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皇帝的老师不好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148 次 更新时间:2013-03-29 09:14

进入专题: 帝师  

张鸣 (进入专栏)  

在清史界,有个说法,说是清朝的皇帝,没有昏君,个个都很勤政。其实,在我看来,这话不大准确。至少,同治皇帝载淳,似乎就大有问题。此公庙号穆宗,虽说谥法上“穆”字并不坏,所谓“布德执义曰穆,圣敬有仪曰穆,中情见倪曰穆,德容静深曰穆”。但历史上被称为“穆”的帝王,都不怎么样。头一个周穆王,就喜欢四处漫游,有几匹出了名的好马,一个好车夫,据说,还去见了西王母,有四处偷情的嫌疑。这个清穆宗,也是如此,他的暴病,坊间传说,就是因为外出游治,染了梅毒。如果同治的病,是正史上讲的天花,那时国门已开,西方种痘之术早已传入中国,此时的皇帝,还死在这个病上,有点不可思议。况且,同治喜欢出宫微行,是尽人皆知的事,一个不满20岁的年轻人,微行,不可能那么老实,只听戏吃酒。

同治不到20岁就翘了辫子,一生的事业,什么都提不起来。6岁做皇帝,亲政之前,是太后做主,亲政之后,似乎也是太后做主。自己当家的事不多,但重修圆明园一项,就是出于他的坚持。以当时那样的国力,修这样大的一个园子,本身就够荒唐的了,还声色俱厉地批驳臣子的谏议,连位高权重,还是亲叔叔的恭亲王都挨了骂。一不高兴,就把十个最重要的大臣一股脑全部免掉,包括他的老师。这样的荒唐事,活活堪比明武宗。

同治的荒唐,跟他所受的教育不善,有莫大的关系。清朝对于皇子的教育,一向比较重视,满语和骑射,本是自家的传统。但入关之后,汉人的文化却逐渐成了主流。满语师傅,成了摆设。不过,皇子读书,成群结队,学好学坏,有个比头。虽说是皇子,但毕竟不是皇帝,偷懒耍滑,老师还可以责罚,在上书房几年学下来,再笨的皇子,也粗通文墨,会读几句诗书,于古文,也能看得懂了。但是,到了咸丰这辈上,跟国运一样,皇帝生育能力也出了问题,总共只有载淳一个儿子。老子撒手归西又偏早,六岁的儿子,刚刚找了开蒙老师,就成了皇帝了。

中国的皇帝,是天,或者说,是跟天并列的东西,至尊,至大,至上。如果小皇帝孺子可教,也许老师还能当,如果天性顽劣,天底下,能把皇帝教好的老师,几乎不存在。老师地位再高,也高不过皇帝,皇帝虽为学生,但却不能责罚,连骂都不行。恰好,小皇帝载淳,是一个生性顽劣的家伙,读书一点悟性也无。这样不开窍的孩子,如果能够正常教导,无论新法还是旧招儿,大概都会管点用。但是,皇帝就是皇帝,不是一般人。身为学生的皇帝,不拜老师,反而老师得拜他。皇帝没有同学,只有伴读,如果皇帝调皮贪玩的话,老师连句硬话都不能说,只能责罚伴读,以求杀鸡儆猴。可是,贪玩是儿童的天性,即使身为皇帝,也是如此。开始的时候,调皮捣蛋,伴读挨骂,也许还能有所收敛,时间一长,小皇帝发现无论怎么折腾,都没有人敢动他,挨骂,也有人做替身的时候,就无论如何都管不住了。再加上,当时给同治皇帝找的老师,也不大会教。几位大师傅,都是位高权重相国级的重臣,什么祁寯藻、翁心存、倭仁,年纪老迈,精力不济,又都是理学家,这样满嘴道学的老头子,平常人都烦,何况小皇帝?年轻一点的,李鸿藻和翁同龢稍好点,但又都不乐意干,先后因为老子娘死了,回家守制。一个徐桐,倒是乐意做帝王师,但也同样满嘴的仁义道德,张嘴就让人腻歪。

那个时代的老师,从三家村学究到帝王师,没有什么人懂儿童心理的。教书,就是让人背书,背不下来,就戒尺伺候,碰到皇帝,戒尺不能用了,也就没辙了。几位皇帝的老师,都是翰林出身,科门高第,会读书,更会考试,但说到教书,却都只有当年开蒙老师那三板斧。偏偏皇帝的亲娘,那个要强的西太后,却又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期待很高,见儿子始终没有长进,急得要命。要命也没办法,只能督促老师加油。但是,太后自己也不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天天宣民间的戏班子进宫演戏,花样翻新,这边锣鼓一响,那边的皇帝,屁股就怎么都坐不住了。结果,直到皇帝16岁亲政,10年下来,功课也是一塌糊涂,连四书中的大学都背不下来,至于诗经,则一首能背下来的都没有。

好在,同治皇帝载淳,有个特别能干的亲娘,对政务有着类似爱情的执着,强悍得有如奥特曼。任何人,有了这样女强人做娘,基本上就别想有什么作为了,即便是皇帝,也没辙。所以,尽管同治不肖,朝政却该怎样,还怎样,对大局影响不大。水大漫不过船,儿大扭不过娘。即使同治昏,只要他的娘不昏,天下就乱不了。反过来,如果做娘的昏了,儿子不昏也没用。但不管怎么说,清朝历史上唯一的一个不肖的皇帝,就因为这个,没有留下恶名,被人骂成昏君。

进入 张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帝师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读史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54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