋长骄娇二气,不经意间,给自己的精神健康埋下了祸根。人们都在追求“功遂”(成功),这无可厚非。进一步却应该懂得,登顶成功,就是该下山的时候了。老子告诫说,应当懂得在名利场的风口浪尖上,全身而退,不要呆在那个成功的“辉煌顶点”上,因为,任何“顶点”,都是绝路,是下坡开始的拐点。悉心品味,会发现,功成(“功遂”),与成功,具有本质不同的意味。前者是静止的点,后者则是流动的过程;前者意味着走投无路,后者则像流动的水,处处能找到自己安适的处所。真正的“成功”,并没有止境,成功没有上限,正如失败没有底限。

平静流动的水,没有人为制造的对立,没有势不两立的冲突,其内在精神品质是“玄同”。具体来说,所谓“玄同”,也就是“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第56章)于人而言,这是最为高贵的品质,在这里,没有亲疏、利害、贵贱等等这些人为制造的对立。水,便是如此。不能因为它养育了生命,而称之为“利”;同样,也不能因为其满溢泛滥,而称之为“害”。亲疏、利害、贵贱等等划分,是狭隘、固守、刻意、自我偏执的精神产物,是自我在画地为牢作茧自缚,人为制造精神牢笼和心理桎梏。

推至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老子告诫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众水,汇聚为江海,能成为主宰自然“百谷”的强大力量,不是因为其高高在上,而恰好是因为其甘居万物之下,甘愿身处低洼,没有半点傲慢自大。

其四,水,不避污秽,荡涤澄清

水德可圈可点值得效法的高贵品质,的确很多,其中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第8章)水,不仅身处低处,而且,身处污秽肮脏之处。自然,产生的垃圾污秽,以流水为载体,流向低处,成为人们纷纷厌恶的“污泥浊水”。水,养育万物,却没有抛弃这些垃圾污秽,不仅如此,水以自己的内在力量,洗刷和改造垃圾污秽,最终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垃圾”成为自然生命的“再生”能源。可以说,在水面前,自然没有真正的垃圾污秽,水,能“化腐朽为神奇”。

于此来说,水,展示了三个方面的高贵,首先,用自己的身体承载和包容污秽,肮脏了自己,却清澈了世界;其次,用自己的身体洗涤改造“废物”,奉献了自身,却让环境受益;最后,经过水的转化,垃圾污秽,不仅没有“浪费”,反而新生为新能源。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老子从多个侧面,细细道出了水德的可贵。水无个人好恶,能善待所处之地;精神上,渊博宽容;交往上,能友善地与周边一切和谐共处。下面这句话,正是这种高贵水德的精神独白:“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第48章)水如是说:对我友善的,我友善它(以德报德);对我不友善的,我还是友善它(以德报怨);这样一来,我们都收获了友善。社会生活中,一般意义上的“与人为善”,可能容易做到。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就像墨子所说的那样,“交相利,兼相爱”;可是,如果更高意义上的与人为善,却可能难以做到,这就是,你对我不好,我却依然对你很好。更高意义上的“与人为善”,之所以能做到“不善者,吾亦善之”,需要的不止是境界胸怀,还需要打破自我牢笼,需要把自己从“小我”中解放出来,将个人的利害、亲疏、恩怨、爱恨等等分别,真正丢开。一旦破除了“小我”,融合到世界“大我”之中,自我看似没有了,其实是收获了大我。

之所以需要“不善者,吾亦善之”,理由或者目的就是一个:“德善”,大家都收获了善。自己一个人干净,不算真干净;要真干净,还需要环境干净;小环境干净也不是真干净,还需要大环境干净。明哲保身,或者美其名曰“独善其身”,也不算真善。许多曾想“独善其身”的,终因环境污秽,也脱化变质了。屋内固然要扫,屋外更要清扫。只有不避风险不惧污秽,用自己的力量去清洁环境,去改造转变“不善者”,使之去恶扬善,这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是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第15章)这是一个浴火重生的过程,人们将会看到,浑浊的池水,经过安静的沉淀,慢慢清澈起来;而又在一片看似寂静的积蓄中,生机在化育,慢慢地走向新的生命。

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67章)这里,老子宣称,“我”一直坚守三条重要原则,一是慈厚,二是俭朴,三是永不自大满溢。有了这三条原则,便有了勇毅,有了广博,并且有了永不固步自封的成长。毋庸置疑,老子总结出的这三条原则,正是水平和、宽容、渊博、纯净、并蓄等等品质的“人性化”会意和解读。

其五,水,阴弱无骨,以柔克刚

中国古人并不知道空中有气,老子也不例外,所以没有“空气”这一概念。在老子眼中,自然界中,最柔弱无骨的物质,便是水了。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第78章)。不过,虽说柔弱,可任何坚硬强大的物质,也无法毁灭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第78章)顽石砸不毁,钢刀斩不断,利剑戳不穿。一切的“强大”和“力量”,在水面前都无可奈何。反过头来,水这一看似最为柔弱的物质,却能以异乎寻常的“力量”,改变甚至毁灭一切看似强大无比的事物。水,可让高山低头,可使险峰让路,可毁灭利剑,可穿透顽石。在水身上,老子会意到一种最高的“力量”,那就是顽强的韧性和坚定的意志。

老子发现,自然万物,本身便是如此“辩证”:坚硬的,必定是脆性的;柔弱的,反倒是韧性的。柔弱,只是表面,骨子里却是顽韧的。借此来看人生,道理便简单明确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76章)草木们,活着的时候,看似柔弱,风一吹来,两边摇晃,似无骨骼;死了呢,反倒坚挺脆硬,看似坚强。人呢,也是如此。原来,“坚强”,是死亡的象征,而柔弱,反而是生存的法则。社会生活中,任何强权,终必走向灭亡,而阴柔示弱,才是真的强大,是生生不息的生存法则。老子意犹未尽,接着引申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31章)靠军事强势,以杀人为乐者,表面看是“胜利”,可别高兴早了,因为真正的失败已经等在前头。自然规律和历史法则都一再证明:“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专气致柔……涤除玄鉴……”(第10章),别自大,别逞强,守定一种轻柔、弱势、低调甚至是一种看似浑浑噩噩的姿态和心态,就为自己赢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如果被问及与他人的区别,老子回答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第20章)也就说,“俗人”们,到处彰显自己的强悍和力量,而“我”呢,昏昏然犹如睡意未解柔弱无力;“俗人”们,处处显示出自己的精明才干,而“我”呢,显得呆滞木讷啥本事也没有。当然,“我”的这副在“俗人”眼里的“窝囊样”,不是刻意的伪装,而是深层领悟水德收获的精神升华。

柔韧可以制胜,并不是否认对手的强大。柔韧之所以能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它能销蚀“强大对手”于无形之中,这里包含了妥协、借力、让位、迂回、转接、稀释等等“斗争艺术”。中国的兵家韬略,乃至柔道太极,中华武术等等所包含的的哲学和艺术,都与此存在着历史和逻辑的联系。“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28章)真正的雄伟和强大,无需自我吹嘘和粉饰包装,需要的是像低谷溪流那样,像柔弱的婴儿那样,自然而然地、大大方方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柔弱和卑微。“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29章)不去刻意“做强做大”,便没有真正的失败;不去固执于某个野心勃勃的目的,也就没有注定的生命悲剧。

    老子还慎重提醒人们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第73章)生存抑或死亡,遵循的是同一条法则,那就是看你是否能像水那样,柔弱而不强势,顽韧而不松脆,内守而不刻意,自然而不强为。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23章)老子说,大风刮就刮吧,总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暴雨下就下吧,总有云开日出的日子。老子的哲学,借助于“水德”,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变动的、辩证的“世界”,并且,通过会意于“水德”,让人们学会本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原则,在精神上找回自己,回到那个安适平和自然的自己。不要扭曲自己,不要画蛇添足狗尾续貂地生造一个原本并不属于“自己”的“君子”或者“小人”来。只有像水那样“无为”,才能真正的“无不为”。

说不尽的老子和《老子》。读了“水德”,谁能说老子学说是消极遁世悲观主义的呢?

进入 沈明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老子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41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