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即才 蒋庆哲:碳达峰碳中和视角下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战略意蕴与策略选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81 次 更新时间:2021-12-07 11:20

进入专题: 碳中和   碳中和   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  

孙即才   蒋庆哲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基于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总结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内蕴,主要包括区域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区域系统集成的战略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以及区域新型商业模式构建的战略保障四方面内容。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发挥碳资产保值增值效应、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和推进区域间多元合作等多种策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建设


作者简介:孙即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后(北京  100029);蒋庆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29)


基金項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20VGQ003)



2020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雄心峰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75位领导人公布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承诺和具体计划,以应对不断增加的气候变化趋势,并陆续明确“碳中和”目标或时间表,中国提出“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目标及愿景。2021年9月,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中国以视频形式表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在2020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其中,并且2021年3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抉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国面临碳减排的巨大挑战,有必要探索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增强降碳减排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推进深度减排。从全局和整体来看,为了实现中国绿色低碳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从单一企业或者单一产业入手,实现其绿色低碳发展,之后逐渐形成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未来才能实现我国全域绿色低碳-零碳发展。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带来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重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及其特征


首先,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及区域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等特征。


(一)内涵


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1和低碳经济2现有研究成果,本文将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定义为在特定区域空间内,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方向,构建多元(碳技术集成、制度集成、管理集成等)一体的区域发展新模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强化区域协同减排,促进区域低碳-零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发挥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协同减排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二)特征


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区域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等特征。


第一,区域性。这是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区域性主要表现在:首先,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和区位的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发展空间。其次,区域之间经济基础、基础设施等的不同,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某一区域,经济基础好,基础设施齐备,就可以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再次,区域之间在人文环境方面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特征,选择合适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区域性,是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差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重要体现。


第二,系统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过程,必然引发一场深刻的、系统性的社会变革。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仅是某一行业或领域的低碳发展,必然是全局的、系统性的低碳发展。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系统性,主要是指技术、制度、管理等的一体化、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构成了独特的空间生态系统。首先,技术的系统性。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所在。只有技术创新,才能带来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根本变化。技术的系统性就是将低碳技术、绿色技术、CCUS技术等综合应用,最大程度实现协同减排效应。其次,制度的系统性。制度具有激励约束作用。制度的系统性就是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统一的、相互配合的制度集成体系,促进政策融通,有利于发挥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度的系统性,不仅构成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基础,促进区域内市场的规范有序运作,也在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水平。再次,管理的系统性。管理的系统性是在特定区域中,集成管理,降低沟通成本、信息成本,体现了管理的集约型,以及智能化、数字化水平,是构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管理体系。可见,管理的系统性,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碳资产管理是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三,协同性。协同性主要体现在多要素的融通一体发展。以“政产学研融”协同性为例,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的作用,相互密切融合发展,协同促进降碳减排目标的实现。首先,政府层面,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自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努力争取“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碳减排工作,积极作为,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其次,企业层面,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作用。企业是实施碳减排的主体之一,其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政策、机制、市场等方面,以及制度体系和相关配套服务的完善。企业要想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硬性约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符合碳减排最新要求,提高碳资产价值。再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具有人才、技术等优势,为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慧支持;金融机构可以发挥碳的金融属性,扩大投融资规模,推动其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因此,“政产学研融”一体化发展,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形成协同发展新优势,构建碳资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二、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蕴


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可行路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战略价值和意义,不仅有利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新型区域减排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利于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一)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


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亦即实现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充分发挥新能源优势,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格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系统。


第一,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产业。其中,新能源消纳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首要难题。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提高绿电比重,形成多元化消纳模式,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将传统化石能源作为原料使用。如加快煤化工等的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发展路径,提高碳的综合利用效率。石油也可以作为化工原料,生产有价值的产品,提高碳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第二,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格局。所谓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指“通过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所谓多能互补是指“利用存量常规电源,合理配置储能,统筹各类电源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优先发展新能源”1。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是一个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需要进行多维创新,它不仅体现在一个技术层面,也体现在制度建设、管理体系以及社会氛围等多维度、全领域。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格局,提高能源的清洁化和综合利用,注重新能源的消纳及其与其他能源的耦合互补关系,形成区域内多元一体新型能源系统。


第三,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系统。在实现碳中和时,形成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能源系统,是颠覆性的变革,更是严峻挑战和巨大机遇。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0年的预测,在实现碳中和时非化石能源电力占总电量约90%(或以上)。1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提供了基础保障,特别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一方面,新能源发展需要体现环保价值。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只有在产业发展中体现环保价值,更好地发挥碳资产保值增值效应,才能解决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消纳问题,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系统集成的战略创新


技术创新是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和前提,其中区域系统集成是其发展趋势之一。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基于单一碳减排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如碳的捕集技术、碳利用技术等,逐渐发展形成多种技术区域系统集成,为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形成技术集成的同时,也形成制度集成、管理集成等,实现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可见,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离不开系统观念和思维。在系统思维理念下,2形成区域协同减排优势,也为构建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创造了条件。


第一,单一碳减排技术创新是区域系统集成的基础。技术创新突破是前提,技术是关键,特别是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只有解决“卡脖子”技术,如碳捕集技术、碳利用技术、集成技术等,不断地涉足“无人区”,乃至引领行业前沿发展,才能占领技术制高点,提升减排能力和水平,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突破和进展。


第二,区域系统集成是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内容。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形成技术集成、制度集成、管理集成等,是区域深度减排的重要方式和路径。如区域技术集成,不仅表现在单一技术的集成,如碳捕集技术集成,也表现在多种技术的耦合互补集成。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3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碳闭环”,驱替石油、煤层气等,提高资源采收率和碳综合利用效率,还可以对二氧化碳进行封存,降低碳排放,形成巨大的碳资产收益。


(三)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同样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区域减排效应,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促进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


第一,关注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下,对于传统产业来说,特别是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以及转型升级的发展困境。一方面,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避免过度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一方面,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或新方法对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如采用碳捕集、碳利用等技术,实现碳的资源化利用,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促进新兴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如煤化工产业、煤层气产业、CCUS产业等,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碳减排技术,以及协同减排等方式,发挥上下游产业集聚效应,构建区域减排模式,在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得到高端化、绿色化、低碳化的产品。可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构建区域协同减排新格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不同,不同区域因地制宜,进行深度协同减排。如对于一个产业园区来说,在碳达峰、碳中和强制约束下,集约节约综合利用资源(共享公共基础设施等),形成了区域协同减排网络体系。


(四)區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新型商业模式构建的战略保障


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集群优势、系统集成效应和协同减排效应,促进碳资产保值增值,构建可借鉴、可推广的新型商业模式。


第一,资金协同碳中和产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产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资金的支撑。资金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最为有效的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这样,就要求充分利用碳金融、碳基金等方式、手段,发挥多元融资渠道,构建新型商业模式,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压力下,发展碳中和产业,探索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主体之一,充分释放市场的活力和动能,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商业模式的发展,有利于推进碳中和产业的壮大发展。地方政府对特定示范区或示范园区经验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利用系统思维,多场景实践应用,构建新型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发展模式,服务发展大局和新发展阶段。


三、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选择


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的战略选择,是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区域深度碳减排的基本路径,展现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也助力了美丽中国建设。


(一)做好顶层设计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政策体系,统筹规划布局,成立碳中和专班,为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奠定制度和组织基础,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务实擘画未来新图景创造发展平台和机会。


第一,构建政策体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首要任务是构建“1+N”政策体系。1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有利于在一定时期内抓住重点任务和重点工作,如期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同时,政策体系的构建必须结合我国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多重要素。


第二,统筹规划布局。区域低碳經济一体化发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发改、工信、自然资源等多个涉及经济、能源或非能源的政府职能部门联系紧密,各部门分别制定规划,难以摆脱自身角色定位,容易带来相关政策、计划、行动的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冲突。因此,需要某一部门或机构作为主体,站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全局高度,以系统思维规划布局碳中和工作,形成全国“一盘棋”。通过将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区域协同减排效应,构建适合于本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区域发展新模式。同时,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平台建设,促进能源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


第三,成立碳中和专班。以碳减排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组建碳中和专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设计、低碳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技术集成创新等重大问题。在政府层面,成立碳中和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战略、规划、行动计划等的制定、实施、督查,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在企业层面,成立碳中和发展集团,将原有能源公司改组升级,推动碳中和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科学配置资源,形成碳资源的经营权。


(二)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开发新能源是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不仅要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单一新能源产业,也要建立多元化消纳途径和模式,发展绿色储能,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合理利用和保障与新能源开发相关的矿产资源。


第一,发展绿色储能。储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科技难题,是未来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如采用“新能源+制氢”“新能源+新型储能”等方式,不断增强绿色储能水平和能力。“新能源+制氢”是将新能源与氢气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绿氢的作用,从根源上促进新能源消纳。“新能源+新型储能”是新能源与新型储能(如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等)相结合,促进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合理化、多元化发展,构建新型综合能源利用模式。同时,发展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储能具有效率高、就近消纳等优点。在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分布式新能源消纳可以就近就地发展,形成灵活性能源供应与消费,如创新发展新能源与其他产业或者嵌入产业园区发展等多种发展方式及路径。1


第二,合理利用和保障与新能源开发相关的矿产资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的大量利用和消耗,也必然带来资源的紧缺以及供应的紧张。做好此类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持续稳定供应,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战略性、前沿性重大课题。


(三)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方式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针对不同的产业类型,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转型升级传统产业。传统产业的碳排放压力非常大,关乎产业生死存亡,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传统产业需要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同时,也要以新能源耦合传统产业等方式进行转型升级,形成绿色生产系统和体系,如新能源耦合煤化工产业、新能源耦合焦炉煤气产业等。


第二,培育新兴产业。如培育“CCUS+”、CO2-ECBM(二氧化碳驱替煤层气)等新兴产业,有利于新能源开发融入区域协同减排,促进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以CCUS产业为例,CCUS可以提高石油、煤层气的采收率,提高碳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大规模减排,发挥碳资产保值增值效应,深度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建立区域产业发展新模式。以新能源开发嵌入产业园区(或示范园区)为例,可以将新能源纳入供电系统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新能源消纳模式、方法,也有利于构建产业园区内部企业综合能源利用场景,构建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发挥碳资产保值增值效应


碳资产一方面来源于新能源等自身发展带来的碳资产,一方面来源于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碳资产(区域协同减排的结果)。发挥碳资产保值增值效应,主要体现在设立碳中和产业基金、建立碳金融商业模式和参与碳市场交易三个方面。


第一,设立碳中和产业基金。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与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联袂组建碳中和产业基金(区域碳基金),开放全产业链投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该基金注重对前沿低碳产业的战略布局,聚焦清洁能源、能源替代、绿色技术、CCUS技术、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和方向,深度融入低碳产业投资,培育一批在资本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优质项目和企业,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建立碳金融商业模式。具体而言,碳金融商业模式可以分为合同新能源管理(节能反哺开发)模式、综合能源服务(资源整合优化)模式2、区域共享联盟(全要素共享提效)模式、区域碳减排交易(配额交易增值)模式和区域碳金融(价差收益增值)模式五种,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第三,参与碳市场交易。如在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碳指标,通过碳市场交易,形成经济收益,不仅体现了碳的生态环保价值,也促进碳中和产业发展,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参与碳市场交易,培育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产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五)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


碳中和示范园区建设,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的有益探索和尝试,为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奠定实践基础。通过碳中和示范园区建设,发挥多重效应,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区域发展新模式。在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發展和完善相关理论。


第一,发挥多重效应。建设碳中和示范园区,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坚持市场化运作方式,重视园区建设规划,整合人才、资源、资金等要素,发挥集群效应和区域协同减排效应,努力形成有机共享、多元共建的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生态系统。


第二,构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高标准的产业园区,完善园区管理制度体系,增强创新动力,加强技术系统集成,辐射带动区域发展,健全能源、绿色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降低综合成本,提高能源综合使用效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三,建立区域发展新模式。总结示范园区先进经验和做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增加新能源市场化消纳,发挥碳资产保值增值效应,最终形成可推广的产业化、商业化运行的发展模式。


(六)推进区域间多元合作


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可复制性,不仅服务于特定区域经济发展,也具备独特的能源输出能力。增强与相邻地区的合作,向其他区域输送绿色能源,并提供低碳经济一体化建设解决方案,开展低碳经济领域相关的国际合作,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其他区域低碳发展以及全球气候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一,增强与相邻地区的合作。依托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加强与相邻地区碳中和业务交流合作,合理配置区域之间的资源,构建碳中和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整合多种资源,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共享作用,打造超强的、系统性的闭合能力,包括规划、设计、输出、集成、投融资等,增强碳中和产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可以探索构建跨区域的多元合作模式。


第二,开展低碳经济领域相关的国际合作。我国不仅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参与者,更是积极制度的制定者、引导者,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一方面,依托推进“一带一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推进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的多项合作,如新能源开发、技术合作等;另一方面,在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合作事宜上,研究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进程并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对其先进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进行引进或者合作开发。


结 论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低碳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本文提出了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解决方案。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可带来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重效益,有利于发挥集群优势和区域协同减排优势,提高碳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美丽中国建设,是我国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也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同时,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无论是在区域能源转型、区域系统集成方面,还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区域新型商业模式构建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为区域气候综合治理和能源转型树立标杆典范。另外,本文提出了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策略选择。具体而言,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注重顶层设计,统筹安排部署,健全制度体系,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模式、新业态;同时,最大程度发掘碳资产价值,打造碳中和示范园区,强化区域间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总之,低碳经济一体化发展,可以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进入专题: 碳中和   碳中和   区域低碳经济一体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16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求是学刊 2021年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