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辉:关于新时期中国对外战略的若干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19 次 更新时间:2014-07-31 10:51

进入专题: 中国外交  

时光辉  

 

核心提示: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调整和重塑的关键时期,如何根据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全球的形势变化,构建新时期中国的对外战略,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实力提升,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崛起中的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世界格局加速调整和重塑,竞争和变革成为最强音。在新一轮世界调整和重塑大潮之中,每一个国家无论是否愿意、主动或被动,都置身其中,参与调整或被重塑。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也逐步放缓,但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处于发展上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来巨大国内市场空间,社会生产力基础雄厚,生产要素综合优势明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只要我们发挥好优势,把握住机遇,应对好挑战,就一定能在世界调整和重塑的大潮中大有作为。

(一)重塑中的世界给上升期的中国巨大机遇和空间国际经验表明,世界格局的快速变动推动大国崛起。以美国为例,早在19世纪末,美国就已赶上并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和最大的工业国,1890年,美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达到31%,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此时的美国,还不是一个主导世界的强国,正是之后重塑世界体系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了其崛起的重大机遇,最终成为头号世界强国。当前中国的形势和19世纪末的美国有相似之处,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国际社会普遍将中国视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中国参与国际体系重塑预期强烈。与以往大国往往通过战争方式崛起不同,中国是和平崛起,我们不需要战争,但我们需要历史时机,当前正在进行的国际格局重塑恰恰给了处于上升期的中国难得的机遇。

当前,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与世界格局变动和重塑大潮高度契合,顺应历史潮流,顺势而为将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支持和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布热津斯基在《战略远见:美国与全球权利危机》一书中提到,处于上升期和衰落期的国家和人民的心理认同感是完全不同的,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和人民往往充满活力、激情和创造力。当前中国正处于上升期,民众对国家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据2008年皮尤全球态度项目中心开展的调研显示,86%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对本国的发展方向满意,皮尤研究中心主席为此称,“这显然是这个民族把自己作为方兴未艾之国,提升了全国范围内巨大的满意程度”。2013年,皮尤研究中心关于“你们国家的孩子们是否将比父母们生活得更好?”的调查显示,美国人只有33%相信孩子们能过得更好,而82%的中国人相信未来将更加繁荣。民众心理认同带来的巨大活力和激情,将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强大的支撑。

(二)独特优势使中国大有可为中国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其他国家相比可以说是“一手好牌”。

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重要战略机遇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连续三十多年保持了高速增长,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二、货物贸易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2013年,中国GDP增长仍然达到7.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展望未来,中国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这些都为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巨大的市场和外汇储备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一直极大地吸引着各国投资者,国际上普遍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一步步变为“世界上第一大市场”和“世界上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如果不能赢得这个市场,国际竞争就无从谈起。此外,至2013年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3.82万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第一,虽然近年来很多方面对我国外汇储备过高表示了担忧,但从加强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看,充沛的外汇储备仍然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巨大的市场和外汇储备将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政治体制的优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潜力将促进我国持续发展。从历史和实践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特别是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制定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发展规划,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及时有效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确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可以预见,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进一步释放和发挥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国际回旋空间较大,国内没有太多包袱。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双重身份可以使我们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有较大的回旋空间,交到更多朋友,既能发挥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力,又能在大国合作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而其他一些大国并不完全具备这些优势。从我国国内看,虽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由于总体上发展才刚起步,还没有背上沉重的包袱,后发优势明显,仍可以轻装上阵。而欧洲等一些国家原引以为豪的高福利制度弊端现在已经暴露无遗,不仅使国家不堪重负,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活力;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债务负担,再加上低储蓄、高消费的结构性矛盾,使其长期发展难以持续。

(三)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应对好各种挑战经过持续高速增长,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很大,但人均仍然很低。在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经济结构质量效益也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还不够扎实,无论从资源、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还是从文化等软实力来看,在国际竞争中都还不具备明显优势。

同时,我们还面临着国际上多方的压力和竞争,有些大国将我们视为对手,对中国发展进行遏制和阻碍;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将我们视为同质竞争者,心存警惕;从地缘政治看,我国周边大国林立、矛盾不少。

与历史上通过战争方式一决雌雄的大国崛起不同,在当今和平发展大势下,实现“和平崛起”的道路将更加漫长,过程将更加充满变数。我们必须努力应对好各种挑战,努力把重要战略机遇期真正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黄金发展期”。

 

二、养精蓄锐、夯实基础,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求同存异、趋利避害,坚守底线、管控风险


 

面对变革和竞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崛起,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对外战略应坚持“养精蓄锐、夯实基础;主动参与、积极作为;求同存异、趋利避害;坚守底线、管控风险”。

(一)养精蓄锐,夯实基础中国能否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复兴和崛起,内因是关键,国内是根本。

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养精蓄锐,摒弃急功近利和急躁思想,扎扎实实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把基础夯实。一是经济基础。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增强科技进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积极维护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大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二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三是金融体制改革。面对更加开放的世界,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四是文明的和谐发展。在世界秩序重塑中,或许会出现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冲突”,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精神,处理好文化、宗教、民族等问题,维护好团结稳定和谐发展的局面。五是环境问题。这也是体现发展道路的重大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环境。六是军事能力。要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同步加大对国防和军事力量的投入,不断提升军事现代化水平,切实增强实战能力。七是人才储备。当今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竞争,使国际性高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流动不断加快。我们必须认真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进人才强国。

(二)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因素已经深深影响并决定着世界发展的走向,我们无法置身国际事务之外,已经到了对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阶段。面对世界秩序、体系的重塑,我们必须在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运筹大国关系,经略周边睦邻,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深入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进程,实现了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创新。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主动参与、积极作为。一是充分利用中国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国际规则是全球治理的主要工具,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既是满足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国家利益、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到新的高标准国际贸易谈判中去,避免在新的全球贸易格局中被孤立和边缘化。面对国际上越来越高的重建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我们也要主动参与。此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要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主动介入和推动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二是充分利用中国的优势,寻找与不同国际主体之间的利益共同点。比如,欧盟为加快经济融合和一体化进程,尽快摆脱债务危机,十分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交流合作;俄罗斯在当前的形势下,希望得到中国的外交支持;日本、印度、东南亚等亚洲邻国,虽与我国存在一定分歧,但在经济互补互惠上有着不少共同利益;我们与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上,都有着重要的利益共同点。要紧紧抓住这些利益共同点,主动作为,尽最大努力扩大与各方的合作。三是做到大势面前,不苟小利。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在同这些国家发展关系时要树立正确义利观,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下,坚持大义就是大利,就能争取和团结更多的朋友,胸怀天下的中国绝不能见小利、忘大义、失大势。四是做到积极主动,把握先机。围棋术语讲“宁失数子,不失一先”,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各国之间利益冲突和矛盾的解决需要智慧,全面对抗大多都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所以瞻前思考、抢占先机非常重要。如果把握不住先机,往往一处被动处处被动。当前乌克兰的局势就很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五是要加强公共外交。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通过公共外交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并着力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利益。我国要面对外界的疑虑并化解敌意,应该大力加强公共外交,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也要借鉴美国所谓“巧实力”、“巧外交”策略来维护国家利益。历史证明硬碰硬往往得不偿失,以古代秦国为例,商鞅变法后,秦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富国强兵、实力大增,但是面对六国合纵战略,花了很多国力民力,虽然赢得一些战役胜利,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启用张仪后采取连横战略,才实现了对六国的各个击破。当前,我国处理国际关系,也要最大限度地团结朋友、减少敌人,多用巧外交,少用硬对抗,从而更好地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

(三)求同存异,趋利避害当前,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一方面,世界各国希望中国更多参与国际事务并承担更大责任;另一方面,中国还不具备主导国际规则的条件和能力。中国和平崛起,肯定要承受所谓的“崛起困境”:一是美国将中国视为对其全球霸权的挑战;二是有些邻国也不愿看到中国过于强大。为了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充分维护和利用战略机遇期,我们应尽量在国际上求同存异,趋利避害。

首先是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与美欧等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符合中国战略利益,这既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中国稳步扩大全球治理能力及权重的发展需要。其次是要团结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及周边国家发展。发展中国家是我们的利益共同体和朋友,也是国际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团结和支持他们的发展,战略上利大于弊。周边国家与我们一衣带水,处理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也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关键,要把与周边国家合作落到实处,深化亚洲合作,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即使周边国家能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又进一步互惠互利,促进我国自身更大发展。再次是外交上不特立独行。与政治主导的世界不同,在经济主导的世界,世界各国利益相互融合交织,孤立主义特立独行是对自己的极大削弱,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此情况下实现更好发展。最后是不强出头。当前我们仍然是在养精蓄锐、夯实基础、逐步发展壮大的阶段,要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益出发,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不争一日之短长”、“不将矛盾集中在自己身上”。

(四)坚守底线、管控风险现在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太平,总体和平与局部动荡同在,机遇与危机并存。

面对各种挑战,我们既要坚守底线,也要采取多种手段应对和管控好风险。一是重大国家利益的底线要守住。比如,主权问题和领土完整,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必须寸土必争,绝不退让;再如,现代化进程不能被打断,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因屡次遭到外部势力的打击和直接侵略而中断,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惨痛损失,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现在我国正处于发展上升期,如果现代化进程被打断,就会丧失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之,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的必须坚决维护住,不容任何闪失。二是强化国际社会的规则意识。目前全球竞争更多地体现在规则制定上,谁能够优先建立游戏规则,就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我们要积极参与、尽力主导,努力形成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规则,并通过明确底线,增强国际社会对我们核心利益的认识,使相关国家遵守我方强化的规则,不敢轻易跨越红线。三是做好应对冲突的准备。中国无意去威胁任何国家,但有时树欲静而风不止,针对各种潜在和现实的威胁,我们必须居安思危,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做好应对利益和安全冲突的准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德国发表演讲时所说的,我们主张通过协商和对话妥善管控分歧,解决争议,但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四是管控好冲突风险。面对外部威胁,我们要往最好处努力、最坏处打算。一旦发生冲突,就要务求获胜,显示决心和实力,但要管控好风险,不能因为短期利益影响长远的和平发展。五是理性沉着应对局部冲突。在各种局部冲突面前,我们除了要加强沟通,并果断行动来让国际社会了解我们的底线以外,更要加强国内的工作,凝心聚力,在全体国民中努力达成共识,坚决不能让狂热妨碍了理性思维,因小失大。

 

三、结语


 

《周易》乾卦第三爻“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指君子不仅要整天自强不息,勤奋谨慎,而且一天到晚都要心存警惕,好像有危险发生一样,这样才能免除灾祸。我们当前就是要“终日乾乾”,埋头苦干,夯实基础,处理好国内和国际事务。在这个基础上,像乾卦第四爻“或跃在渊”,把握机遇,实现突破,直到第五爻“飞龙在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崛起。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不行,在当代中国,非中国共产党不能领导这一伟大事业;必须加强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培养和塑造,确立正确的民族和国家意识,提高国民素养,这对国家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要从大国走向强国,既有巨大利益,也必然会有牺牲,如果没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献身精神,再好的机遇也是徒劳;必须不犯大的战略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如果我们在大的战略上出现错误,就会错失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道路和方向,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必将被我们克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中华民族必将坚强伟大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上海市副市长,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第55期学员)

    进入专题: 中国外交  

本文责编:zhongshengyu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668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党政干部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