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握三个重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82 次 更新时间:2018-06-08 14:02

进入专题: 乡村振兴战略  

姜长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统筹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之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效益。

其一,要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显著改变几亿农民生产生活面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需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要解决好“物”的问题,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既要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其二,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将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与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农村发展的要素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更好地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其三,要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又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一方面,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另一方面,农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进一步调整理顺工农城乡关系,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源条件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显著缩小城乡差距,真正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既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还要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此外,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效能,也是重要着力点所在。近年来,我国在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政策,取得了不少成效。未来,要继续瞄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引导支持力度,促进农业降成本、提效率。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已到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是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要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在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基础上,加强城乡功能连接、深化城乡专业化分工,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以乡村振兴化解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矛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当前,我国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藩篱仍未完全拆除,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机制尚未有效建立。针对这些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比如,树立城乡一盘棋的概念,加大改革力度,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向农村延伸的同时,加强以中心镇、中心村、产业园区为节点且城乡衔接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网络建设等。

二要注意积极发挥相关发展规划对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作用。可考虑结合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对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通过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先支持。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规划,要注意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注意发挥规划对统筹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引领作用,更好引导乡村振兴,优化空间布局。

三要加强统筹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能力建设的支持。结合支持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等,健全农村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四要加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发挥城市企业、城市产业对农村企业、农村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要把培育城乡有机结合、融合互动的产业体系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进入专题: 乡村振兴战略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农业与资源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036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