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生:《苏轼行踪考》序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15 次 更新时间:2022-11-18 14:40

进入专题: 《苏轼行踪考》  

李常生  

河北沧州献县是我的家乡;1949年1月30日,我出生在江苏常州;父亲是军人,二十三岁时,于我出生后,当年十月,内战中,在厦门被俘。集体后送北方,大约病死在济南老火车站前广场,埋骨在火车站后方的乱葬岗里;母亲则仓皇抱我到台湾。小时候,家中寒酸,常随母亲到台北街头要饭吃。我过了一个充满荆棘的童年、少年和青少年。从小,我喜欢文学,但是高中读的是商业学校,依政策规定,只能考大学的法商学院(丁组),因此我就读了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系,算是台湾顶尖商学院的优等学系。大学本科虽然读的是商业,然而,文学依旧是我的最爱。除了上课、应付考试以外,其余的时间,我多读的是中西方文学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戏剧等。我喜欢徐志摩、张爱玲、萧红;喜欢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喜欢福克纳、海明威;喜欢罗曼罗兰、赫塞、巴尔扎克、珍奥斯汀等作家的作品。

读大学本科时,林语堂先生所撰写的《苏东坡传》深挚地吸引了我,从此,我一直未间断地阅读海峡两岸各种版本,与苏轼相关的书籍与文史创作。我从事建筑、房地产开发、各种相关项目的规划与策划(城市、建筑、旅游等)工作,断续总计大约接近二十五年的时间;也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数百篇企业管理、建筑与房地产、商业与购物中心等文章;也在网络上发表过大量的新诗、散文、短篇小说等作品。到了五十岁以后,想要转换人生跑道,先进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环境规划系,读了一个硕士;紧接着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读了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工学博士,由于所教、所学都与我近二十年实际工作经验相关,因此,入学考试以及实际读起来也不会太过费劲儿。二三十年来,我先后在台湾各地、大陆的几个城市、东南亚的泰国与马来西亚、美国的洛杉矶等地从事过房地产开发、策划规划、企划销售、经营管理等实际工作,地点、工作形态等经常异动,然而始终喜欢苏轼,包括他的传记、文学、哲学与人生观等,也始终喜欢近代中国与世界文学,这些都是我的最爱。

第一次到黄州赤壁追循苏轼足迹,大约是在二十五年前,为我希望在有生之年,撰写一本相关的、更具真实性的《苏轼传记》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东南大学拿到工学博士学位以后,曾经在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短时间教过书,也曾经参与东南大学朱光亚、喻学才老师所主持的中国建筑、旅游规划等工作项目中做些策划、规划等工作。期间也未间断、陆续追循苏轼在中国各地的足迹,同时开始构思并订出撰写一本《苏轼传》的时间表。为了弥补前人撰写各类苏轼传记的缺憾,期许自己耐心精实完成更细致的苏轼行踪探索与考证。2013年,我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有系统、更细腻的让自己投入到正规的历史地理研究方法中,完成严谨追循苏轼一生行迹的工作。2017年自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的博士班毕业,当年再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班,期望自己开始更具深度的钻研苏轼的文学作品。

《苏轼行踪考》陆陆续续地花了将近十二年的时间,几乎走遍苏轼所经过、到过的每一条道路:如秦岭,来回走过三次,夜宿秦岭太白县时,还被警察押下山,方知外来人(含港澳台及持各种外国护照者)禁止踏入秦岭高山区。广东的东江、西江、北江,江西的赣江,也各走过三次。长江三峡走过五次,精细探索苏轼诗中所描述过的每一个地方。因长江大坝的兴筑,长江水位提高几十米,故许多地方已经没入水底,只好一去再去、一找再找,不敢马虎。庐山上过四次,惠州到过十一次,黄州去过十三次。淮河、颍河、运河也都一走再走。苏轼任凤翔签判与杭州倅时,各方出巡四次以上,我也得找到他出巡的每一个地点。但因为自身有较为严重的糖尿病,心脏也装过两次支架,且已经感染到各种奇怪的并发症状。最近这五年行走苏轼路程当中,先后突然昏厥过八次,其中面临的各种险境及艰苦,包括住宿、用餐、交通、僻乡、登崖、乘船等,时时都会碰到让外人难以想象、理解到的事端。

在近十二年追循苏轼行踪中,总计花费接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因为在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博士时,主要研究的题目是城市商业建筑与规划,期间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用在中国大陆、东南亚、美国、欧洲等地区,考察研究了上百个城市。两个博士读的都是全日制、全自费学制,自己的财力不足应付所有花费与开销,幸得东南大学朱光亚老师鼎力在金钱与工作上的资助,并在入学考试时,屡屡帮忙写推荐信;旅居美国的大学同学严后建夫妇、林丰梁夫妇、杨博敏助教、孙满美、唐佩玉、曹裕璋、侯天庆等的财力协助与精神鼓励;好朋友营伟华、王春莲女士的财力支援,方得顺利进行,在此特别感谢这些老师、同学、朋友的种种协助,随着我共同完成了《苏轼行踪考》这本书,一路走来,大家辛苦。

在此也感谢我在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三位博士导师董卫、李天石、王兆鹏教授的热心指导和丰沛鼓励,让我在研究工作上得以顺利进行。本书敬请朱光亚教授与我的三位博士导师为我作序,谨此感谢各位恩师谆谆教诲以及各种支持与协助。

《苏轼行踪考》因计算机绘制彩色地图过多,且各处多附有苏轼行迹地点的彩色照片,因此印刷成本高昂,且地图审定预算也高,并旷日费时。考虑到成本与市场之间的相对难题,两岸出版社都不愿担当出版角色。因个人在撰写之初即有将电子书赠送全球华人的构思,今书已成,最后决定在台北申请书号,打印一本纸质书,上缴国家图书馆,其余则编辑为电子档案,寄送全球各个需要参考的华人,或挂在可能的各个网站上,任由需要研究者下载并参考使用。

有许多研究苏轼的团体及苏轼的后裔等,都想要帮我这本书印刷出版,然,基于上述原因,并不容易。如果各团体需内部使用,或许可以在大陆局部印刷,供内部会员参考。如各团体想要纸质版的书籍,我可免费提供文字档及原稿照片、地图档,请各单位自行重新编辑与印刷,我则正在花时间扩大苏轼、苏辙的研究面。

谨此,再次感谢各位师长、朋友及各地苏轼文化研究会的支持、鼓励与协助,共同为苏学研究上找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李常生    2019/03/10  台北

    进入专题: 《苏轼行踪考》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12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