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士其:恢宏大度,立己立人——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693 次 更新时间:2024-07-07 08:56

进入专题: 毕业典礼演讲  

唐士其 (进入专栏)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要向各位毕业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完成了北大的学业,即将在新的征程上扬帆起航。

从某种意义上说,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才是人生真正的开始。作为最后的一课,我想送各位同学八个字:恢宏大度,立己立人。

所谓恢宏大度,首先是一种真正的谦逊。谦逊意味着在与人相交的时候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一个更低的位置。大家要记住,在任何问题上都没有绝对的真理,也都没有一定属于我们的利益和荣誉。大家作为北大国关的毕业生,在人生的舞台上,已经拥有了一个比绝大多数人更为优越的地位。处在这个地位,我们理应对其他人抱有更多的关切和包容。同时这个地位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意味着更多、更重的责任,而不是向社会索取、与他人争抢的资本。谦逊是一种伟大的美德,它使我们自察自省,但并非自贬自弃,所以《周易》中说:“谦尊而光,卑而不可愈,君子之终也”(《周易·谦·彖》)。谦逊让我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因而也是我们得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根本条件。孟子把这种谦逊称为“与人为善”(这可能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与人为善”意义上有所不同)。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我们自然比不上子路,更比不上舜、禹,因此就更应该谦以自牧,见贤思齐。

恢宏大度其次是开放包容。既曰包容,自然就是要去接纳那些与我们不同的、甚至是我们未必认可的人与事。《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里就体现了一种恢宏的气势。一个人也罢,一个国家也罢,能够开放包容,是与他者和平共存,共同繁荣的基本条件。开放包容实际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体现。我们应该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这句话。只有不同才需要和谐,也才能创造和谐,而只有君子才能在不同中求和谐。

恢宏大度最后当然是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博大胸襟。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尽心上》)这体现的是一种“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的精神。所谓“求诸己”当然并非自我封闭,而是“反身而诚”的严格自律。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要之,遇到问题,先考虑的是自己是否还没有做到最好。显而易见,唯有能够“反求诸己”,自强不息,才谈得上对他人的谦让和包容。当然有些事情,反求诸己也未必能够做好,毕竟人并非万能,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豁达的胸怀。正如孟子所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尽心下》)。这就是赵歧所说的:“为仁由己,……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像庄子所说的那样:“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世间》)最后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这种意义上的恢宏大度,亚里士多德称之为megalopsucheia,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灵魂之伟大。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对这种品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认为这是一种伟大人格的体现。具有这种品德的人一定善良、公正,以悲悯之心待人,故而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恢宏大度是最高的品德,如同德性中的一粒明珠,是诸善的结果,又使诸善成其伟大。

但是,恢宏大度并不等于随波逐流,自我放任。孔子说的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正是恢宏大度的体现,但这要求我们先立己而后立人。关于立己立人之道,孔子和孟子都有过阐述。子路曾请教孔子君子之德,孔子答:“修己以敬。”子路复问:“如斯而已乎?”孔子答:“修己以安人。”子路再问:“如斯而已乎?”孔子答:“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可见立己在立人之先。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孟子·离娄上》)庄子也用一句话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恢宏大度:“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

关于如何立己,我想结合孟子的思想讲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首先是返于本心。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大家都知道,孟子讲人有仁义礼智“四端”,这是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但关键在于君子能够持守此四端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哪怕是像舜那样的人,其明智高行,也并非来自某种外部的推动,而只是发乎自己的本心。所以孟子说“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即做任何事情不忘本心,出于本心,并非刻意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反于本心,也就是不忘初心。希望大家能够不忘初心,永不失赤子之心。

其次是尽心知性。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所谓“尽心”即透彻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了解什么呢?就是了解上面所说的心中之善端。透彻了解了自己的内心,便可以理解人的本性,而从人的本性出发,自然能够认识天理人情。牢牢把握自己的本性,不怀疑,不动摇,就抓住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就能够行忠恕之道,济世安民。

再次是孜孜以求。《中庸》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诚者天之道,所以诚者固诚;诚之者人之道,所以必须经过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通达。孟子说:“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这是鼓励我们朝乾夕惕,自强不息。只要努力,总会成功。

最后是刚正不阿。宽容他人不等于放任自己。子贡曾请教孔子:“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回答说:“未可也。”子贡再问:“乡人皆恶之,何如?”孔子回答:“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极其讨厌媚俗之人,所以说:“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乡愿即俗人之所愿。在孔子看来,“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如果世人昏昏,不能以中道与之交往,那么宁愿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汉代思想家崔寔说:“夫淳淑之士,固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耻乡原之誉,绝比周之党。”(《政论·阙题一》)这样一种刚正不阿的品质,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我们一直把国关学院的文化概括为自由、多元、开放、包容。我认为,学习国关的学生,心里应该能够装得进整个世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坚守自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一句话,就是严以律己,恕以待人。这是真正的恢宏大度。

纵有万般不舍,最终总有一别。祝愿各位同学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自立立人,生活美满,鹏程万里!谢谢大家!

唐士其

2024年7月3日

进入 唐士其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毕业典礼演讲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20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