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高雄4月27日电(记者 周敏煌)中、俄关系越来越紧密,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任后,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就是俄罗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及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冯绍雷26日下午表示,俄罗斯要借中国之风行经济之帆,俄国内有一批倾向西方的专家学者开始主张要转向,要向大陆、日本、韩国、台湾等交朋友。
冯绍雷教授26日下午3点起,在中山大学以“中美俄三边关系:回到冷战,还是走向新型大国关系”为题演讲,由中山大学亚太区域研究所所长顾长永主持。
冯绍雷表示,习近平第一个外访的国家是俄罗斯,当时有一派说应先访美国?因为美国最强、最富裕、最有影响力,但他认为先易后难,而且有战略性的合作需求,能源、武器等,需要一步步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双方虽然有领土主权的问题,但总能找到处理事情的做法,调整的空间也会很大,所以先访俄国。
俄罗斯国内对三边关系也发生变化,有人主张和亚洲发生关系,因为它的面积那么广大,有那么大的海洋,那么富饶,要面向亚洲,俄从来都没有被占领过,自信心很够,有一批倾向西方的学者专家也开始主张要转向,要向大陆、日本、韩国、台湾等交朋友,他们主张要借中国之风,行经济发展之帆。
中俄关系越来越紧密,美国的看法呢?冯绍雷表示,就他的了解,美国一点都不紧张,美国还鼓励中俄应该多来往。他认为,美国讲真话的成分较高,因为美国认为中俄之间各自的问题也很多,两国没有必要联合起来向美国展开全面性的对抗,也未必会到军事联盟对抗的地步,因为他的经济50%对欧洲,第二是美国,第三才是亚太,纯是经济考量。
他认为,物流的交往会形成新的地缘政治,以前能源可以从伊朗进来,现在来自北方的石油、天然气,基于地缘的管道,交往的形式会显得相对的稳定。能源管道出现的空间,能源供应所引起的变化,所形成的地缘政治,中美当初都没有预料到,反形成日本的压力,日本以为是亚洲的老大,地缘政治冲突如果处理不当,会演变成新冷战。
中国对俄罗斯虽有领土上的小争议,但关系还是很好。俄对亚太的岛礁争论,如钓鱼岛、南海争端,俄拿定主义不沾锅,但他还是会在亚太地区选择朋友,第一是中国,第二是老朋友印度,第三是传统的朋友越南。拉帮结派的时期已过去了,三边关系在牵扯,出现新的表述,一是全方位的军事对抗,二是以意识型态划线,三是全球性的结盟。
西方有大量务实专家学者,提出权宜之计的联盟,由于需要结成联盟,不会再像过去毛泽东和史达林一样,即使当时毛史那样,也不是全然的好。老的冷战强调军事竞争,新的冷战是经济形象等软实力竞争,不应回到军事结盟对抗,而是军事安全合作,实事求是。虽然俄国没有政治改革,但大体上还是有章法的、稳定的推进,它的基本定位,就是文化重心在欧洲,但也必须发展亚洲关系,因为经济在亚洲,例如环境资源上的土地、空气、水等怎么解决,特别是水,互补性已非常明确。
有人认为,中美两大霸权之间最后终需一战?包括一些退休将领或领导等,吃过冷战的亏的人。但他认为,这不是唯一的选择,为什么还要去吃这种战争的苦呢,为什么不要摆脱这种古典式的刀兵相见呢?为什么要重复这种悲剧呢?为什么不事在人为,在现在沟通管道这么畅通下,何必提倡封闭、排他性、军事联盟性质的,有安全性质、强调经济合作的功能,不好吗?
冯绍雷还表示,热点问题中的中美俄三边关系有四点值得观察?一,2014年后的阿富汗,俄国在1979年被塔里班片甲不留地赶出来,美国打了10年战,才发现毫无意义。二,朝鲜半岛的危机,中俄希望六方会谈,但朝鲜的态度太可怕了。三,叙利亚情势的扑朔迷离,执政者军队没有削弱,反对派4~5万人,还混杂了好多的基地分子,形势复杂。四,南海之间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