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9日,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中,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承诺“我们寻求以负责任的方式管理两国竞争”,美国支持“降低风险,而不是与中国脱钩”。通篇讲话中没有涉及中国台湾问题。这说明中美两国外交官在马耳他会谈取得明显成效。美国既瞭解中美发生冲突的关键节点,同时也充分意识到,保持沟通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
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美国使出浑身解数,对中国实施全面攻击。从上届政府发动贸易战争,到本届政府变本加厉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和经济制裁;从美国联合战略盟友在中国南海地区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到美国军舰伙同他国的军舰在台湾海峡的耀武扬威,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美国试图以自己的“实力地位”迫使中国屈服。
可是,美国一连串战略遏制政策和制裁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虽然中美经贸关系发生变化,但是增长势头不减。美国对中国实施芯片制裁措施,禁止美国芯片制造企业和美国战略盟友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中国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在不到三年时间里,生产出高端芯片并且批量制造出第五代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美国商务部长对此感到“不安”。虽然美国商务部下属机构继续对中国实施芯片禁运措施,美国商务部长强调“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们能大规模生产7纳米(芯片)”,但是,客观事实一定会使美国商务部长和美国其他内阁部长更加“不安”。
20世纪之后美国的国家战略中,只有进攻没有防守,只有战争没有和平。美国依靠自己的霸权,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要求美国政府官员面对现实,学会与中国和平相处非常困难。虽然美国总统已经意识到,中美无法脱钩,但是,美国仍然以降低风险的名义,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对中国发起进攻。既然如此,中国就应该调整自己的战略,支持美国降低风险。
首先,中国已经明确无误的表示,台湾是中国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如果美国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事端,那么,中美冲突不可避免。美国总统已经强调要降低风险,那么就应该采取实际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如果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军事装备,美国军舰继续在台湾海峡寻衅滋事,美国政府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大做文章,在台湾海峡制造事端,以实际行动支持台湾的分裂势力,那么,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在台湾地区的军事活动,以实际行动宣示主权。
其次,美国降低风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应当学习美国的经验,采取实际行动降低风险。中国购买美国8000多亿美元的国债,支持美国的财政赤字政策。但是,美国财政赤字已经达到330,000亿美元。可预见的未来,美国政府很难减少财政赤字,当然更无法消除财政赤字。美国已经对日本这个重要的债权国违约,日本到期的美国国债没有得到及时地兑付,这说明美国已经有了债务违约的前科。如果中国继续持有美国国债,很可能会因为美国政府的违约行为损失惨重。所以,中国应当考虑在美国国债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国际债券市场出售美国国债,以规避风险,确保中国国家利益不受损害。虽然从理论上来说,通过国际债券市场可以自由买卖美国国债,但是,如果美国出现大规模的债务违约现象,中国要想出售自己购买的美国国债,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正因为如此,在美国债务利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分期分批迅速减少购买的美国国债,可能是明智之举。中国作为一个贸易大国,不可能没有美国资产。但是,中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中国购买的美国资产处于安全状态。这是降低风险的必然举措。
第三,中美经贸科技关系发展归根结底必须尊重市场规律。虽然美国政府官员信誓旦旦,只要中国停止科技研发活动,美国将会保证继续向中国出口芯片,满足中国的需要。考虑到美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美国国会制定芯片与现代化法案的立法宗旨,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的承诺一钱不值。中国必须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在科技创新领域大踏步地前进。中国财政税务机关已经出台政策,减轻半导体产业的税收负担,确保中国在半导体产业领域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中国在集成电路制造方面,继续向科技高峰攀登,争取早日攻克高端芯片制造难关。
中美可以继续开展科技领域的合作。但是,美国必须撤销针对中国的一系列法律,美国政府必须按照对等的原则,与中国签订科技合作的备忘录。如果一方面对中国实施制裁措施,可是另一方面要求中国开放科技市场,那么,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将难以得到有效保护,中美之间的科技合作将会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只要美国承诺修改国会针对中国的法律,美国政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废除影响中美科技交流的一系列错误政策,中美科技合作就可以步入正轨。反过来,如果在不修改法律和纠正美国政府制裁中国错误政策的前提下,强调与中国开展科技合作,那么,就意味着美国试图以合作的名义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中国绝对不会答应。
第四,降低中美冲突的风险,渠道是畅通的。中国愿意通过双边交流谈判,及时沟通信息,防止出现错误判断,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中国愿意在各个层面与美国保持交流沟通,但前提条件是,美国必须尊重事实,如果美国国务院继续编造谎言,对中国实施无端攻击,美国外交官变成“真理部”的雇员,在国际场合信口雌黄,对中国无端指责,那么,中美交流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希望美国意识到,不干涉别国内政是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中国希望美国不要在中国内政问题上指手划脚。西藏、新疆、台湾、香港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美国置喙。如果美国继续在上述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制造谣言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中美会谈非但不能消除分歧反而会扩大矛盾。中国希望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意识到,对中国发动颜色革命是典型的蚍蜉撼树,自不量力。中国已经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决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虽然美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在中国实施全面渗透活动,在中国高等院校和机关厂矿培养大量的第五纵队,但是,中国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如果美国试图依靠自己的“软实力”,从内部瓦解中国的政治体制,破坏中国的安定团结,阻挠中国经济发展,最终必然会自取其辱。
第五,降低风险不是发动“新冷战”的遮羞布。如果打着降低风险的幌子,对中国发动“新冷战”,在中国周边地区组建一个又一个小集团,对中国实施围追堵截,那么,所谓降低风险只不过是赤裸裸的谎言。
中国希望美国意识到,全球化是不可逆的大趋势。针对中国采取遏制战略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无论是在中国周边地区建立各种军事联盟,还是制定“印度洋太平洋经济框架”;无论是利用“四方安全对话”和“7国集团”出台一个又一个针对中国的遏制政策,还是联合印度、中东国家建立所谓“印度欧洲经济走廊”,都是美国发动“新冷战”的具体表现。将世界一分为二,建立对抗中国的军事同盟和经济集团,不可能降低风险,反而有可能会增加风险。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发展,对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实施市场封锁,试图以“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方式将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体系之外。可是,美国的所作所为不仅增加了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而且更主要的是,根本无法影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依靠科技创新,生产出带有互联网络基因的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电池制造企业不断革新,研制的汽车电池无论是在输出效率问题上还是在安全领域都处于世界各国前列。美国试图在芯片、新能源、电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对中国实施封锁战略,但客观事实是,中国在上述领域已经取得全面突破。美国要降低风险,就必须与中国开展合作。如果继续实行“小院高墙”战略,最终必然会自我封闭,孤芳自赏,自甘落后。中国希望美国总统把自己“降低风险”的政策落到实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整美国的对华政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降低风险”。
总而言之,保持沟通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改变对华政策是真正降低风险的唯一出路。只有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不干涉中国的内政,在经济、科技、文化交流领域坚持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在国际社会实事求是,不谋求以谎言欺骗世界,中美发生冲突的风险才会大幅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