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舟:主权范畴再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81 次 更新时间:2015-06-19 14:43


内容提要:本文从一个国际政治学者的视角,立足于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复杂情况和实际需要,对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之一——主权范畴——做了一番重新思索。上篇“主权范畴的基石作用”,依据大量事实和国际法,分析了主权在国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石作用。作者强调,从近代国际体系产生以来,主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国际关系的基轴。下篇“主权范畴的充实与进化”,则仔细讨论了当代条件下认知这一范畴演进的4个角度,即观察其非法理层面,揭示其层化过程,探讨其人权内涵,以及承认其进化趋势。作者提出,国际问题研究界应当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这一古典范畴的发展上面,努力提出富有创意和更有操作性的思路。


这些年来,主权问题一直是我国国际政治学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主权问题之所以受到重视,原因大体有二:其一,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和中国的逐步崛起,中国与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有了日渐增多的接触与磨合,在旧的边界和思想框框受到明显冲击的条件下,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有可能进一步大发展的前提下,人们想要了解和澄清,传统的主权概念是否仍然有效和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它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其二,从更宽广的角度观察,被称作“全球化”的现时代,确实给世界许多国家维护主权权利的意愿及努力造成了诸多困惑或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古典的主权范畴是否可能衍生出新的物质和内涵,是否有必要和怎样发展出一种既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一般进步规律、又有利于各国政治独立和外交自主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需求的主权观?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今有许多严肃认真的国际问题研究者,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某种要求解惑的压力和自身解释力困乏之间的矛盾。有鉴于此,依据当代现实及其发展趋势重新思考主权范畴,在新的基础上对它认真严肃地加以审视和发展,是摆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而急迫的课题。


上篇 主权范畴的基石作用

在谈论主权对民族国家的必要性时,一个简单而明显的事实是,在当代世界,没有主权架构的民族,是得不到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及国际法的正式庇护的。库尔德民族的遭遇就是一例。库尔德民族属于古代米地亚部落和伊朗的部落渗入库尔德斯坦地区后发展起来的民族。目前有100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东南部(400万以上)、伊朗西部(300万以上)和伊拉克北部(300多万)及三国的交界地带;另外,在叙利亚东北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等国也有数量不等的库尔德部族。库尔德人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历史上一直以畜牧业为主。库尔德人分布地上述广大区域,原先曾经为奥斯曼帝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库尔德人遂展开独立运动,却屡屡遭到所在国政府的镇压。库尔德独立运动的一些正常组织,如库尔德民主党、库尔德工人党等等,先后尝试过各种合法的、和平的和暴力的方式,分别与伊拉克、伊朗和土耳其等国的政府进行过这样那样的斗争和达成许多协议,比如建立库尔德人自治省、自治区或合法政党等等。然而,由于它不是一个被正式承认的民族国家,缺少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地位(和席位),库尔德民族始终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力量和声音,无法在国际社会得到任何正式的、官方的声援和庇护;它的“被暂时授予”的某些权利,经常被有关国家按照自己的利益随意取消或限制,它的独立运动领导人经常或被逮捕判刑或被通辑追杀,库尔德人的武装力量被有关国家认定是(以及实际上被所有国家默认为)恐怖主义的非法组织,连土耳其政府对库尔德部族的肆意攻击和大量屠杀也没人过问,至少像北约这样的地区性安全组织和联合国安理会这样的全球性的维和权威都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谴责声明,更谈不上采取制止行动了。

上述显而易见的事实,不过反映了现代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铁的事实:主权是当代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基石,国际法和国家间组织“只认主权,不管其他”。国际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已经证明,在现代国际关系里,法律、权利和正式的国际组织与国家之间,具有一种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注:参见劳特派特修订的《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绪论:国际法的基础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95页。)。它的头一层含义是,单从逻辑上讲,在一个无政府的国际格局下,若想维持基本的交往秩序,必须使各个基本的行为主体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对等的和平等的权利,使其承诺遵守得到所有主体承认的交往规范。本质上,国际法正是一种交往规则,是一种调整各国相互间行为的交往规则,如保护外交使节的规则、贸易结算通汇的规则、海上空中通行的规则,等等。只有两种情形可以超越这种约束即不需要国际法式的交往规则:一种是相互隔绝、没有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部落社会;既然没有交往,部落社会自然也无交往规则可言。另一种则是无可争辨、无人奈何的霸权体系,它指个别国家凌驾所有国家之上和约驿地支配整个格局的态势,也即史书所载的"Pax Romana"(“罗马治下的和平”)或"Pax Britannica"(“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等情形。

深一层的含义在于,国际法与国家有必然联系。国家的一切“要素”(如领土、国民、政府以及相应的对内管辖权、对外交往权以及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利等等)均由国际法决定(注: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6页。)。一般来说,只有当国家而非个人或任何其他非国家行为体成为国际法的主体时,正常的国际秩序才得以建立,主权国家才有平等可言。主权即意味着国家之间的权利对等和地位平等,主权既不得授予任何个人、团体和非政府组织,也不能授予任何国家间机构。国际法就其本身含义而言,只能存在于类似现在这样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体系中;在这种国际体系中,每个国家都是主权国家并且不存在高于它们的任何权威(所谓的“无政府状态”)。并且,在这种体系中,各国间有足够的联系以保证引导其相互关系的共同标准存在之必要(因而有了秩序)。以这种逻辑进行论证,不难见到,无政府与秩序相伴而生。与某些人的说法相反,现代国际体系中的无政府状态是国际法存在的一个必要前提。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共处界定了国际关系体系中各组成部分之间跨国界的关系。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共处表明了体系的另一性质,即在各个平等共处的单位(即民族国家)之间,不存在“垂直的”义务,只存在“水平的”义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权力分散的国际体系中,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协调性的而非上下级的。因此,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法既是平等共处的各个单位(即国家)之间相互协调关系的产物,同时又对这种关系起引导作用。

国际法的上述基本定量或判断,并不等于说实力不等的国家拥有同样的发言权或实际支配力。主权国家间原则上的平等,或者说国际法赋予它们的各种权利,既不代表、也不说明它们之间的力量和国际地位的实际分配状况。打一个或许不太准确的比方,国际法只是一个约束力有限的法理框架,它至多满足最低限度的交往需求,像一个装满各种动物的笼子,它能够将动物装进去和使之勉强生存,却无法阻止动物之间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现象发生。这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口和面积等规模指数、技术和资金等能力指数,已经天然地决定了原则上权利平等的主权国家之间在实际生活中的权利不平等。例如,一些弱小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由于缺少资金或技术而同某些发达国家进行所谓的“减排贸易”(即由西方国家出钱,“赎买”发展中国家降低污染指标所花费的某些代价),出卖本属于自身的海洋洋底矿物资源甚至国家的整块洋底矿区,或标价出卖联合国有关管理机构分配来的属于各国的太空电磁频谱区段,甚至连一些本该自己国家派代表出席的国际会议,因无钱购机票赴会,只好“委托”西方发达国家的某些个人或团体代为出席和谈判。

拙著《当代国际政治析论》(1995年版)曾经指出:“就主权原则和国际法来说,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是一律平等的,但现实的世界政治中没有一样东西的分配是完全平等的。资源不平等,技术不平等,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平等,实力不平等,甚至连饮水和空气的质量也不平等。人口仅几万、几十万,面积只有大国千分之几、万分之几的微型国家,尽管有形式上的主权,但很容易受到外部的渗透和干涉,这些国家甚至很难对自己的领空、领海和领土实行真正的控制,尤其当政府不负责任、缺乏能力或对外交往的经验时。不管喜欢与否,现实政治仍然是按照实力确定地位和发言权的,主权在强权政治面前经常要打折扣。(注: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第二章“主权观念及其制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地缘政治学家相信,权力本身牢固地植根于地球的天然物性之中;假使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象玻璃球一样光滑,对权力的地理研究就失去了意义。同理,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大小完全一样,人口、资源、文化、经济技术、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都没有差别,还会不会有建立国际法的必要以及提倡主权国家一律平等的要求?我想大概是不会了。主权国家实现真正和完全的平等,属于“自由王国”的理念,而它们实际上的不平等,才代表着真实的“必然王国”。归根结底,国际法和主权权利只存在于民族国家的互相争斗又互相依赖的时代,体现在国际范围表面上无政府管理、实际上存在内在秩序和交往规范的真实世界中,实现于理想与现实的复杂矛盾与磨合的过程本身。从近代国际体系产生以来,主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国际关系的基轴。


下篇 主权范畴的充实与进化

在笔者看来,仅仅宣示及证明主权的不可或缺的基轴作用是不够的,命题的另一面还必须分析和说明,在当代国际关系条件下(不论人们赋予“全球化时代”、“信息时代”或其他何种称呼),主权这个古老的范畴顺应时势地衍生出一些新的内涵和趋势,适合各国及世界新的现实和要求。

试列举若干问题。请注意:这里只是提出尚无答案却真实存在的问题,不是、也无法提供成熟的答案。

主权范畴的非法理内涵及解释。从国际关系研究者的角度看,国际法学家对于主权问题的解释过于保守和简单化,过分拘泥于纯粹法律层面的解读,因而无法应对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国际形式。国际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希望得到更加灵活的、富有弹性的解释,期待超越单纯法律的概念和束缚,提出更有创意和操作性的思想。比如,人们会问,为什么海关关税这种传统上属于民族国家政府的主权范围的权力(权利),会逐渐让位于或受制于世界贸易组织和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组织要求开放的压力?为什么在许多时候和场合,“增长三角”这类跨国界的经济贸易合作,可以比国家内部各地区、各省市之间的合作更有成效和更快捷,当它们发展到足够大的时候(假设占到整个国民经济产值的一大半以上),是否会使传统的主权权利丧失或降低意义?为什么世界政治中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如新社会运动、生态保护团体、女权组织和跨国界经济实体(不只是跨国公司),以及层出不穷的国际组织、多边协议和区域性安排等等,在它们所关注、所投入的具体领域,虽然没有古典意义上的主权,却拥有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和对具体事物的发言权甚至某种“管辖权”?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看上去主权的相对作用削弱而管辖权的相对作用增强的局面,主权与管辖权的分工与此消彼长的趋势是否会继续扩展,在提不出新的主权思想的前提下,务实的政治家和战略决策者凭什么要守住旧式的主权观念不放而拒绝争取管辖权或与之合作的诱惑?以往国际法学家所界定的主权国家的“权利”和“责任”,能否从性质上和外延上囊括日益增长的“权利让渡”现象和“国际义务”承诺?为什么国际上会出现诸如所谓“加利福尼亚外交”(CaliforniaDiplonmacy)或者“区域国家”(regional state)或者“真实国家”(virtual state,有双语含义,亦可译“实际状态”。——译注)等议论,以及为什么国内学者也有越来越多关于“非中央外交”、地区一体化的好处、多边主义等问题的理论探讨?(注:例如,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陈志敏博士,便在探讨“非中央外交”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关于区域主义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锋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肖欢容和袁正清等。)问题的严重性和辩证法在于,在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对于上述不无道理的疑惑和发问,如果我们的主权范畴不能超越单纯的法理说明,不能扩展到更有灵活性的非法理层面,中国人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学者展开深入的对话,我们也不能使自己的国家主权获得更有力的保障。

在笔者看来,主权范畴在当代经历了某种可以称为“层化”的趋势。比如,在主权与使用权、管辖权之间,人们比从前更加注意它们之间的功能分梳和不同效用。象一些专家指出的那样,虽然在实践中主权和管辖权紧密相联,但两者并非总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它们会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存在。对于无主土地的管辖权的行使,需要确立对该土地的权利和主权。举个例子。在美国占领马拿马运河期间,虽然主权仍然属于巴拿巴,但谁都不认为美国人不拥有实在的好处和权力,如处置争端、惩罚罪犯等等。在巴拿马运河区,在1999年巴拿马将它收回前,巴拿马对它拥有主权但美国拥有管辖权。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很少发生的主权管辖权的冲突中,拥有管辖权对于决定冲突的结果更具有决定作用。有些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在任何国家都不拥有主权的公海上,根据国际法,任何一国只要能在某一种情形下(如海盗、毒品走私、挂有该国国旗的船只)确立起管辖权,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在这一情形中的主导权。回到巴拿马运河这一例子,当发生对运河设施的破坏行为时,对运河区拥有管辖权而无主权的美国,在运河区犯罪控制方面比巴拿马(拥有主权)起更决定性的作用。这里重要的不在于为什么美国对这个港口城市拥有管辖权,而在于深入分析后可发现,在对犯罪行为进行起诉时,有效的管辖权经常比遥远的主权更为重要(注:Anarchy and Order,pp.88-91.)。在政治安全等敏感的“高政治领域”与经济贸易等相对"easy"和容易达成合作共识的领域之间,同样存在类似的差异和利益计算,这使人联想到军备控制问题与WTO问题或前面提到的海关关税减免问题的差别。此外,国际组织在当代的发展与管辖权,也会直接影响和制约主权权利。人们注意到,国际组织代表着大量有资格或能力展开行动(虽然没有主权)的实体。它们的法律权限,即这里使用的广义的管辖权,并非来自主权,而是来自成员国在创立这些组织时所同意接受的一些文件(条约)。在赔偿案例(Reparation Case,1949)的有关建议中,国际法院判定,拥有国际法人资格(虽非主权)的联合国具有“在国际范围内运作的能力”。法院还认为,这一已扩展到对服务于这一组织的人员(即服务于联合国的人员)提供职业保护的能力,是《联合国宪章》寓意的必然要求。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国际民船组织(ICA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洋组织(IMO),及其他联合国大家庭中的成员组织。在它们各自的职能领域中,这些组织各有其管辖权,通常会影响到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例如,在有关海洋上生命的安全以及通过防止由船只和其他交通工具引起的污染来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国际海洋组织具有特殊责任(因而也就有管辖权);国际海洋组织还处理有关国际船运方面的法律事务。这里存在着一个通常被忽视的事实,即:虽然没有主权,非国家角色与可拥有有时微不足道、有时相当重要的管辖权(注:Anarchy and Order,P.89.)。最后一点,谈到主权范畴的层化趋势及其作用时,中国人不难想到未来统一祖国、整合台湾的艰巨任务;在这一特殊而敏感的严肃课题面前,传统的主权观并没有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和想象空间。因此,政治家和战略设计师们需要更加富有新意的观念,我指的是一种富有层次性和延展性的主权观念,这种观念既能坚持基本的主权要求,又能给对方回旋的余地,从而有助于两岸关系的有机磨合,最终达到实现统一大业的目标。这方面,邓小平同志作出了表率;他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人们最早谈论香港回归时无法想象的。不论这种构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直接适用解决台湾问题,其创新精神值得后人回味和学习。

主权范畴的人权内涵及其解释。主权观的充实与完善,在当代条件下,是与人们对自身利益和安全的理解分不开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同意说,在全球化的新的条件下,旧式的安全观必须加以调整和充实。新安全观应当是一种“立体安全”的观念,即不仅把安全从传统的军事领域扩大到非军事领域(如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和生态安全等),而且更进一步认为,“国家安全”不只是一种对外的、单纯防御的东西,还应当包含受保护的主体自身的自由健康发展和内部各种利益团体的良性互动,如政治开明与民主程度、民族融合与团结程度、社会安定与稳定程度、经济发展与开放程度等“健康指数”。说到底,国家的安全与否是同国家的进步与否联系在一起的。毫无疑问,国际上的各种干涉势力和干涉野心是始终存在的,受干涉国家能否捍卫自身的安全,关键要看后者有无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反之,即便装备了各种先进武器和技术,也无法避免受国际干预甚至被托管的厄运。此类事例在世界现实中比比皆是,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内忧往往是外患的前奏和温床。同理,“主权”这一古老而重要的范畴,在全球化时代必须予以充实和完善,赋予新的内涵和实现机制。古典的主权概念最早是强调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要求世俗权与神权分离,表达资产阶级上升时代的期待;然而,它开始时主要是一种对外的东西,并没有重视本国普通百姓的权利,尤其没有强调君主权力来自民众的认可。在那个时代,不管是暴君还是开明君主统治,主权并不因此受到质疑和挑战。在当代,国家的权力与权利(合法性),不仅具备国际法认可的质的规定,而且首先是与社会尤其是基本大众的权利联系在一起。它尤其重视个人自身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表达权和参与权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容;没有好的国内人权状况,不尊重百姓的基本权利,国家及其政府就可能在国际上遇到麻烦。自然,人权既有特殊性(反映不同文化、经济基础的要求),也有一般性(表达文明时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西方也有其局限性,即无视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无视文化的相对性;但传统计划体制国家同样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即忽视人的政治和公民权利,压抑人们表达个人意志的自由(注:大沼保昭,“探索文明相容的人权观”,(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0年4月号,第118-119页。)。因此,代表时代特征的主权观念,必须放在一种全面的人权观之下加以透视。从广义讲,它也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建构过程的体现。一方面,我们应当坚守主权命题的当代有效性,坚决抑制西方霸权主义者所谈论的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等谬论,反对主权问题上的虚无主义和绝对主义,因为它们要么贬抑主权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基石作用,无视广大发展中国家捍卫主权的内在权利和动因,要么试图以西式价值观念取代人类共有的、各国平等基础上的丰富思想和文化。另一方面,我们同样要重视的是,新的主权观应当超越旧式的纯粹法理的层面,以更加丰富的层次、更加多样的内涵和更有动态感的形态,给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新角色以更好的理论及政策说明。与西方少数别有用心者的鼓吹不同,新的主权观念应当是与人权观念有机结合的,应当同时具备政治安全、经济社会等多层面的内容,应当给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少数发达国家实现自身愿望的机会。与新安全观一样,新主权观应当与“进步性”紧密联系起来;换句话说,一个国家能否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既要看它防范外部势力干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准备得如何,又要看它国家内部的各项“健康指数”提高得怎样。符合全球化要求的新主权观的逐步建立,预示着国家的逐渐成熟与兴盛(注:更详细的论述,可见王逸舟,“中国:一步步认知全球化”,《环球时报》2000年5月20日。)。

主权范畴的进化趋势及其价值。国际关系史已经教会我们,像任何一个国际法范畴一样,主权范畴并非永恒的、固定不变的,它必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按照客观现实的需要而进化和充实。国际法经典同样告诉我们,像国际法的来源构成一样,主权法则可以从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国际法院的判决、学者专家的权威著作以及国际妥协和礼让等等方面中,取得自己的新的内涵和动因(注:《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第17-24页。)。劳特派特修订的《奥本海国际法》认为,早期的国际法制定,参考了当时欧洲和世界体系的新兴因素及其研究界和法学界对此进行的探讨,如市民法学家和教会法学家对各种问题的讨论、随着国际贸易的出现而形成的一些海洋法汇编、贸易城市之间的保护贸易及商人结成的联盟、各国派遣和接受常驻使节的增长、欧洲大国建立和维持常备军的习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哲学思想家和法学家们设计的各种建立永久和平的方案等等。专家们指出,那时国际法的发展已经揭示出一些为后世所遵循的深刻道理及教训:第一,国际法的进展是与立宪政府对专制政府、也就是与民主对专制取得的胜利密切联系的;第二,民族原则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致一切阻止其胜利的尝试都是徒劳无益的,因而需要构筑民族国家关系的准则;第三,国际法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张重视和强化国际法的法律功能的学者专家的努力,人们尽力要在一个看上去无政府的世界局势下建立一个有内在秩序的格局;第四,国际法的演进一方面取决于公共道德的标准,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利益,公共道德越高和越受人注目、经济利益越重要和越紧密,国际法也就越趋于发展(注:《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第55-61页。)。在这样一个大的思考背景下面,主权范畴的演经便更容易得到理解和解释。它当然首先是得益于实践的推动。其次,主权范畴的进化还来自于对现实的思考及对理论的研讨。例如,最早在16世纪人们刚提出主权概念时,主要是针对神权而言的,因而把它界定为“国家的绝对和永久的权力”;到17-18世纪,考虑到譬如说日耳曼帝国内部存在众多诸候君主的事实,法学家们不得不争论并承认绝对的、完全的主权与相对的、非完全的主权(或“半主权”)的区别;19世纪在欧美继续着主权不可分与可分性的争论,它同样反映出现实中的复杂性和矛盾要求,如美利坚合众国与它的南部成员州之间的冲突;到20世纪,争执的焦点是,“从国内法的观点表现出来的主权,即作为最高的、原始的权力,并作为决定国家管辖范围的排他性职权,究竟在什么程度上是与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相适合呢?(注:《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一分册,第98-191页。)”我们不可能指望国际法停留在二战后初期的状态固定不动,更无法指望主权观念停留在几个世纪以前。与其说让别人主宰国际法的修订进程和主权观念的解说权,当然不如我们积极进取,提出有自身独特思考和内涵的观念和建议。我曾经写道:“主权现象同国家一样,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因而理解它也应有历史的眼光。它是随着近代国家一同诞生的,它也将随着世界体系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作用形式。主权又是一把现实的尺子,用它可以衡量当代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以及民族国家同其他行为体的互动关系。主权观念是世界性的,但对这一观念的理解由于文化背景、历史条件、民族构成、国家实力、发展战略等等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对于有不同经历、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幅员人口、不同经济基础、不同军事实力、不同发展目标的各国而言,评说主权问题的角度、心态、利害关系自然不同。例如,有过受殖民主义奴役的经历或遭受过外国帝国主义压迫剥削的贫穷弱小国家,在主权问题上会更敏感、更谨慎。西方列强从未有过、也很难体察发展中国家的心情,相反,它们多半从权力政治和市场需要的立场推销自己的主张。民族成分比较单一的国家与民族构成比较复杂的国家之间,拥有自己的文明发展线索的国家与建国时间很短、文化渊源多取自外部的国家之间,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与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之间,总之,背景相差很大的国家之间,在主权问题上很有可能采取不同的立场。在有的场合,对主权行使施加的限制是与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联系在一块的,很可能是西方国家从狭隘、自私的利益出发带来的结果。在另一些时候,对主权问题的思索反映了世界相互依存趋势和国际社会认知加深的事实,反映出解决某些严峻的全球性问题的迫切需要。拿中国来讲,它既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处于迅速发展壮大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在其他一些国际组织负有重要责任的国家,这一事实决定了我们在主权问题上要有一个既符合国家利益、又具备世界视角的看法。(注:《当代国际政治析论》,第81-82页。)”


原文来源:《欧洲》(京)2000年第06期 第4-11页

进入 王逸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际法和国际关系   主权的基石作用与层化趋势  

本文责编:liuwen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953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