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刚:从供需两侧透视金融科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68 次 更新时间:2018-03-11 22:32

进入专题: 金融科技  

狄刚  

科技推动金融创新由来已久,因此,从广义上讲“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个全新概念。伴随信息技术发展,金融业经历了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阶段,正朝智慧化迈进。纵观我国金融业发展到今天的成绩,正是源于金融科技与改革开放双轮驱动的结果。当前,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量变到质变的“化学反应”,总体呈现出快速迭代、螺旋上升的变革趋势。根据2016年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对金融科技的定义,在金融科技创新中,技术是“因”,创新是“果”,技术已成为金融创新的关键要素。可以说,科技催化下的金融创新不再是简单升级,而是模式蜕变。为此,理解新时代金融科技的内涵与发展,视野必须兼具高度、广度及深度。本文拟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对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轨迹进行剖析:在供给侧,我国金融科技生态环境的形成、技术快速进步和迭代,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动能;在需求侧,我国金融业需要现代科技支持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实体经济转型更需要金融科技作为助推器。


金融科技创新的供给侧驱动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持续驱动金融业态不断向前,至今已由当初金融创新的推动者变成了引领者,催生出更高阶的金融业态与创新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

近年来,随着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提高、数据的快速积累以及智能芯片的发展,深度学习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突破。人工智能(AI)概念引起了广泛关注。对于金融服务而言,该领域很早就已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印章识别比对系统即是图像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成功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传统的静态图像识别正逐步升级到动态的视频人脸识别。作为实名核验的辅助多因子之一,刷脸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提升银行账户的安全性,并有效扩展服务与营销场景。

除了图像语音识别,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应用场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将用户特征从二元的收益/风险进一步拓展到多维“画像”,针对不同用户偏好,构建一个基于市场状况和个人特征的资产组合,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有效提升资产管理服务质量。比如,招商银行的“魔羯智投”,即是在资产配置投顾方面有益的尝试。

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方式及用户体验必将大幅改进,金融的专业性及繁琐性被加以屏蔽,留给用户的是亲民、友好、便捷。目前,无感支付已经开始在无人售货店进行尝试和应用。相信未来人工智能与金融场景的结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从而大幅降低金融的获得难度与使用门槛,使其真正融入生活场景。

移动金融技术变革扩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

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金融服务由柜台延伸到墙外、由网点延伸到家中、由八小时延伸到全天候、从ATM到网银,变得随时随地。如今,手机等移动终端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成就了金融的无缝“场景化”。依靠现代科技手段,移动金融的服务范围已远超出了传统金融的服务边界。人们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支付、投资、融资、理财等几乎所有的交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可以说,移动金融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形成了很好的补充,使金融机构由一个钢筋水泥构成的“场所”变成了随场景而泛在的一种“服务”。

云计算进步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与准入门槛。云计算是从机构对IT资源的传统思路进行的一个重大转折。云计算具有低费用、高灵活性、可全局缩放、高效率、高性能、高可靠性等优点,特别是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大量后台建设和基础设施投入,不仅资金成本高,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云设施的成熟使这些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前台的产品与服务,有效降低了中小金融机构的技术准入与开办门槛。

区块链技术创新实现业务流程优化与监管可穿透

在传统金融中,由于多种原因,系统间缺乏联通,信息碎片化,形成很多孤岛,此外,数据孤岛还会带来数据寡头问题。为避免数据寡头利用信息优势获取垄断收益,需要由中心权威机构制定市场规则,但这也容易引发市场分歧,监管激励的不兼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监管压力。

区块链技术具有透明性特点,可以消除市场参与主体的信息不对称性,增强监管和被监管对象的合作,建立起参与方的互信机制与监管者的穿透式监管机制。除了助力监管科技外,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具有不可篡改、点对点对等交互、异构多活、多方协作以及智能合约保障等优势,可实现信任与价值的传递,商业应用优势显著,特别是在数字票据领域、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政府、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日趋成熟与完善,为金融科技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支付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除了央行主导的二代支付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银联、网联平台之外,近年来,商业银行、非银支付机构也积极参与移动支付网络建设,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金融科技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日益完善。国务院和央行均发布了有关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三是互联网科技企业兴起带来丰富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当前,我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出行、芯片制造、共享经济等多个领域均取得飞跃式发展,为金融科技创新带来极大的溢出效应,包括技术储备、人才供给和资源共享等。四是多层次资本环境助力金融科技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各类基金纷纷设立,有效改善了金融科技的资本供给和孵化环境。


需求侧拉动下的金融科技创新


今天的中国,80后、90后等新生代正逐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线上成长起来的用户逐步成为GDP的主要贡献者,数字化和智慧化的科技手段要比传统线下更能契合新生代的需要。从需求侧看,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是现代金融发展的需要,也是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刚性需求。

数字经济时代提质增效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举措。

不同于传统工业经济,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再生产具有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的特征,势必对传统金融服务和功能提出新的要求。移动支付、网络融资、智能投顾等正是传统金融服务在科技的支撑下,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下生产和消费场景的变化而产生的新型金融模式。当前,金融科技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助力经济提质增效上的作用日趋明显。例如,央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试验性生产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票据市场信息不对称,实现票据价值传递的去中介化,从而消除票据市场中介乱象,为企业票据管理和交易提供更有效率、更节约成本、更安全的服务。

共享经济时代金融普惠的需求

长期以来,农村偏远地区一直难以得到充分的现代金融服务。如何成功跨越各类“金融鸿沟”,让广大消费者享受高效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已经成为新时代金融发展的重大命题。

金融科技是提高金融可得性的有效手段。一是可以重塑金融机构的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拉近机构与客户关系;二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千人千面”精准营销,还可以有效防控风险,更好地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三是最大限度地延长了金融机构服务半径,促进金融的普惠和公平。

体验经济时代消费升级的需求

当前,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从追求消费数量向追求消费质量转变。消费者更注重体验式消费,更强调商品对消费需求的满足度。金融科技的发展为提升金融消费者体验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金融科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消费和投资双重体验。二是金融科技可以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智能、更便利、成本更低廉的投资理财服务。

绿色经济时代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传统金融依靠人力和物理网点模式消耗资源较多、成本较高。金融科技深刻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不仅在管理和服务半径上远优于传统物理网点模式,而且能够通过现代金融科技技术,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升效率,使金融服务越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如数字货币有助于减少纸币印刷、运输、存放的环境成本。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货币形态的再一次革命和技术升级,数字货币将从功能、效率、成本等方面充分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刚性需求。

开放经济时代全面竞争的需求

根据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面对即将到来的全面开放竞争,金融业在制度上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业务上则需要加快创新转型和能力建设,培育核心竞争力。为此,金融科技将是重要的实现手段。一方面,金融科技可以有效催生我国传统金融服务模式转型变革,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金融科技有助于我国金融机构重组改造业务流程,优化服务价值链,开拓创新金融产品,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方位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做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服务工作。


金融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科技是金融行业再造服务价值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一把利器。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到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不是零散、断点、局部性的技术革命,而是集群式、排浪式、全面的技术革命。因此,金融机构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拥抱金融科技革命,抓住机遇,优化业务流程,重整价值链条,提高金融产品水平与服务能力。

对于新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金融机构应循序渐进,切忌盲目跟风、追求噱头,尤为要注意披着技术外衣、迷惑性强的伪金融创新。风险防控是永恒主题。金融科技蕴含的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技术会让金融风险扩散更快更广、隐蔽性更强、杀伤力更大;二是混业跨界套利带来的模糊性导致实质难以穿透;三是技术本身的风险易导致新的系统性风险;四是非法收集数据和不恰当运用数据而带来的客户隐私保护问题,以及数据被窃取和泄露所引发的安全风险。为此,金融机构应做到及时预警和风险处置,并做好穿透性测试、灾备应急、数据备份等风险防范工作。

同时,金融科技的运用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过程。因此,金融机构要理顺机制,加强投入。一是顺应金融科技发展特点,推动组织架构扁平化,打破机制约束和部门主义,实现战略、组织、流程等各方面的优化变革;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及人才培养机制,做好技术、人才、文化的融合。二是树立金融科技发展的战略。根据金融科技的发展情况,结合自身比较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金融科技产品。三是形成长效机制和滚动发展机制,做好能力建设和资源的前瞻性储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科技目前尚未成为推动金融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它无法改变金融的基本属性与功能。金融的专业性、综合性、复杂性并不会因为金融科技的出现而改变,技术不是万能药,不能为了金融科技而金融科技,既不要神化也不要泛化。实践表明,任何金融科技创新若要成功,都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明确有强烈需求的应用领域;二是提供效率更优且成本更低廉的解决方案。因此金融机构不能赶技术时髦,不能“拿着锤子找钉子”,而是应夯实基础、理性务实,努力寻找契合金融科技特点并且明显优于传统技术的适用领域,让金融科技真正成为解决行业痛点、服务于实际应用场景和业务发展的利器。

金融机构在主动拥抱金融科技的过程中,应注重“内外兼修”。一是学会借力,开门合作,共同营造生态。一方面,金融科技处于快速迭代的进程中,与科技公司相比,传统金融机构不具有比较优势,借用外力,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另一方面,金融科技领域合作大于竞争,通过优势互补,可以发挥出1+1>2的集合效应。二是练好内功,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核心业务以及数据资源、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敏感领域,要做到自主可控,而不能拱手于外人或受制于人,对外部力量做到依靠但不依赖。



    进入专题: 金融科技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78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金融》2018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