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罗姆尼能否改变美国的极端主义政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13 次 更新时间:2011-11-09 16:34

进入专题: 美国大选  

薛涌  

随着奥巴马人望日低,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可能替代他的共和党人身上。盖洛普民调显示,到10月中旬,在美国的登记选民中,有46%倾向于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票,只有38%倾向于继续支持奥巴马。共和党正在踌躇满志地准备夺回白宫。虽然共和党的预选投票还没有正式拉开序幕,但是一系列民调显示,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一马当先:他不仅在共和党候选人中雄踞榜首,而且进入10月以来在与奥巴马的假想较量中已经处于互有上下的状态。双方无论谁略微超出,差距都在民调的技术误差之内。根据惯常的规律,反对党候选人在没有获得本党提名前,知名度甚低,很难和总统相提并论。罗姆尼此时就能和奥巴马平起平坐,已经把对方逼入守势。目前还没有一个共和党候选人能够作到这一点,罗姆尼已经成为共和党的主流候选人。从现在的势头上看,他取代奥巴马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是极有可能的。罗姆尼如果当选,虽然未必能让美国经济起死回生,但很可能改造共和党,进而把美国政治引入温和化的轨道。

美国政党政治被极端主义挟持

本世纪以来,美国政治越来越被极端主义所劫持。美国的选举制度以两党预选为基础。政治家要想出头,要么获得最左的民主党人的支持,要么获得最右的共和党人的支持。中间选民虽然和左右两派势均力敌,却没有自己的组织,也没人代表,最终导致了走极端的政治家得势。另外,如克林顿所注意到的,两派极端势力竞争非常戏剧化,具有很高的娱乐价值。以商业模式运作的媒体,自然喜欢添油加醋,忽略中间的温和声音。

布什把这种极端主义政治战略发展到极致,我称之为“不得人心而得天下”。他发现:美国是个中间偏右的国家,而且极右派比极左派略占上风。只要选战成为极右和极左的对决,那么共和党即使绕开中间选民也必胜无疑。于是,他在打着“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这种温和旗帜上台后,立即右转,一下子统治了八年。

布什这八年,已经把共和党改造为极右翼的政党,其核心是南方的福音派基督教保守主义力量,具有强烈的草根、反智色彩。反观持有温和立场的保守主义者,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东北部代表工商精英的所谓洛克菲勒共和党人,早被排挤到边缘。但是,布什政绩拙劣,支持他的极端保守主义也大为削弱。

与此同时,民主党为了对应极右翼的主宰,则推出了“五十州”战略,驯化了极左势力,尽可能采取温和路线,广纳中间派选民。特别是在2008年的大选中,奥巴马大摆超越党派之争的高姿态,不停地赞扬里根,要当全美国的总统、而不是一党一派意识形态的斗士,最终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可惜,奥巴马超越党派的姿态,在执政时却一筹莫展。这里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布什已经给共和党留下了极端主义的政治构架。走温和路线的人在共和党内仍然吃不开。茶党很快利用这样的构架借尸还魂。2010年中期选举共和党获胜,右翼极端势力控制了众议院。在不久前债务危机的讨价还价中就可以看出,这些极端势力一步不让,不惜国家破产。如今经济萧条,大选在即,共和党唯恐经济不能更坏、民怨不能更深,就更没有和奥巴马合作的理由。奥巴马以总统之威,一再忍让妥协,却什么也没有得到。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传统上两党等达成的协议已经不可能了。”这不仅使公众觉得他软弱可欺、没有能力领导国家,本党的支持者也把他视为不敢为了自己的信仰而战的懦夫。支持率一落再落。这就逼得奥巴马无路可走,只能打起左翼大旗,要给富人加税,增加政府的刺激经济措施,高呼“我们不能等了!”的战斗口号。占领华尔街的草根运动,无疑也在为他推波助澜。

共和党须率先走向温和妥协

可见,解铃还须系铃人。本世纪美国政治之极端化主要发生在共和党内。如果共和党仍然极端,民主党想温和也不行。政治敌对只要一头下定决心就会发生。政治妥协则必须两厢情愿。关键在于,共和党人必须先改造本党的极端主义结构,使其政治纲领更容易让大多数选民接受。但是,极端势力早已在共和党内盘根错节,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让他们靠边站,谈何容易!

罗姆尼的崛起,也正是代表了共和党内温和势力向得势的极端势力的挑战。他在2008年就参加了总统大选,并在共和党内一度领先。当时布什还是总统。罗姆尼面对党内的政治现实,对极端势力极力迎合。谈起自己在马萨诸塞州当州长的经历时,他吹嘘自己是一个在美国最左的地方独自捍卫保守主义价值的孤胆英雄。在经济、外交、和文化价值三方面,他都严格地按照极端势力的要求站队。可惜,他因为信仰摩门教派,被基督教福音派视为异己。在预选初战的艾奥瓦州,福音派候选人哈克比异军突起夺走了罗姆尼的领先地位。接下来麦凯恩拿下自己的常胜福地新罕布什尔州,也就是罗姆尼的后院。最终罗姆尼不得不认输支持麦凯恩。

今年再战,罗姆尼则换了战略。同样是谈当马萨诸塞州州长的资历,他强调的是自己能在民主党的汪洋大海中掌握与对方合作的艺术。还口口声声民主党也爱美国,我们共和党也爱美国,大家总有合作的基础。这样,他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能够求同存异、最终达成妥协、把事情办成的人。显然,他明白了两个现实:第一,不管自己多么小心迎合,极端主义的特点就是极端、容不得异己。他是摩门教这一事实,就不可能让福音派支持他。第二,极端主义太极端,赢不了大选。到目前为止的一系列民调证明,除了他,其他候选人无法击败奥巴马。而当今的普遍民意,是希望选个共和党总统,但这个总统必须愿意并能够和民主党合作。面对这种局面,共和党最终会恢复理性,不至于为了固守极端立场而丧失这样的大好时机。

罗姆尼在预选中呼声渐高

这也决定了目前共和党预选的格局。迄今为止,共和党内部一直有人轮流领先。先是房产和媒体大亨特朗普(DonaldTrump)大秀一通,居然在民调中超过罗姆尼位居第一。但此公只有娱乐价值,不久自己就知趣地退出。后来茶党的宠儿、明尼苏达州众议员米凯莱·巴赫曼(MicheleBachemann)人气大升,在民调中直逼罗姆尼,可惜她毫无行政经验,支持率很快回落。

最有威胁的竞争对手,还是德州州长佩里(RickPerry)。此公被称为“服用了类固醇的布什”,属于极端之极端,再加上德州最近几年创造了美国四分之一的就业机会,在经济萧条中他的“业绩”令人耳目一新。果然,8月份他一出马就力压罗姆尼,赢得了保守势力的全力支持。但是,几次辩论,就显示出他根本不是罗姆尼的对手。人们对他是否有当总统的才能、能否和奥巴马辩论疑虑重重。他的支持率很快落回到一位数的水平。最后共和党又试图推出新泽西州长克里斯蒂(ChrisChristie)。但克里斯蒂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不参加竞选,并迅速支持罗姆尼。最近大红大紫的,则是经营比萨饼店出身的黑人业余政治家凯恩。他在民调中的支持率,目前基本和罗姆尼持平。似乎一场恶斗又要来临。

论者分析指出,所有这些大戏,其实质都是罗姆尼和反罗姆尼之争。现在共和党阵营中能有实力和奥巴马一争的,只有罗姆尼。但是,以极端主义为主宰的共和党主流,对罗姆尼一百个不信任。他不仅是个摩门教徒,而且在当马萨诸塞州州长时通过了全民医改案,被称为是奥巴马医改的范本。颐指气使惯了的保守派,哪里能受得了这个委屈?所以,这股势力不断在党内寻求代理人来“阻止罗姆尼”。可惜,这一系列挑战,反而把罗姆尼锤炼得更像个久经沙场的政治家,从容淡定,宠辱不惊,在电视辩论中越来越有光彩,充分显示出领导国家的能力。面对凯恩的紧逼,罗姆尼甚至不对凯恩作太多批评,而其他候选人则对凯恩群起而攻之,意在夺取挑战罗姆尼的老二地位。这就更显示出罗姆尼的总统相了。

目前距离第一个预选的投票时间仅有两个多月,共和党人中有八成还没有拿定主意支持谁,并且只有四成对预选竞争非常注意。似乎一切还都在未定之中。但是,这种情况多半对罗姆尼有利。一般而言,提早卷入的,多是立场极端的原教旨主义者。最后进入的,政治热度比较低,意识形态不强,更为理性一些。至于凯恩,其异军突起的原因是他提出了9-9-9的平税政纲,即对企业、个人、和消费一律加收9%的税,停止其他一切税收。这样的纲领简明扼要,娱乐性强,在早期容易吸引眼球。但是,随着竞选的深入,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辩论中很容易被戳破。罗姆尼最近几次辩论放过凯恩,也正是认定他的人气长不了。

罗姆尼已是奥巴马最忌惮对手

罗姆尼的最大问题,是不善于选举。在17年的政治生涯中,他真正赢的选举只有一次,那就是成为马萨诸塞州州长的那次。在他参加过的所有23次选举和预选中,他输了18次。特别是他经常在一路领先的情况下,在最后关头被人反超。2008年的共和党预选就是个经典。论履历,论才干,论辩论表现,罗姆尼都无懈可击;更不用说他相貌堂堂,如同电影上那种英雄般的总统。但是,在和选民一对一的人际互动中,他则显得呆板、谨慎、缺乏个人魅力。有专家发明了“个人可选性指数”(personal electability index PEI),以个人性格特征衡量政治家讨选民喜欢的程度。奥巴马得分28,希拉里23,麦凯恩26。没有这个优势,2008年奥巴马怕是过不了希拉里这关。罗姆尼则才得6分。

不过,罗姆尼目前确实是让奥巴马最为畏惧的对手。奥巴马以“我们能行!”(Yes,wecan!)的口号唤起人们的无限希望。但目前选民正处于从希望走向幻灭的阶段,人心思变,奥巴马的人格指数不会占那么大的便宜。奥巴马连任最好的机会,是共和党提名一位极端的竞争对手,把温和选民吓跑。

罗姆尼平平的人格虽然缺乏感召力,但也不会让人们感到恐惧。他在辩论中显示的理性和干才,反而可能会笼络那些想抛弃奥巴马的选民。如果他真入主白宫,在成者为尊的美国政治中,非南部的共和党温和势力就会崛起,改造共和党的权力结构,脱离极端主义。两党对话合作的氛围也会大变。这对于美国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进入专题: 美国大选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625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联合早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