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韩庆祥 孙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 从民族复兴的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注重研究其使命任务;从中华文明的角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注重探究其文明底蕴。目前,我国理论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展开了研究,但还不够系统深入。本文运用大历史观的分析框架,致力于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问题。
[江必新: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值得关注的十大议题]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的建设和改革任务。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无疑需要更高水平的法治实施。而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法治实施,至少有如下十大议题值得关注。
[干春松:《礼记 •礼运》之“大同”“小康”及其解释史] 《礼记•礼运》中“大同”“小康”说,是儒家社会发展理论最具影响力的表述。在这个模式中,人类社会是由“大道之行”“滑落”到“大道既隐”的状态。这种“滑落”与其说是对历史进程的描述,不如说是儒家树立了一个用以批判现实秩序的价值标杆,人类通过不断的回望来校正发展方向,并期待重回大同世界。
[洪银兴:人文经济学:人文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人文经济学并非单纯的学科概念,也不等同于文化产业等由人文衍生的经济效应,而是人文与经济交融促进、共同繁荣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理性概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体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就是人文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朱汉民:晚清咸同理学复兴刍议] 学术史家在论述晚清学术史变迁时,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即所谓咸同理学复兴。如果从学术成就而言,咸丰、同治时期并没有产生在中国学术史上有原创性贡献的理学家与理学著作,但是为什么会出现咸同理学复兴这样的说法呢?咸同理学究竟具有什么特点?咸同理学在晚清中国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最新关键词所有关键词
- [美日关系]
- [生成式人工智能]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社会心态]
- [稳定币]
- [李大钊]
- [著作权]
- [清华简]
- [瞿秋白]
- [《尚书》]
- [以人为本]
- [十五五]
- [文化强国]
- [金融强国]
- [科技强国]
- [教育强国]
- [墨子]
- [软实力]
- [一战]
- [二战]
- [八项规定]
- [美欧关系]
- [严复]
- [章太炎]
- [政治极化]
- [东盟]
- [环境权]
- [作风建设]
- [基层治理]
- [傅斯年]
- [两弹一星]
- [汤一介]
- [罗尔斯]
- [提振消费]
- [私有制]
- [ESG]
- [康有为]
- [中国共产党]
- [唯物史观]
- [三星堆]
- [中国研究]
- [人民城市]
- [教育家精神]
- [科学家精神]
- [企业家精神]
- [卢梭]
- [以人民为中心]
- [比例原则]
- [文化主体性]
- [财政政策]
- [区域协调发展]
- [尼采]
- [科技创新]
- [文明交流互鉴]
- [普惠金融]
- [遵义会议]
- [耐心资本]
- [备案审查]
- [人格权]
- [政府与市场]
- [公平正义]
- [金融监管]
- [现代化]
- [行政诉讼]
- [艾滋病]
- [资本市场]
- [乐黛云]
- [守正创新]
- [习近平外交思想]
- [古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