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芬 杨宜勇: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04 次 更新时间:2024-07-07 21:53

进入专题: 充分就业   中国式现代化  

黄燕芬   杨宜勇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工作规律的认识,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一步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充分挖掘中国式现代化就业新动能,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很有必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有助于应对这些挑战,通过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扩大就业规模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一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获得收入、改善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主要途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能够确保人民群众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另一方面,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也能够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总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通过推动就业公平和正义,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劳动和分享发展成果,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为此,需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毫不动摇地将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确保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同步。进一步健全就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就业影响评估机制,通过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定期评估就业政策的效果,及时调整优化。不断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加大对离校未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力度。改革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支持自主就业,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扶持。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外出就业规模,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就业困难群体援助制度,完善认定办法,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细化服务,扩大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指导等免费服务。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创业创新,积极提供创业资金、减免税收、简化创业流程等支持政策,为就业提供更多机会。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发展,促进就业机会的均衡分布。加强脱贫地区的乡村振兴工作,为脱贫人口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尽快增收致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稳定就业岗位。精准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加强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劳动力资源的统筹配置和流动,提高就业的灵活性和效率。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促进就业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在促进就业工作时,要深入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期望,关注他们的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通过制定符合人民需求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就业环境。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需要主动优化就业服务。通过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便捷的就业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中的困难和问题。

坚持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基本属性,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今最大的政治,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其宗旨所在。一方面,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就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同时,高质量就业能够提升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进一步拉动内需,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就业是民生之本,通过充分就业,劳动者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高质量就业还能够提升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提升劳动者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深刻认识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属性,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从价值层面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被视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根本举措。就业作为民生之本,不仅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它直接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没有就业和收入,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就无法得到保障,更谈不上家庭幸福。因此,坚持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现代化道路,体现了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关注和满足,顺应了群众就业需求的新变化。其次,在操作层面,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劳动力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主动适应劳动力变化趋势,稳定劳动参与率,改善劳动力供给,并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好工作,提升劳动者收入和权益保障水平,进而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这既是对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回应,也是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新时代就业工作的新定位进一步细化为“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不仅要求实现更广泛的就业覆盖,还要注重就业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就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使命要求就业工作不仅要解决就业问题,还要通过提升就业质量,让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得更多幸福感。为了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这要求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和劳动者意愿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就业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现代化,挖掘就业新动能是大势所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这些新动能对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新动能的挖掘和培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可以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创业是就业的源泉。新动能的挖掘和培育有助于激发更多人的创业热情,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总之,挖掘就业新动能是顺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趋势、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以及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必要举措。通过挖掘新动能,可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体来说,促进就业质的提升意味着需要提高就业的质量和稳定性,包括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就业量的合理增长则要求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就业容量,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与此同时,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要求,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面向未来,充分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就业新动能,可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未来产业布好局,重点关注新能源、环境和低碳经济等领域的就业机会。未来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就业新动能。同时,这也符合我国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提高就业质量。二是不断改进营商环境,助力创业者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优化信贷结构等措施,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从而间接促进就业增长。三是提高有效的人力资本,增强人岗的匹配度,需要增强相关教育培训政策的力度和精准性。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创业创新以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强化职业培训和教育以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优化劳动力市场机制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重点群体就业以实现更广泛的就业公平;促进性别平等和多元就业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以拓展海外就业机会等。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进入专题: 充分就业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21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宁波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