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 谷寒婷:金融科技如何促进中小银行转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80 次 更新时间:2020-02-17 22:45

进入专题: 金融科技   银行转型  

巴曙松 (进入专栏)   谷寒婷  


编者语:在目前净利差收窄、监管趋严、不良资产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的市场环境下,金融科技越来越成为中小银行最迫切的内生需求,因为当前金融科技所切入的不少银行业务领域,正是中小银行在转型中所力图积极拓展的业务增长领域。中小银行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科技金融发展路径,往往能够在和大银行的竞争中,找到独特的业务增长点。

1、中小银行在竞争中面临转型压力

近年中国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及市场份额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市场集中度下降,竞争程度进一步提高。根据银监会的统计信息,截至2017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243.2万亿元,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和占比43.76%,同比上升0.27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超过了大型商业银行。

图1: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资产规模逐年扩大(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统计信息

但另一方面,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看,银行传统息差收入持续下降,面临发展转型期,中小银行相较大银行的净利差收窄压力更大。2015年以来,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的净息差下降趋势显著快于大型商业银行。在此背景下,银行各类业务发展对整体收入增长的贡献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息差收入逐渐下降,非利息收入贡献度稳步提高,商业银行在竞争压力下积极探索新的转型方向。

图2:中国不同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趋势分化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统计信息

图3: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变化

数据来源:wind

从总体趋势来说,中国的银行体系中,相对于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持续扩张,但传统业务日渐收缩,新兴业务占比持续增长,银行面临转型。在该转型过程中,中小银行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从运营管理的角度来看,中小银行传统网点面临功能约束,亟待转型。根据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银行业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2016》显示,2016年银行客户总体满意度较去年相比下降2.2分,其中最主要因素为“排队等候时间长”,传统网点办理业务由于通常需要填写繁琐的单据,大大降低了其柜面业务办理效率。另外传统商业银行物理网点人力运营成本也往往居高不下,一个柜员人均年成本约10万元,与一台价格稍高的智能设备价格相仿,但后者服务能力却提升约80%。而中小银行由于资产规模较小,相同规模的物理网点给其带来的成本压力更大。总体来说由于服务效率低下及运营成本过高,许多中小银行已经开始削减传统网点规模,2017上半年,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4家分别减少员工1458人、915人、5164人和144人,中小银行传统物理网点亟待转型。

(2)从业务模式的角度来看,中小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传统模式需要改变。目前中国的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主要盈利模式还是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以股份制银行为例,如果将资产规模最大的7家股份制银行作为样本,将其利息收入占比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到中国股份制银行的传统利差收入平均占比约80%,其利润来源依然是严重依赖利差的商业模式。随着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未来存贷利差预计将在竞争中不断缩小,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传统盈利模式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另外随着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主权上升,客户不再满足于传统银行提供的标准化产品和服务,个性化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但由于大多数中小银行的平台较小,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创新型专业人才的储备不足,也使得一些中小银行在开展投行、私人银行、资产管理等创新型金融业务时受到制约。

(3)从客户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小银行的优质贷款客户资源存在明显劣势。对于过去的银行来说,大量一线的物理网点是最主要最集中的获客渠道和营销场所,即使现在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其优势下滑,但在积累优质客户资源方面仍具有优势。绝大部分中小银行营业网点有限,且区域特性明显。由于网点数量较少,覆盖的地域范围相对局促,从农信社、城市信用社脱胎而来的中小银行在高端客户积累上也非常有限,因此中小银行找到优质贷款客户的能力及为其提供高端服务的能力,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可能就会处于一定的劣势。

(4)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来看,针对中小型客户群的传统风控手段较为乏力。在交易互联网化的时代,融入场景、一键申请、一秒放款且价格合理的纯线上小额信贷对小微企业来说极具吸引力,将有潜力催生一个庞大的市场,因此成为中小银行的重要努力方向。但中小银行传统的风控机制却并基本不适用于小微企业,由于小微企业往往可能没有完整准确的财务报表,也缺乏足够可供抵押的资产,相较于大型企业,银行的调查审核成本较高。另外个人客户的风险模型需要经过大量数据样本训练,才能够较好地进行风险评估。中小银行由于发展规模较小,发展时间较短,数据的积累缺乏充足的时间和资本,因此针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型客户群体,其本身传统的风控手段需要强化。


2、金融科技助力中小银行建立新的专业优势

在现行背景下,中小银行想要顺利实现转型,可以从金融科技创新中找到新的动力。具体来说,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好金融科技,就可以使金融科技帮助中小银行缩小与大型商业银行的规模及技术水平差距,发挥自身决策效率高、本土化优势明显的特点,探索适合中小银行的特色差异化发展道路。

(1)金融科技能够突破地域、时间的限制,突破传统业务模式下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和网络优势。传统的金融业务,对分支机构网络和地域分布依赖性较强,此时拥有营业网点覆盖优势的大型商业银行竞争力更强;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非现场、全时段、自动化、移动化的应用场景,打破了传统金融业服务的固有模式,有利于部分并不具备网络优势的金融机构突破地域、时间的限制。

在这个背景下,中小银行可以将线下与线上的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将传统的网点向轻型化、智能化、社区化方向发展:

a)利用金融科技将网点轻型化、智能化。如此前所述,根据目前的粗略评估,一台与人工成本相仿的智能设备的效率更高,中小银行发展金融科技逐渐将智能设备代替部分重复劳动的柜台人员操作,腾出人员来从事专业服务,将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削减多余的传统网点面积,提升空间利用率。

b)中小银行一般区域特性明显,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能具有信息成本优势,可以发挥其优势发展社区银行,建立基于特定区域的精细化的大数据库,完善客户关系管理,支持其开展区域特色的金融服务,以增强其客户黏性。银行可以将网点融入社区,针对社区居民群体的生活需求,以“便利”为核心,开展各式的特色营销工作。有的中小银行通过设立特色“金融便利店”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些“金融便利店”的面积一般不超过50平方米,但功能非常齐全,甚至还配备了例如医药箱、血压计等生活工具帮助社区居民,以支持其融入社区以发展金融服务。

(2)金融科技革新传统业务的服务模式,大数据分析为个性化差异服务及产品提供支持。随着大数据、云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日渐成熟,银行提升数字化业务能力有了新的动能和方向。在此背景下,对中小银行来讲,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客户画像、通过挖掘分析客户行为特点和交易习惯,识别真实需求,为精准营销提供数据支持,从而细分客户群,进行差异化竞争,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推出对口的产品和服务。

(3)金融科技的发展为中小银行利用线上渠道拓展优质客户创造了条件。目前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普遍达到90%以上,客户到店率逐年递减,柜面人工办理只占30%,这一现状,可以反映客户对传统银行业务在实时便捷、智能服务、理财咨询和移动办公等方面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和客户双方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更加快捷地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降低了传统服务模式下的中介、交易、运营成本。互联网技术优势大大缩小了中小银行在客户服务效率方面与大型商业银行的差距,为其线上拓展优质客户提供良好机遇。

(4)中小银行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积累海量信息,建立大数据风险预警体系,改进传统风控手段缺乏的问题。中小银行可以通过金融科技平台,利用大量数据和互联网海量信息,建立预警机制,用自动化数据分析和展示系统替代大量的人工控制,从而大大提高风险管控效率。


3、中小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创新的方向与趋势

根据毕马威中国发布的《中国银行业转型20大痛点问题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银行可以通过自行研发创新金融技术、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及共建科技平台等三种方式发展金融科技,中小银行需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以获取长足发展的可能。

(1)借鉴金融科技产业创新思路自行研发创新金融技术。中小银行可以利用第三方成熟技术选择自主发展金融科技项目,这是最为直接的发展途径。在这种途径下,一项科技创新的发展建设需要金融和科技两方面的知识,需要充足的复合人才,且建设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本,中小银行难以独立负担研发成本,因此选择该发展路径的中小银行较少。

(2)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建设互联网金融平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中小银行可以选择与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进行全面合作。中小银的区域优势例如信息成本等优势明显,可以通过引进金融科技公司专业人才和技术,进行某一区域的合作。

(3)中小银行之间通过合作,共建科技平台,共享平台价值。由于中小银行规模相对较小,不能负担直接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投入成本,因此目前选择合作共建科技平台,通过数据互通、产品互享等方式共享平台价值,成为中小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创新的便捷途径。

金融科技对银行业的影响正处于起步阶段,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可以说中小银行在金融科技的发展上与大型银行的差距相对较小,如果合理运用体制灵活和本土区域的优势,将业务优势与金融技术结合,实现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将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探索出差异化的模式。


文/巴曙松、谷寒婷(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进入 巴曙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金融科技   银行转型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653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今日头条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