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849 次 更新时间:2003-04-21 10:40

进入专题: 燕园时评  

孟令伟 (进入专栏)  

自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各个阶级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剧烈演变。直到改革前夜,当年的中国各阶级演变成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四个群体,这四个群体又可进一步合并为农民和非农两个大群体。改革二十多年来,上述四个群体抑或是两个大群体又进一步演变为6个阶层。即官权阶层、富豪阶层、中产阶层、平民阶层、贫困阶层、知识阶层。从阶级——群体——阶层,反映了三个时代三种不同的社会组合,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代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社会组合的不同认识。那么,当代这6个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生存态度和价值取向又是怎样的呢?(www.yypl.net)

官权阶层。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官本位国家,历代的官员不仅数量大,而且地位特殊。但当代中国官员阶层的特殊性不仅在于他数量空前庞大,还在于他是在体制转轨过程中突出、发展起来的。一方面,他担当着改革推动者的角色,另一方面,他又有自己的利益,这种利益事实上在不断膨胀。大大小小握有实权的官员从公开的收入看虽然并不很高,但由于享受着汽车、房子、电话、医疗等一系列优厚待遇,以及其他种种无形的待遇,所以实际收入、消费水平比较高。这是明面上的。如果考虑到相当一部分权官存在这样那样并不违法的灰色收入,这部分官员的实际收入还要高。如果再考虑到还有一部分权官利用手中权力捞取黑色收入,比如受贿、贪污、化公为私等,那末这部分人的收入就难以计算了。当然,一旦东窗事发另当别论。近年官权阶层又出现了五个倾向:一是讲究排场、享受的攀比之风趋于厉害,即所谓轿车越坐越好,越坐越专;房子越住越大,越住越阔;招待越来越讲究档次。二是中高级官员卷入腐败的增多,大案要案明显上升。三是塌方式腐败趋于严重,即“一窝黑”、“一班蛀”的案件增多。四是颓废空气正在弥漫开来,越来越多的官员奉行“不捞白不捞”、“不乐白不乐”的哲学,及时行乐且唯恐不及。五是傍“大款”风方兴未艾,一些官员只对财大气粗的私营企业主感兴趣,对外商感兴趣,而对小老百姓的疾苦包括受中外老板们欺凌的普通员工的疾苦却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但与此同时,这个阶层中不少有识之士深深怀有危机感和改革的紧迫感,迫切希望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摆脱困境,改善和加强对社会的领导。但由于权力运行规律使然,他们又很难超越自身的局限性推进改革,而在维护权力和改革的平衡之间小心翼翼地寻求着出路。毫无疑问,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改革的深化,社会结构的继续变化,官员阶层所处的矛盾地位还会进一步突出。能否在推进社会发展中改善自身和变化自身,将是这个阶层越来越面临的难题。能否解开这道难题,既取决于这个阶层本身的努力,也取决于其他社会阶层的推动和支持程度。(www.yypl.net)

富豪阶层。这是改革以来出现的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阶层。这个阶层人数很少,不超过总人口的0.3%,即350万人左右(包括家庭成员,下同)。但控制的财富已达到十分惊人的程度,其银行存款大约占全部居民存款的1/3以上,家庭收入估计也占全部居民收入的30%以上,这些人的私人资产一般都在3百万元以上,有的达到几亿元甚至更多。这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最大受惠阶层,大约构成如下:①借助权力利用体制空隙暴富起来的。这部分人包括官权阶层的亲属、下属、朋友以及那些通过种种手段和官权阶层建立关系的人。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末和90年代初期,利用价格双轨、利率差档、房地产批转租等体制空隙,大肆参与紧缺物资、批文批件、贷款、地皮的倒腾,转眼之间就聚敛起大量的财富。②直接运用权力化公为私暴富起来的。这主要是一些腐败的国有企业负责人和掌握大量资金资产的腐败官员。这些人拥有近乎不受监督的权力,他们采取黑箱操作、私立帐户、转移资金、转移经营、挪用投资、股权界定等办法,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就成了拥有几百万、千万甚至更多资财的大富翁。如果说第一部分人是巧取豪夺者,那么,他们则是赤裸裸的侵吞掠夺者,是洗钱佬。值得警惕的是,近年随着产权改革和经济转轨速度的加快,利用权力以种种名义(首先是以改革的名义)将公有财产划为私存或“界定”为私股的现象在急剧上升。将大批不义之财向国外转移的速度也在大大加快。这是当前最大的分配不公,是权力向资本转化最集中的表现,是对国民财富最触目惊心的掠夺。③依托黑社会背景走私贩私暴富起来的。依托黑社会网进行走私贩私已成为一些人迅速发财的捷径,且往往有官员参与其中。虽然这种活动屡遭打击,但却屡打屡起,一些黑枭就是通过这个途径暴富起来的。④通过冒险、投机暴富起来的。这部分人既少权力背景,也少黑社会背景,主要靠敢于冒险和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投机发富的。他们一般小有实力,后来利用这点实力搞投机生意,比如炒股票、合伙倒腾地皮,利用改革初期这些领域的混乱大大发了财。⑤通过经营积累成为富豪的。他们有的是靠经营一般产品(如服装)由小到大逐步扩大规模发展成大的产业;有的靠开发高新科技产品走科工贸一体化的道路迅速成为富豪,其中包括一些近年靠开发经营高知识产品如软件迅速暴富的年轻“知本家”;有的是通过搞建筑、长途贩运发富的;也有搞农业开发富甲一方的;还有的是凭借外商的亲情背景经营致富的。这部分人是富豪阶层中的脊梁,现在较有影响的民营企业家主要指这部分人,将来中国商界巨头的相当一部分人也将从他们中产生。当然,他们的成功也离不开官权阶层的支持,他们一般和官权阶层保持着友好关系,许多人有这样那样政治上的荣誉头衔。他们中有些人对员工的刻薄不亚于过去的资本家。⑥少数演艺明星富豪。这部分人一方面凭借特殊的技艺专长,另方面也是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以来演艺界畸形的高收入、大走穴的东风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富豪的。这些明星富豪经济地位既高,社会知名度又大,是影响较大、风头较健的一个特殊群体。舞台上享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和官员阶层关系密切。⑦少数体育明星富豪。主要是指近年出现的职业化式的明星运动员。少部分人收入水平已相当可观。当今中国的富豪阶层实际上由显性和隐性两部分人构成,这是由转轨时期财富积累过程的复杂性、不透明性决定的。这种情况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当今中国的富豪阶层说到底和官权阶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部分人受惠于腐败又推动着腐败的蔓延,倾向于保持现状的稳定,但又同时担心受到追究。另一部分靠经营成长起来的民间富豪则倾向于改革,希望在经济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政治上有更多的参与权,他们既不满腐败,又想得到一些腐败官员的恩庇。这个阶层就是在诸如此类的心态中注视着中国的改革和社会变化。(www.yypl.net)

中产阶层。中产阶层和富豪阶层比起来,社会性引人注目的程度要差得多,但对周围普通老百姓的吸引力却颇大。这个阶层目前的人数接近总人口的5%,即6400万左右。家庭财产从几十万到二三百万元不等。这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次受惠者,也是最好的体现者。这个阶层大约由私营企业主、包括二三流演艺人员在内的个体经营者、实行年薪制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外企高级管理员工和高级雇员、部分体育运动员、部分知识专家、知名作家和画家、部分官员和公务员、一些垄断行业的员工、部分教职医务和科技人员、包括一些农民在内的部分承包经营者。当代中国的中产阶层是这样一个阶层:当他的一只眼看着富豪阶层时,特别是看到一些富豪那一掷千金的派头时,他在显露出自愧不如的神色时又会同时流露出轻蔑的意味;而当他的另一只眼看着平民阶层时特别是那些已经濒临贫困边缘的平民百姓时,他又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优越高贵的神气。这个阶层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既保守又冷漠,缺乏同情心。这个阶层的私营企业主和部分个体经营者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他们一方面想进入富豪阶层,另一方面唯恐经营失败被淘汰到平民或贫困阶层。由于中产阶层处于连接富豪层和下层平民的地位,所以他的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对社会影响较大,也容易使人产生判断上的错觉。比如对生活水平的判断,不少人往往将大众媒体表现的中产阶层的生活方式误认为就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这种判断影响着宏观决策,其危害性不言而喻。(www.yypl.net)

平民阶层。这是当代中国民众中人数最多、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阶层,大约接近总人口的90%,即11亿多人。这个阶层的家庭年收入最低的不低于3千元(按农村温饱型最低纯收入人均7百元、4口之家合计),最高的不超过4万元。主要由有稳定收入的普通工人、普通农民、普通员工、部分打工者、普通公务员、部分从事科教医文的知识分子、个体业者以及其他属于平民阶层的人员组成。几乎覆盖所有行业和所有职业。所谓中国普通老百姓主要指平民阶层。他们的一呼一吸,直接反映中国的民情;他们的一喜一怒,直接关乎中国的大局。这个阶层是改革的主体,他们虽不是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但却是改革最广大的受益者,是改革最大的推动力量;这个阶层是反对腐败的主体,他们中的每个人不一定都是腐败的直接受害者,但就这个阶层来说肯定是最广大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反腐最坚决;这个阶层更是发展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最深厚的威力就存在于他们之中;这个阶层还是消费和推动消费的主体,他们没有富豪阶层那一掷千金的气派,也没有中产阶层那羞羞答答的大方,但他们收入水平的升降,消费步伐的进退,却决定着消费市场的涨落和走向。这个阶层中的农民最辉煌的时期是从搞了承包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这段时间,他们以获得自主之身,精神抖擞,增产增收,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许多人就渐渐感到日子过得不那么顺利了,开始承受诸如买难卖难、税费负担、上下政策打架、天灾人祸、两极分化以至相当一部分基层官吏腐败的折磨。于是他们开始骂娘了。这以后他们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长缓慢,不少农民入不敷出,因娶媳妇盖房或经营失败欠了一屁股债,生活水平明显下降。这个阶层中的工人日子过得最舒心的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大部分家庭在这段时间添置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大件消费品。在这以后就渐渐感到紧巴了,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随着国有企业不景气的加剧,买方市场的到来,消费服务价格上涨而工资在原地踏步,开不出资或开不出全资的企业逐渐增多,加上一些福利政策被取消或事实上被取消,越来越多的工人家庭感到生活的艰难了。而近年大面积的下岗失业更使不少工人家庭面临困境,相当一部分家庭在城市平民和贫困阶层之间徘徊。总之,处在大转轨时期的中国平民阶层的大部分人在为生计和前途竭尽全力的奋斗着,他们为日常生活奋斗,为供养孩子奋斗,为养老和赡养老人奋斗,为房子奋斗,为可能临头的失业和再就业奋斗,为一旦生病住院的昂贵开销奋斗,为关怀和接济他人奋斗,普遍感到活得很累。特别是那些下层平民,那些上有老、下有小而收入仅够维持的平民家庭,可以说在艰难厥竭中挣扎,稍有不慎或意外就会跌入贫困阶层。但这个阶层又具有最博大的胸怀和积极心态,他们中大多数人既没有官权阶层的专横习气,也没有富豪阶层的贪婪习气,还没有中产阶层的冷漠习气,也很少贫困阶层的萎缩习气,这是一个将民主性、宽容性、开放性、勤劳性、进取性、自救性、仁爱性集于一身的群体,身兼推动改革、发展经济、开发市场、淳化社会风气、弘扬和改造民族精神的重任,主导着自身也同时主导着中华民族的未来。(www.yypl.net)

贫困阶层。这是当代中国在人数上仅次于平民阶层的一个阶层。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新增贫困人口在内,可能在8千万左右,约占总人口的6%。对贫困阶层的界定实际上是个复杂问题,国外有国外的标准,中国有中国的标准,而中国各地又有不同的标准。参照各方面的情况,一个四口之家的农民家庭年纯收入在3千元以下、一个三口之家的市民家庭年消费收入在4千元以下划为贫困人口不致有太大的争议。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目前中国的贫困人口很可能突破8千万。当代中国的贫困人口是由生活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的农民、夫妻双下岗或一个下岗一个半下岗又年龄偏大谋生能力不强的市民、收入微薄负担沉重者、因经营或其他原因(如生病、意外事故)造成负债累累者、老弱病残缺乏抚养者以及其他种种难以维持温饱有余生活的人。当今中国贫困问题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体制转轨造成的失业性贫困趋于严重,并且伴随着人为的因素,即一些人沦为贫困是由于另一些人的腐败造成的。如同有隐性的富豪一样,当前中国还有不少隐性的贫困者,即外面硬撑着面子实际上早已沦为贫困阶层。当代中国贫困阶层的构成十分复杂,致贫原因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家徒四壁的贫困;有的是家里冰箱、彩电、洗衣机一应俱全但人均月收入很低的贫困;有的是吃不上饭的贫困;还有的是手里有粮食可是卖不上价钱而外欠又多造成的贫困。等等。这个阶层在对待自身贫困问题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的绝望,有的没有绝望但精神不振,有的甘于贫困而怡然自得;有的巴望救济而不图自救,有的想自救却缺乏门路,有的一再努力摆脱贫困却屡遭挫折;有的把自身贫困的原因归结为他人的富裕,有的贫困明明是他人造成的可自己却浑然不觉;有的因贫困而产生对社会报复的心理,有的则默默地忍受着贫困。如此等等。这是一个缺少互助合作又需要互助合作的阶层,这是一个需要其他阶层关怀和自己奋起自救的阶层,这又是一个天然地拥护改革希望通过改革改变自身命运的阶层。对当代贫困和贫困阶层的认识不能陷入急躁和浮浅的误区,战胜贫困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解贫救贫需要各阶层包括贫困阶层长期不懈的努力。(www.yypl.net)

知识阶层。中国的知识阶层和官员阶层一样,是一个特殊的阶层。按经济地位他们分散在几个阶层内,而在政治上却处于仅次于官员具有某种精神群体特征的突出地位。中国知识阶层的这种特殊性具有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总是十分重视这个阶层的举动以及和这个阶层的关系,或镇压、或尊重、或利用,其实都是重视的表现。中国知识阶层的特殊性还在于其依附性,这种依附性表现在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政治上对官权阶层的依附,经济上既对官权又对富人阶层的依附。中国知识阶层在潜意识里都想做官,至少想通过为官权阶层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一旦做了官也就丧失了知识阶层的固有精神,就不再属于知识阶层了。所以,中国的知识阶层其实是既特殊又可怜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的特殊性在于他在精神上力图显示超越其他阶层的独立性,这个阶层的可怜性又在于他直至现在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超越而是依附于其他阶层。经济上的依附性加上清高心理使这个阶层不太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他们中的多数人包括部分高级知识人才还生活在平民堆里,只有一部分人能够挤入中产阶层和极少数人进入了富豪阶层。特别是那些搞冷门、基础性研究的知识分子的境遇最值得同情,他们中不少人在忍受清贫生活和追求科学成果的夹缝中苦苦挣扎,同时又有好多人不甘于贫苦和压抑而流向国外,致使近年科技界出现了严重的断层。政治上的依附性使这个阶层中不少社科学人难以摆脱御用文人的习气,热衷于诠释性、引申性、言不由衷或旁敲侧击的所谓研究。一些知识分子钻在自己的象牙塔里构造永恒,对民生疾苦和重大的社会问题不闻不问,缺少起码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有的知识分子颇有改造社会的雄心却又不屑于深入社会下层,研究出来的东西难以得到更广大阶层的认同。所以,当代中国知识阶层要真正树立起自己的精神旗帜,还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自我改造、自我转换和自我扬弃的历程。政府也亟需为知识阶层提供宽松、自由、促进平等竞争的环境,大力改善他们的经济条件,更开明、更理智地对待这个阶层。知识阶层和其他阶层则应加强勾通与交流。(www.yypl.net)

对当代中国各阶层分析作如下综述:官员阶层和知识阶层在致力于改造社会的同时要勇于进行自我改造,重塑自己和社会的关系;要加强对富豪阶层的调控和管理,尽量减少这个阶层对社会的腐蚀作用,培育这个阶层中对振兴民族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民营力量,使其进一步壮大;鼓励中产阶层的发展,不断扩大这个阶层的人数和阵容,但要同时培养这个阶层对社会的责任心,使他能够成为社会的稳压器;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援助贫困阶层,不断缩小这个阶层的规模,提升这个阶层的人员,利用好这个阶层自发追求改革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依靠平民阶层发展和繁荣经济,推动体制改革,淳化社会风气,再造中华民族的辉煌。(www.yypl.net)

参考文献:

1、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2、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经济日报出版社)

3、杨宣勇等《公平与效率—当代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当代中国出版社)

4、柴军《当代中国的贫与富》(1997年第4期《经济纵横》)

5、张泽荣《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分析》(1997年第8期《经济学动态》)

6、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研究》(1997年第12期《经济纵横》)

7、朱光磊《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待征与性质》(1998年第5期《新华文摘》)

8、张鲜堂 张一帆《劳动保障部为全社会“讨工资”》(2003年1月29日《中国经济时报》)

9、《温家宝总理阐释施政纲领》(2003年3月19日《信报》)

进入 孟令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燕园时评  

本文责编:<b>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75.html
文章来源:燕园评论首发(www.yypl.net)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