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在“2010财新峰会:中国与世界”主题论坛上表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两个飞跃站到了中等收入的门槛前,成功的摆脱了贫困陷阱。现在中国面临对自己未来的一个新的认知的重要时刻,准确地认知自己,准确地认知世界,是正确的决策前提。以下是钱颖一演讲的全文:
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论坛,并且在第一节来作发言。我们这一节是2010财新峰会的第一节,主题是认知,中国认知自己,认知世界,世界认知中国。这个题目非常的好,因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都是从正确的认知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就是基于30年前中国最高领导人对当时的中国、对世界有了不同于过去的而且是正确的认知。那就是中国当时的经济状况并不是莺歌燕舞,而是处于崩溃的边缘。当时的世界局势也不是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是有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认知,对中国的和对世界的,我们才确定了经济发展为工作重点,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也就有了后面的30余年的经济高速增长。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完成了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在前十几年的时间中,我们成功地摆脱了贫困陷井。而第二个飞跃,是基于这之前的基础,在后面的十几年中,使得人均的收入上升到按购买力评价大约8000美元左右,达到了低中等收入,站在了中等收入的门槛前。现在中国面临对自己未来的一个新的认知的重要时刻,准确地认知自己,准确地认知世界,是正确的决策前提,而这个认知的根本出发点,在我看来,就是中国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将迈入人均收入成为中等收入的关键时刻。由此,使得我们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面临的问题,与在此之前的经济问题非常不同。我在此提出两个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同大家一起探讨和思考。
第一,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引出的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1万美元左右的时候,经济增长出现停滞或者非常缓慢的增长。因而,无法持续的把经济人均的收入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也就是通常所说按照购买力评价2万美元。比较突出的例子是拉美国家,拉美的一些国家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30年中,经济发展势头非常好。但是,到了上个世纪的八十和九十年代,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停滞,失去了20年的时间,只是在过去的十来年中又开始了新的增长。中等收入陷阱显然不同于贫困陷阱,众说纷纭在这里做讨论,但是我们可以说严重的两极分化,政府的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的动荡,这三角关系之间的恶性循环显然是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在未来的工作就是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我们觉得有希望,因为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比如韩国、中国台湾,就没有陷入中等收入的陷阱。
第二,即使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个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就是在经济达到中等收入之后,也就是在按购买力平价13500美元左右的时候,经济增长的速度会下降、会放慢。日本在1971年,台湾在1988年,韩国在1992年之后,经济的增长速度都下降到了7%以下,而在此之前,他们都在8%的增长速度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有趣的是,他们都是在135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这样一个收入水平的时候,出现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放慢。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也许是巧合,日本的东京奥运会是在1964年,韩国的汉城奥运会是在1988年,中国的北京奥运会是在2008年,大致都是在人均收入按照购买力评价8000美元左右。日本在奥运会的7年之后,韩国在奥运会的4年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我在这里并不预期中国的增长速度何时放慢,我们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意思。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基本的经济发展增长的经济规律,应该都是适用的。
事实上,经济增长速度在这时候放慢,是经济变得成熟的标志,正是因为成熟,人口红利将消失,资本回报将下降,这就是经济增长到了中等收入之后下降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的措施,转变发展方式。但是由于我们已经习惯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因此这并不容易。虽然我们讲了多年改变发展方式,但是这一次我们将要面临真正的挑战。 以上只是人均收入方面,人均收入比较好的刻划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但是这对认知中国还远远不够。为了更准确的认识中国,不能只看人均收入,我们还要把它乘以13亿,这就是经济的总量。今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再往前看,如果按照市场的汇率计算,如果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目前的GDP总量大约是美国的1/3,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目前的GDP大约是美国的2/3。再往前看,如果按照汇率计算,中国有可能在20年左右的时间内,超过美国,使得中国的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有可能在7、8年内,就超过了美国,使中国的经济总量按购买力评价成为世界第一。无论是按照汇率计算,还是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中国的人均收入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将会至少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将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在世界经济的份额达到和超过中国的人口的份额,即超过1/5。一个占世界20%左右或以上体量的大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显然举足轻重。这样一个总量,中国如何认知世界就极为重要,不仅对中国,而且也对世界。中国历来是一个大国,从来也都有一种大国心态,1000年前,中国是世界的最大经济体,不仅是世界的最大经济,而且也是人均收入的在世界中名列前茅,中国被称为中央王国。但那时,世界比较封闭,中国又是领先的文明,因此,那时的大国心态是优越心态。120年前,中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的话,但是那时中国在衰退,面临外国列强的侵略,因此那时的大国心态是一种危难心态。
今天,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中国又将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样一种历史上的常态。但这次既不同于1000年前,也不同于120年前,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因此,我们既不应该有优越心态,也不应该有危难心态,而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一个正确的大国心态至关重要。在一个平等的世界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曾经是一个领先大国,后来一个危难大国,今天的复兴大国,应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那就是中国要适应世界,世界也要适应中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