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上海开建自贸区,香港怎么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85 次 更新时间:2013-10-27 09:25

进入专题: 上海自贸区  

张建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挂牌运营,引起了香港政界、商界、学界和舆论界的极大关注和热议。基于不同的认知和利益需要,关于上海自贸区对香港的影响,香港各界呈现出多种看法。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香港的外贸、物流、旅游、零售、楼市、股市等经济环节都与内地经济高度关联,内地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走势已经成为左右香港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国际经贸规则大洗牌以及中国(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香港要有有危机意识,在未击中寻求机遇,探索新的发展契机。

香港各界对上海自贸区建设对香港的影响包括以下多种观点。首先是上海自贸区将对香港带来多种挑战。这种观点认为,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对香港造成很大的冲击,对香港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香港将丧失竞争优势,香港的经济地位将会面临上海的挑战。上海实现规则国际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之后,香港原有的经贸、金融优势将大大减弱,上海甚至在金融、航运等领域将逐步取代香港的地位。如果上海自贸区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等先行先试,将不可避免地冲击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业务,香港将面对直接和激烈的竞争,香港将失去其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更悲观的认识是未来自贸区在国内其他地方可复制时,香港的“剩余价值”便大大降低,对香港的“半替代”格局或可形成。  

其次是上海自贸区将对香港带来发展机遇。这种观点认为,香港地位不可能被完全取代,香港一直在竞争环境中发展。以往内地每一次改革都给香港带来机遇,如今面对内地新的改革机遇,香港应努力应对,继续扮演辐射内地、融通世界的国际大都会角色。特别是香港应积极、充分利用和落实CEPA,大力推动内地与香港的合作,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上海自贸区与香港并不构成“零和博弈”,反而将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更巨大及多样化的资产池,令香港受惠。两地竞争的确存在,但竞争是良性的。香港本身已有发展多年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但受人民币国际化限制,规模不够大、产品不够多。如果上海自贸区能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届时人民币会有更多用途,对香港整体影响是正面的。上海自贸区重点在于推动金融、服务贸易,而这正是香港的优势所在。在服务贸易领域,香港机会众多。此外,新一轮改革将吸引更多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机构进入内地,预计他们仍会以香港作为其地区总部或地区管理基地,令香港获益。

再次是香港可以在上海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寻求合作。这种观点认为,上海自贸区也会参考香港的做法,在自由化及国际化程度上亦必逐步趋近香港,但终归是内地特别是上海的开放模式,故必将有很多与香港不同之处。原因是沪港间在政制、法制和经济体制、结构等各方面都有巨大差异。上海和香港应发挥各自优势,协调互动,积极探索更多合作的模式,共同为国家战略服务。有香港学者认为,上海自贸区不会削弱香港的发展空间,在人民币业务方面,香港未来可专注发展不涉及在岸市场的第三方人民币交易业务。相比香港,上海自贸区要发展离岸金融业务难度更大,其区内区外资金流向控制存在很大挑战。由于香港的法律环境更公平、更有保障,初始阶段跨国公司仍会倾向于将地区总部设在香港,在香港监督上海的业务。

最后是香港应该充分反省自身近年来在亚太竞争格局中面临的局面。这种观点呈现两方面,一种认为,上海建立自贸区,香港已成“自残区”,港人、港企不怕上海的竞争,担心的是港人继续政治纠缠、政治内耗,让社会空转,香港前途堪虞。时下的香港社会,处处泛政治化倾向,时时民粹主义泛滥,内耗争拗,人心躁动,政府动辄得咎,香港仍热衷于“占中”和“反占中”,被边缘化也就在所难免。另一种认为,香港也可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经验,检视香港发展弱项,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情况,寻求新的增长点,力保优势,巩固现有优势产业之余,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为香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实际上,从历史上看,香港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完整配套的产业链、高效专业的管理与服务、独有的自由港地位,在国际上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但随着周边地区城市的发展和崛起,香港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金融中心也面临着周边主要金融中心的激烈竞争,如新加坡、东京、上海等也都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已经预警香港的竞争力优势出现下降趋势。

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并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是香港面临的主要任务。香港各界应该对此有共识,共同为香港的发展殚精竭虑。

    进入专题: 上海自贸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港澳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890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评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