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整体陷入一次1929-1933年大危机以来所未曾预见的大衰退。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萎缩,外贸依存度已经很高的中国经济经历了13个多月大幅度的出口下滑。然而,就在2009年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面临近些年所未曾遇的困难环境中,政府的税收却不断攀高,政府的财政盈余也在几乎逐月积累,以至到2009年10月份,全国竟出现了8478亿元的财政盈余,到了12月份,全国财政还有2万亿元的支出预算没花掉!令人十分不解的是,就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运行结果的事实面前,决策层、财经媒体以及中国的许多经济学家们还在侈谈要在2010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近乎荒唐的现象实在令人不可理解:还有大危机背景中政府有近万亿财政盈余这样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宏观政策吗?
这种令人近乎不可理解却实际上又被大多数人所忽视了的宏观经济运行结果,充分暴露了中国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深层和根本性问题:政府征税和政府财政支出根本不受任何实质性的制约。
政府征税不受任何实质性的制约,政府财政预算不透明,不仅仅是个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问题,而是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200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曾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定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社会发展纲领,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地把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定为我们执政党的基本奋斗目标。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和基本构架到底是什么?2007年以来,围绕着政府税收不断攀高几乎近20年来每年都为GDP增速的两倍,且每年政府财税部门都几乎以超过一倍的增幅来完成自己年初所定的预算收入目标,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主政治与法治国建设的核心问题,不只在是形式上民主选举政府领导人和党内民主问题,而实质上是个政府的民主预算问题。
在这一方面,要感谢李炜光教授以及我国财政学界、税法学界以及宪法学界的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工作。正是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努力,民主预算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架和核心价值这一理念正渐渐成为我国社会各界的共识。
理解了现代民主预算的基本理念,也就能知道目前中国社会体制运行种种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了。近些年来,政府官员腐败案件不断曝光,大面积地发生而又屡治不果,我国社会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不断拉大,整个社会越来越靠政府的项目投资和高投资率来维系经济增长,居民家庭收入和居民家庭消费占国民收入的份额持续下降等,说来不都是在国民收入中政府财政收入份额快速增加以及政府财政支出不透明的必然结果?
既然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建设的核心和基本问题则是政府的财政体制和财政预算问题,那么,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就要把财政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首要切入点。具体说来,要从限制政府的征税权开始,构建公开、透明、民主和法治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考虑修改我们的预算法以及宪法中有关政府征税权的条款,明确把政府征税须征得纳税人的同意以及政府每一笔预算支出都要经纳税人选出的人民代表审议批准这类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条款写进预算法和我们的宪法。
民主政治,必定且首先是民主预算。没有预算民主,任何民主政治都将是空的。没有预算民主,法治国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没有民主预算,中国经济从长期来说将会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修订并颁布带有真正民主预算精神的《预算法》,目前看来势在必行,且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