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云 孟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657 次 更新时间:2024-07-23 00:16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李梦云   孟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动力支撑、路径策略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基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实践,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内涵,在实现和丰富人民精神富有进程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品质,同时也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形成了鲜明、独特的理论品格。这些理论品格既有理论体系上的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又有实践指向上的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既有价值取向上的人民至上、精神富有,又有格局情怀上的自信自立、开放包容。这一系列理论品格不仅促进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发展,也丰富和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色。我们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学深悟透。

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体系概括

“体”和“用”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对范畴。在中国思想史上,“伏羲首辨体用,孔子承之,而改正上古以天帝当作宇宙本体之失,体用不二之义始明”。“体”意指事物的本体、本质或内在的规律,“用”指事物的功能和应用,“体”和“用”互为表里,展现了某一事物内外联系的辩证性和整体性,也体现了一种思想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全面性与现实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与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生动地总结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叙事逻辑和表达方式,深刻说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对文化建设“体”的认识,也有对指导和改进文化建设工作“用”的创新,是指导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进步中的关键性地位,围绕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性质地位、实践主体、价值取向、目标任务等一系列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这些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根本性问题,以科学、系统的理论观点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思想指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文化被视为一项关乎国本、国运的伟大事业,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所在,文化建设的地位得到高度重视,以文化人、以文铸魂的重要作用也得到高度肯定。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时代境遇出发,明确宣示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大使命,以及“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视为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体力量,要求“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真理、坚守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将意识形态工作视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承继历史、开创未来,提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兼蓄包容、胸怀天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出“全球文明倡议”。

如何把握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以什么样的方法、策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回答和解决的理论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作出一系列实践探索和创新举措,既坚持了长期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也逐步探索出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建设的新方法、新举措。这些方法、举措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用”,指明了“如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践主题。例如:面对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尖锐、隐蔽,以及舆论环境日益复杂的社会现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法、手段上,提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不断强调和加强“党管媒体”这一抓好舆论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又如: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强调重视推进文化事业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也强调要注重发展文化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出“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这一系列方法论的智慧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相互呼应、相互作用,形象地展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不断指导着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回答,相互呼应、辩证统一,构成了新时代新征程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任务书与路线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理论体系,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的实践指向

固本培元,在思想文化领域主要是指加强和巩固党的创新理论、思想的来源与基础,提升以文化人的效能和境界。守正创新,就是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正道、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固本培元、守正创新既促进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也凝结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智慧。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固本意味着保持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和本土性,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纵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体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各项工作要求当中。例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强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强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提供丰润的道德滋养;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等等。

守正是前提,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方向、原则。守正,首先体现在文化发展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文化规律和发展方向,关乎文化发展安全、关乎文化发展性质、关乎文化发展成果由谁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历经党的百余年奋斗,艰苦探索出来的正确文化发展道路,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守正的“正”也是指文化发展的价值观之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就容易走上文化发展的邪路、歪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拥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的文化价值观,是能够揭示文化发展规律,代表最广大人民意愿的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之中,也进一步彰显了其坚持正道、坚持真理的理论形象。

创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以贯之的实践方式。纵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体系,创新的方法、举措贯穿于始终。譬如:在文艺作品创作方面,强调“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努力创作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在话语和传播体系方面,强调“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等。

固本培元、守正创新相互贯通,彼此衔接。固本和守正不是盲目的坚守,不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守旧,而是以培元为旨归的创新。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就是既要尊重文化发展规律、赓续中华文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也要在传播方式、创作方法、宣传手段等具体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辩证统一、相互作用的实践指向。

三、人民至上、精神富有的价值坚守

马克思主义理论归根到底是发展和解放“现实的人”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归根到底是以文化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人、解放人的文化理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它们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能动内涵和内生力量。”如何科学把握文化建设中人的现实地位,如何发挥人民群众在党的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如何保障和促进人民精神富有的实现与可持续,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要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线。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思想根基和逻辑起点。“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现实的人”的本质属性,也进一步揭示了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本质追求。也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文化是人类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成果形式,凝结了“现实的人”追求“自由自觉活动”的价值夙愿和实践路径,是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文化叙事和情感彰显。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最广大无产阶级的立场,创立了人民的文化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制度,这种“文化制度以满足‘现实的个人’精神需要为价值旨归”。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解决“为了谁”“服务谁”的根本性问题。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价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在满足人民精神需要、实现人民精神富有、提振人民精神力量等方面作出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丰富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容体系,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至上情怀和精神富有指向。

在宗旨原则上,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则准绳,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各个领域。在繁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方面,强调“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在文艺创作方面,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立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群众路线,着重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的智慧与活力,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在目标设计上,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强调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在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基础上,更加迫切需要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意识到“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经过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领导人民创造出来的理论生命体,其活力和力量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其路线和方法一以贯之地坚持群众路线和人民立场,其价值指向始终定格于促进人民精神富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自信自立、开放包容的气质呈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将中华文明的发展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宏大境域中,高度肯定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和当代价值,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肯定和赞美世界其他文明成果,在多个外交场合强调人类文明成果的平等性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这种自信自立、开放包容的情怀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文化品格,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的理论特征。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当今世界,文明形态更迭变换、各具特色,但是唯有中华文明是未曾间断的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创造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独特的思想观念、道德理念、艺术表现和科技发明为世界所瞩目。中华民族创造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东方文化圈层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四大发明”为世界科技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戏剧、诗词、水墨画等众多文艺形式,既呈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也成为世界文化瑰宝中璀璨的明珠。

21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带动各种文化思潮的广泛传播,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发世界关注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文明交流也迎来新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树立和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成为国际交流的独特标识,更好地展现中华民族文明形象?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如何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世界之问,习近平文化思想给予了充分解答,指引了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发展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深化交流互鉴,以包容的胸怀构建和而不同的精神家园,用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一般来说,文化建设本身就带有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内在要求。文化的魅力既取决于自身独特的内涵、价值,也取决于其在对待外来文化的行为、态度。一部中华文化史就是一部开放包容、文化交融的实践史。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实证了党领导人民学习、创造先进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华智慧、作出中国贡献的奋斗史。纵观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容体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实践主题之一,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任务。

 

(作者简介:李梦云,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商大学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首席专家,执行院长;孟洋,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观察与思考》2024年6期

    进入专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68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