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在台湾做短暂旅行,沿途所见所闻,感慨良多。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着重谈的是台北的知性的书香,以及我对一个美好城市有着怎样的期许。
诗人余光中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几代人对大陆故土的乡愁。据我所知,并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许多生活在大陆的人对台湾也是有乡愁的。且不论其他,仅以流行音乐而论,从邓丽君到罗大佑,大陆近三十年来的社会解放与观念开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台湾当年相对开放的文化之风的吹拂。更何况,于混乱年代远走海外的胡适先生,最后也是安寝在台湾。
读书、写作,时而满怀求知的旅行,这样的生活无比美好。如果途中能偶遇几家好的书店,宛若踏进一座书城,自然更是享受。而台北,无疑给了我某种难以言状的好感。台北之魅力不在于“101”这样将人类丈量得越来越渺小的高楼大厦,而在于有诚品等闻名于华人社区的雅致书店,正是这些书店及其所蕴含的文明提升了一座城市的品位。有朋友说,到了诚品就像到了读书人的朝圣之所。“朝圣”二字自是言过其实,但可以肯定的是,真正有品的书店,将会为我们营造一种知性且有尊严的生活方式,一种从容而不急迫的阅读之美。
据说,几年前上海有家书店找来诚品的原班设计师构思店面,却又感叹“无法复制台北诚品独有的氛围和客人气质”。回想我在内地逛过的一些书店,有的规模也着实不小,但是从布局到书目,都难免给人挤迫感。谓之“挤”,是因为书店拥挤不堪,像是摆满滞销品的仓库;谓之“迫”,则是因许多书与“成功学”、“考试学”有关。这些书无不像庸俗的革命家一样教唆读者“成功”,在一个充满标准答案的已知世界里冲锋陷阵,“所见即所得”。诸如号召企业向军队学习管理或壮大,或像《送信给加西亚》那样“不问所以,只知执行”的洗脑书,似乎决意将社会训练成一座军营——就其作用而言,它们本应和洗衣粉放在一起,当洗涤用品而不是当书籍卖。
在诚品,我是有点流连忘返了,这里关于书籍的书籍,都占了整整一排书架。有意义的阅读,本是要为人生休养生息的。然而,若是只为自己成功之功利目的而读书或让人读书,手握书卷者怎可能对书籍有温情与敬意?高考刚结束,网上便流传出许多有关学生集体撕书的照片。但见飘散的书屑洋洋洒洒,像是六月飞雪,纷扬满天地。那是一种难得一见的狂欢场面。在这里,本是负载知识的书籍竟成了奴役人性、使人失去自由的象征。阅读何乐之有?
诚品书店是台湾最大型的连锁书店之一,通常到晚上12点才关门。如果半夜时分想去买书,或急于查找资料,你仍有去处———台北有两家诚品分店是24小时营业。
我到中研院寻访胡适墓与胡适纪念馆,据在那里做访问学者的朋友介绍,中研院经常有学者半夜跑到研究室写东西。你可以从养生学的角度批评这种生活方式如何不健康,但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些挑灯夜读的人,将他们所在的城市变成了一座充满生气的、思想不打烊的书城。印象中,在我到过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很少见到有24小时书店,通宵的多是些灯红酒绿的场所或便利店。
难怪有人到了台北后感慨:一个城市的人文素养如何,不是看购物中心有多大,剧院有多壮观,而是书市的水平。若干天前,我拜访《中国时报》社,同样惊诧于里面浓浓的书卷气。中时编辑部有一排几十米长的书架墙,上面摆满了包括中国问题研究在内的各类书籍与资料。
从人口到面积,台北与世界上许多大都会无法相提并论,然而,正是在这里,我看到了最开阔且最有人文精神的书店。诚品既是书店又是图书馆,许多书架边备有桌椅和台灯。有人将“世界读书日”比作“爱书人的情人节”。一家向公众开放的书店,因为可以让读者流连其中,终日不归,实际上已将每一天都变成了“爱书人的情人节”。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网络书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购书者开始从书店撤到了家里,许多实体书店因此陆续倒闭。不是说读书人不用买裤子。两年前,当我看到巴黎拉丁区一家熟悉的老书店改卖裤子后,心底还是忍不住感伤,叹息书店凋零。尽管书与裤子对人类来说,也许都是永恒之物。
像诚品一样,为应对网络来袭,如今许多传统书店纷纷转型成集书籍、音乐、展览、演讲活动、阅览室为一体的复合型多元文化场所。这无疑是实体书店的一种生机。就个人体会而言,虽然我已尽享网络购书的便捷,却也深知其不足。毕竟,网络书店无法为我们提供连接大地的人文风景,以及满屋人气与书香的现场感和亲近感。
来源:新京报评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