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指出,“徽纏”一词古籍常见,究其来源,乃是“徽纆”之误。然习误既久,积非成是,至少到明代,“徽纏”就已在文献语言中被广泛接受,但元代文人基本还是以“徽纆”为正,所以辞书中收录“徽纏”词条时,例证不应使用元代以前的文献。文字的“形近相乱”会对文献语言的词汇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徽纆”演变为“徽纏”,即是典型例证。
关键词 徽纏 徽纆 形近相乱
《汉语大词典》中收有“徽纏”一词,释为“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所出例证如下:(1) 三国魏阮籍《猕猴赋》:“婴徽纏以拘制兮,顾西山而长吟。”(2)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序》:“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纏,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3) 宋王安石《一日不再饭》诗:“筋骸徽纏束,肺腑鼎铛煎。”(4) 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冤声满狱,鎯铛夜徽纏。”王季思等注:“徽纏是绑囚犯的索,这里作动词用,意即捆绑。”例证从三国举至清代,时代齐全。新旧版《辞源》也都收录词条“徽纏”,新版释曰“绳索,也用以比喻生活中的各种束缚,牵累”,并引王安石《临川集》卷八《一日不再饭》为例证。其他如曾林编著的《古代汉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3)、李翰文和冯涛主编的《古汉语常用词典》(九州出版社,2001)等也收录“徽纏”这个词条,皆引阮籍《猕猴赋》、王安石《一日不再饭》为例证。
其实,上文所出示的四个例证,除了孔尚任《桃花扇》那条外,其余三条,“徽纏”皆有异文作“徽纆”。例一,阮籍《猕猴赋》“婴徽纏以拘制兮”,明代范陈本、汪士贤本、张燮本、张溥本等皆作“缠”[1],但是陈伯君校注本作“徽纆”,陈氏在其书《例言》中说:“本书则不专据一本,遇有文字异同之处,择其可从者作为本文,可彼可此者,则以多数者为归。”据此可知陈氏是以“徽纆”为正。例二,骆宾王《在狱咏蝉序》“遭时徽纏”,清陈熙晋笺注本作“徽纆”,注文曰:“《易·坎》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虞翻注:‘徽纆,黑索也。’”[2]例三,王安石《一日不再饭》“筋骸徽纏束,肺腑鼎铛煎”[3],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作“筋骸徽纆束”,李注曰:“《贾谊传》:‘祸之与福,何异纠纆?’注:‘音默。纆,索也。’”[4]而且“徽纆”与对句的“鼎铛”平仄正好相对。
“徽”“纆”义近,《说文·糸部》:“徽,三纠绳也。”《玉篇·糸部》:“徽,大索也。”“纆”本作“”,见《说文·糸部》:“,索也。从糸,黑声。”段玉裁注:“今字从墨。”《玉篇·糸部》:“纆,亡北切。索也。,同上。”《广雅·释器》:“徽、纆,绳索也。”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何异纠纆”司马贞索隐引《字林》:“纆,三(二)合绳也。”又引韦昭云:“纆,徽也。”“徽纆”连言最早见于《易·坎》“系用徽纆”,陆德明释文曰:“刘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皆索名。”后代“徽纆”日渐常用,义指拘系罪人的绳索,如《文选》卷二十四《(晋)张华〈答何劭〉》:“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缨緌为徽纆,文宪焉可踰。”又喻指法度和规矩,如《梁书》卷四十七《吉翂传》:“盛陈徽纆,备列官司。”明刘基《郁离子》卷下《待士》:“则王之所重轻,人知之矣,而又欲绳之以王之徽纆,范之以王之榘度。”清王夫之《薑斋诗话》附录《夕堂永日绪论外编》:“大义微言,皆所不遑研究,此正束缚天下文人学者一徽纆而已。”“徽纆”也可用为动词,指捆绑、囚禁,如《后汉书·西羌传论》:“壮悍则委身于兵场,女妇则徽纆而为虏。”又《魏书》卷七《高祖纪上》:“诏曰:隆寒雪降,诸在徽纆及转输在都或有冻馁,朕用愍焉。”
“徽”“纆”连用也常以“纆徽”的形式出现,义同“徽纆”,主要出现在诗歌和韵文之中,二字互换次序以配合押韵和平仄的需要。例如西汉扬雄《酒赋》:“酒醪不入口,臧水满怀,不得左右,牵于纆徽。”又唐韩愈《送区弘南归》:“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宋刘攽《吴国博未五十致仕归蕲州》:“名宦于身甚纆徽,白头青紫莫言归。曼容自以微官去,蘧瑗应知过事非。”元戴良《故翰林待制致仕汪君墓志铭》:“神徂圣伏道久隳,士俗靡靡日以卑,外固藩饰内则非,谓名可盗世可欺。众方慕效君独违,顾取弦歌化海陲,弃捐斤斧引纆徽,窾实靡订识者谁。”明罗玘《傅体斋先生冠孙次徐舜和韵二首》之二:“乡里儿童虽弱冠,伊谁父母尚重闱,更传三世调羮手,坐朽桁杨到纆徽。”清周亮工《泪》之一:“纆徽连雨湿,荐草滴霜残。”
古籍中“纆”也常假借“墨”字为之,清朱骏声《说文解字通训定声·颐部》:“墨,假借作 。”如《史记·南越列传论》:“成败之转,譬若纠墨。”又汉扬雄《解嘲》:“徽以纠墨,制以锧鈇。”其实“墨”字有绳墨之义,如《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进而转指墨绳,即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并由此引申为准则、法度,例如《孙子·九地》:“践墨随敌,以决战事。”张预注:“循守法度,践履规矩,随敌变化,形势无常,乃可以决战取胜。墨,绳墨也。”又扬雄《太玄·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则。”又《晋书·刘毅传》:“正色立朝,举纲引墨。”所以“纆”和“墨”字义本有相通之处,也有可能“纆/”原本就是“墨”的后起分化字,“墨”是“纆”的古字,因此,“徽纆”也常写作“徽墨”[5],如南朝宋傅亮《为刘毅军败自解表》:“圣恩含宥,弛其徽墨。”又唐刘宽夫《汴州纠曹厅壁记》:“堤防不完,徽墨荡失。”[6]又元郝经《饮酒》之三:“嗟嗟絷羁人,劳劳失此生。自着徽墨纒,仍因宠辱惊。”清查慎行《三月晦日李寅谷招同人怡园雅集分韵得登字》:“六馆致一士,翕然声价增。由来天下贤,难以徽墨绳。”
綜上可知,古籍中原本并不存在“徽纏”一词,“缠”乃“纆”之讹字。“纏”见《说文· 糸部》:“纏,绕也。从糸,廛声。”俗误作“纒”, 《字汇·糸部》:“纒,本作纏,此俗误也。”“纒”手書作“”[7]、“”[8],字中的“厂”旁写得很短很小,几近于一横,就与“纆”字十分接近。加之后世“缠”字常见,“纆”不常见,故孤陋寡闻之士便常以“纆”为“缠”字之讹加以回改,致使古籍失真,贻误后人。
或谓“缠”也有绳索义,“徽纏”也是同义连言,故自有其存在之合理性。谈及“缠”的绳索义时,现行各类辞书如《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文大辞典》《王力古汉语字典》《故训汇纂》等,皆以《淮南子·道应训》“臣有所与供儋缠采薪者九方堙”高诱注“缠,索也”为书证例证,新版《辞源》则以《淮南子·说林训》“予拯溺者金玉不若寻常之缠索”为例,但是王念孙对这两个“缠”字提出了异议,认为都是“纆”字之误,曰:“‘供’,当为‘共’,此因‘儋’字而误加人旁也。《蜀志·郤正传》注引此正作‘共’,《列子·说符篇》同。‘缠’字之义,诸书或训为绕(《说文》),或训为束(《广雅》),无训为索者。‘缠’当为‘纆’字之误也,《说文》作‘’,云:‘索也。’字或作‘纆’。《坎》上六:‘系用徽纆。’馬融曰:‘徽纆,索也。’刘表曰:‘三股曰徽,两股曰纆。’故高注云:‘纆,索也。’若作‘儋缠’,则义不可通矣。《列子》及《郤正传》注、《白帖》九十六,‘纆’字亦误作‘缠’。盖世人多见‘缠’,少见‘纆’,故传写多误耳。(《管子·乘马篇》‘鎌纆得入焉’,今本‘纆’字亦误作‘缠’,唯宋本不误。《韩非子·说疑篇》‘或在囹圄缧绁纆索之中’,今本亦误作‘缠’。)唯《道藏》本《列子释文》作‘纆’,音墨,足正今本之误。又《说林篇》:‘龟纽之玺,贤者以为佩;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予溺者金玉(今本溺字上有拯字,乃涉注文而衍),不若寻常之缠索。’案,寻常之缠索,本作寻常之纆,其索字则后人所加也。此文以佩、富、纆为韵,若作缠索,则失其韵矣。《太平御览·人事部三十七》、《珍宝部九》,引此并作‘寻常之缠’,虽‘纆’误为‘缠’,而‘缠’下俱无‘索’字。”张双棣(2013)1287,1820《淮南子校释》于《道应训》“儋缠”句下出校释,全文引述王念孙之观点,于《说林训》“缠索”句则据他本改为“纆索”。
此外,《故训汇纂》“缠”字“索也”之释义下还引了《鹖冠子·世兵》“伏祸与福如纠缠”陆佃注:“缠,索也。”《鹖冠子》目前最好的版本是明万历五年刊《子汇》本,此本却作“伏祸与福如纠纆”,陆佃注:“纆,索也。”四库本亦皆作“纆”,黄怀信集注本按曰:“纆,诸本或作‘缠’,误。吴世拱改‘缠’为‘纆’,曰:‘缠,据贾谊《服(鵩)赋》及《文选注》引当作“纆”,与“期”“尤”“伏”等为韵,故改。’”综上可见,有识之士都认为“缠”并无绳索义,古籍中凡是应该解释为绳索的“缠”字都应该是“纆”的误字,辞书中“缠”字下不应该罗列“绳索”之义项。
但是,“纆”被改作“缠”字在古籍中十分普遍,除了本文开头所引《汉语大词典》所举三例外,张华《答何劭》“缨緌为徽纆”,四库本宋真德秀编《文章正宗》卷二十二上、明李攀龙编《古今诗删》卷七中皆转录作“缨緌为徽纏”。《梁书·吉翂传》“盛陈徽纆”,四库本作“盛陈徽纏”。《魏书·肃宗纪》“诚合徽纆”,四库本作“诚合徽纏”,四库本《太平御览》卷一零三《皇王部二十八·肃宗孝明皇帝》转录也作“诚合徽纏”。再如唐李峤《授皇甫文佾营缮少监制》“恭勤无怠,历职有声,徽纆为官,已淹岁序”,《文苑英华》本作“徽纏”。又宋杨亿《处州龙泉县金沙塔院记》“水火或蹈,徽纆罔惧,而怵报应之说,坚信向之心”,又《建安郡斋三亭记》“讼既息矣,徽纆弃置于圜扉。化之行焉,弦诵流闻于乡校”,四库本皆作“徽纏”。又元贡师泰《过仙霞岭》:“或伛若将趋,或颠若将踣。或坚若长城,或错若列国。或联若串珠,或牵若徽纏。或搏若熊罴,或射若虺蜮。”此诗押德韵,“踣”“国”“蜮”都是德韵字,而“缠”是仙韵字,作为韵脚字不合适,所以应该是“纆”的讹字,“纆”正是德韵字。
不唯四库本在转抄翻刻过程中经常弄错,今人整理本弄错的时候更多,如赵中颉编辑的《中国古代法学文选》中五代牛希济《刑论》:“又节其饮食,严其徽纏,外残其躯,内胁其心,壮士勇夫且必流涕,孤弱之人敢不从命。”李文泽、霞绍晖校点本《司马光集》中《又和并寄杨乐道十二韵》:“岂不寸心劳,动为缠徽牵。”[9]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本《曾巩集》之《福州鳝溪祷雨文》:“我畜以柔,亦震以威。从有法赏,不从系累。或扰而序,或就缠徽。逮岁朔易,荡定无遗。”[10]王珽点校本《清容居士集》卷四《再次韵郑景尹二首》(之二):“古有惜阴子,观日扶桑巅。鸡鸣起中夜,红光朗流延。吾欲挽其驭,与天同左旋。志士不并世,寸心增结悁。神澄水镜净,世阅徽纏缠,鄙语杂谬误,奉身直如弦。”[11]上揭数例中的“徽纏”“缠徽”都应该是“徽纆”或“纆徽”之误。
佛教文献中也是如此,如大正藏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六十二《入法界品第三十九》:“贪爱为徽纏,谄诳为辔勒。疑惑蔽其眼,趣入诸邪道。”其中“徽纏”当作“徽纆”,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卷下对该词有注释:“徽纆:徽,许韦反。纆,莫北反。《广雅》曰:徽,束也。《珠丛》曰:纆,绳索也。案经义谓以爱绳束缚,难可解也。”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钞会本》卷六十二亦曰:“徽纆:徽,许归切,绳也。纆,莫北切,索也。”
又大正藏本宋释契嵩《镡津文集》卷十九《吊嵩禅师诗》:“愚俗初易欺,圣主终难惑。当时禅讲辈,动类百千亿。独谁敢枝梧,缩手俟徽纏。唯师奋然作,感愤形诸色。”诗中“徽纏”也当作“徽纆”。此诗押入声职德韵,“惑”是德韵字,“亿”“色”是职韵字,而“缠”字属于平声仙韵,明显不押韵,应该是“纆”的错字,“纆”正好是入声德韵字。
“徽纆”讹作“徽纏”既久,后人莫辩正误,逐渐习非为是,至少在明代,“徽纏”已经被广泛接受,从当时文人诗作中即可见一斑,如明孙蕡《输役萧墙》:“平明操板筑,日没就徽纏。寒气袭敝裘,重负赪我肩。抚已谅无愧,服勤思盖愆。”又如明王慎中《清源山独行诸峰示同游诸子二首》(之二):“人世多浮变,高山自苍然。因兹修杖屦,暂得解徽纏。白石无尘滓,青松有岁年。每逢偏逗历,佳处正难传。”又清乾隆《平定台湾联句》:“张罗直到番穷社,易服真疑贾列廛。喜报遂闻成槛絷,孚人争看用徽纏。堪嗔僭号同一贵,最快生俘异道干。”
综上,至晚在元代,文人中还是以“徽纆”为正统,但是到了明代,虽然“徽纆”继续使用,但是“徽纏”也已经在文献语言中被接受并广泛使用,不过辞书中收录“徽纏”这个词条时,例证不应该使用元代以前的文献。从“徽纆”演变为“徽纏”,这也是文献语言中由于文字的“形近相乱”所导致的对词汇系统产生深远影响的典型例证。
“徽纆”讹变为“徽纏”之后,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接受,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徽纆”是一个比较书面化的词语,误作“徽纏”,除了“纆”“纏”形近之外,可能还有“徽”“纆”二字词义逐渐透明的原因,而“纏”字可以补缺。其次,汉语词汇复音化到一定程度,两个语素之间的顺序会趋向固定,状中式合成词比较容易体现这一规律,而“徽纏”的形成正好符合这一规律。一般认为“纏”受“徽”字和语境的影响可以衍生出绳索义,而且,“纏”指缠绕、捆束,词义本来就与绳索相关,所以后世“纏”字产生绳索义并不突兀,这样“徽纏”仍然是同义并列式合成词。不过,就一般读书人而言,对“纏”字的直觉理解就是缠绕,“徽纏”就是“用绳索缠绕”,也就是把“徽纏”理解为状中式合成词,这种“俗解异构”对于因“形近相乱”而产生的新词的成立和最终被接受影响很大。
附 注
[1] 出自李志钧、季昌华、柴玉英、彭大华校点本《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页),严可均(清)编辑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也作“纏”(见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305页下)。
[2] 出自骆宾王(唐)撰,陈熙晋(清)笺,王群栗标点《骆宾王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29-230页)。四库全书本王志坚(明)撰《四六法海》卷九《骆宾王〈在狱咏蝉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三九四册第650页),四库全书本陆时雍(明)编《唐诗镜》卷二《骆宾王〈在狱咏蝉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一一册第318页),四库全书本爱新觉罗玄烨(清)《御定全唐诗》卷七十八《骆宾王〈在狱咏蝉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二三册第687页)皆作“徽纆”。
[3] 王水照主编《王安石全集》第五册《临川先生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47页),余冠英、周振甫、启功等主编的《唐宋八大家全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中册,第2170页),书中皆作“徽纏”。
[4] 出自王安石(宋)撰,李壁(宋)笺注,高克勤点校《王荆文公诗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76-277页)。宁波等校点本《王安石全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上册,第74页),秦克和巩军标点本《王安石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342页),逸凡点校本《唐宋八大家全集》(新世纪出版社1997,第六册,第390页)等皆作“徽纆”。
[5] 按,“徽墨”还指安徽歙县所产的墨,与本文所讨论的“徽墨”同形异词,故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6] 出自李昉(宋)等编《文苑英华》卷八〇三《记》(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五册第4247页上)。按,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本作“徽纆”,出自《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四部
第一册,第8600页)。
[7] 参见韩小荊(2009)376《可洪音义研究·异体字表》“纏”字条。
[8] 参见《慧琳音义》卷十一《大宝积经》第二卷音义“纏裹”(《中华藏》第五十七册第611页下栏),卷十四《大宝积经》第七十九卷音义“纏裹”(《中华藏》第五十七册第676页上栏)。
[9] 出自司马光(宋)撰,李文泽、霞绍晖校点《司马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又《四库全书》本司马光《传家集》卷三《又和并寄杨乐道》也作“动为纏徽牵”(见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一〇九四册第19页)。
[10] 出自曾巩(宋)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52页)。又见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五十八册,第327-328页)。《四库全书》本《元丰类稿》卷四十《福州鳝溪祷雨文》作“纆徽”( 见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〇九八册,第687页)。
[11] 出自袁桷(元)撰,王珽点校《清容居士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11页)。四库全书本作“世阅徽纆纏”( 见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二〇三册,第
58页)。
参考文献
1. 爱新觉罗弘历(清).御制诗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430.
2. 戴良(元).九灵山房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526.
3. 戴良(元).九灵山房集(第4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223.
4. 范晔(南朝宋).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2900.
5. 房玄龄(唐)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271.
6. 贡师泰(元).玩斋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530.
7. 韩小荆.可洪音义研究·异体字表(“缠”字条).成都:巴蜀书社,2009.
8. 韩愈(唐).韩昌黎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20.
9. 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269.
10. 洪兴祖(宋).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88.
11. 黃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292.
12. 李昉(宋),徐铉,宋白,等编.文苑英华(第3册卷399, 第5册卷749、卷803).北京:中华书局,1966:2026、3918、4247.
13. 李昉(宋),徐铉,宋白,等编.文苑英华.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4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 299.
14. 李昉,李穆,徐铉(宋),等编.太平御览.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9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110.
15. 李攀龙(明)编.古今诗删.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8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49.
16. 刘攽(宋).彭城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87.
17. 刘基(明).郁离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3.
18. 柳宗元(唐).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1127.
19. 罗玘(明).圭峰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5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345.
20. 骆宾王(唐).在狱咏蝉序.// 爱新觉罗玄烨(清).御定全唐诗(卷7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2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687.
21. 駱宾王.在狱咏蝉序. //陆时雍(明)编.唐诗镜(卷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318.
22. 骆宾王.在狱咏蝉序. //王志坚(明)撰.四六法海(卷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9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650.
23. 骆宾王(唐)撰.陈熙晋(清)笺.骆宾王集.王群栗标点.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29-230.
24. 宁波等校点.王安石全集(上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74.
25. 欧阳询(唐)等编.艺文类聚(卷54 刑法部·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975.
26. 秦克,巩军标点本.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42.
27. 日本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藏(第10册,第5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1996: 332、748.
28. 阮籍(三国魏).阮籍集. 李志钧,季昌华,柴玉英,彭大华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2.
29. 阮籍(三国魏).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45.
30. 沈乃文主编.明别集丛刊(第5辑第61册).合肥:黄山书社,2015:29.
31. 司马光(宋).传家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19.
32. 司马光(宋).司马光集.李文泽,霞绍晖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95.
33. 司马迁(汉).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4:3605.
34. 孙蕡(明).西庵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478.
35. 孙武(春秋)撰,曹操(汉)等注.孙子.袁啸波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81-182.
36. 王安石(宋)撰.李壁(宋)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高克勤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76-277.
37. 王夫之(清)撰,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05.
38. 王念孙(清).读书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1:873.
39. 王慎中(明).遵岩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58.
40. 王水照主编.王安石全集(第5册 临川先生文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247.
41. 王炎(南宋).双溪类稿.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438.
42. 魏收(北齐).魏书.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6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165.
43. 魏收(北齐).魏书.北京:中华书局,2017:178、286.
44. 萧统(南朝梁)编,李善(唐)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132、2007.
45. 严可均(清)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409.
46. 扬雄(汉).太玄校释郑万耕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4:120.
47. 杨维桢(元).东维子集.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407.
48. 杨亿(宋).武夷新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413、422.
49. 姚思廉(唐).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652.
50. 姚思廉(唐).梁书.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386.
51. 逸凡点校.唐宋八大家全集(第6册).上海:新世纪出版社,1997:390.
52. 余冠英,周振甫,启功等主编.唐宋八大家全集(中册). 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2170.
53. 袁桷(元)撰.清容居士集.王珽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111.
54.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7册).成都:巴蜀书社,1990:739,751.
55. 查慎行(清).敬业堂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40.
56. 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87、1820.
57. 赵中颉.中国古代法学文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49.
58. 真德秀(宋).文章正宗.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1986:668.
59. 周亮工(清).赖古堂集.清人别集丛刊本(第5卷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6.
60. 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2部第1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 2732.
61. 朱骏声(清).说文通训定声.武汉: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本,198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