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成: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第八章的内容逻辑与重难点问题解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60 次 更新时间:2024-05-31 00:14

进入专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  

蔡文成 (进入专栏)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伟大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明确、全面、系统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第八章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标题,集中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历史成就及发展完善。本章的思想知识丰富,重点难点问题较多,需要进一步深化解释和说明。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章节定位

第八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总体上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第二板块。这一板块主要围绕“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时代课题展开系统论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这一板块教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重要内容。

从思想体系来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全面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认识,积极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历史性成就,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和实践达到新的高度。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形成一个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是本章教材内容展开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从实践体系来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总体布局的基础部分和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本章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的基本经验及发展规律,“全景式”呈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线图”及“施工图”。

从教材体系来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被明确规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1](P30)本章的教材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在内容和结构上的承接是统一的:上接第七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部分,下起第九章“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略部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目标,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治理支撑和制度保障,承前启后、衔接贯通。本章集中阐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大意义。

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逻辑

第八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共分为四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本章的主要内容依照“为什么”“是什么”“怎样办”的逻辑结构谋篇布局和展开论述。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内容逻辑

本章第一节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为主题,集中回答“为什么”的基本问题:为什么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本节教材结构按“民主政治理论—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道路”开展论证。

关于第一目“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从普遍意义上,教材阐释了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民主制度、民主实践、民主道路是历史的、具体的、多样的、发展的,为理解和认识民主奠定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教材从历史逻辑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创造史与奋斗史;从理论逻辑论述了人民民主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从现实逻辑阐明了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在历史、理论、现实三重逻辑基础上,充分证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同时,也指明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因此,要矢志不渝地高举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伟大旗帜。

关于第二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人民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一种国家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制度设计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框架系统完备,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等组成制度体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四梁八柱。在制度特性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1](P263)是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制度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具有强大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关于第三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选择和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首先,要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其次,要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两个必然”:一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二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最后,要把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三个必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

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的内容逻辑

本章第二节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为主题,集中回答“是什么”的基本问题,主要论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实践效能等,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来系统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关于第一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从思想创新过程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中国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的伟大创造,是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领域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另一方面,从特征及优势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四个相统一”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是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创新重大意义的关键所在。

关于第二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习近平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2](P531)“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2](P532)“三全”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科学内涵的全面揭示和系统阐释:从政治过程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全链条民主;从政治体系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贯通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各维度的全方位民主;从政治领域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涵盖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的全覆盖民主。

关于第三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1](P273)习近平关于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八个能否”的标准,关于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的尺度,为认识和评价民主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南。以此方法论为指导,只有从价值理念到制度形态、从治理机制到生活方式、从享有广泛权利到人民广泛参与、从促进国家高效治理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保障人民根本利益到权力监督制约等多个视角出发,才能全面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

3.“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逻辑

本章第三节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为主题,集中回答“怎么办”的基本问题。我国各项国家政治制度都是围绕人民当家作主构建的,国家治理体系都是围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运转的,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巩固和发展、健全和建设这些制度程序,有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关于第一目“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予以保障,制度成熟定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一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作为人民当家作主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的功能与作用。二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健全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三是坚持和完善建立在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基础上并由此派生而来的重要政治制度,不断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有效运行。

关于第二目“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2](P31)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不断完善协商民主体系,健全各种制度化协商平台,完善各类民主协商监督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制度特点和独特优势。

关于第三目“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一是我国基层民主是实现人民有效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基层民主实践保障了基层群众广泛、直接、有效行使民主权利,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有效性。二是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

4.“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逻辑

本章第四节以“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为主题,是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政权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具有独特作用。因此,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把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作为重要任务,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关于第一目“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一是把握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二是明确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实践要求和工作方法,把握统战工作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三是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确保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全面覆盖、全面加强。

关于第二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二要全面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三要重点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把宗教问题放在这一目进行讨论,主要是理解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但内容不属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范畴,因教材编写中不便独立成目,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此目之下论述。

关于第三目“加强和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加强和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第一,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让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成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坚定信念和精神支柱;第二,要抓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港澳台海外、网络统战等重点领域统战工作;第三,要辩证把握好固守圆心和扩大共识、潜绩和显绩、原则性和灵活性、团结和斗争等四个关系。

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难点解析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在全面理解教材章节结构、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更要深刻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理论实践、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1.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具有强大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

第一,从必然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习近平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3](P286)

第二,从科学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任何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或者相互取代的主张和做法,都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性质、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

第三,从优越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享有广泛权利,人民参与广泛持续,集中力量办大事,不断保障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深得人民拥护。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创造了“中国之治”奇迹,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2.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正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一方面,要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另一方面,要从民主价值、民主原则、民主制度、民主实践、民主效能等多维度来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从民主价值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目标,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P3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人民群众、为劳动者服务的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从民主原则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性。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是贯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原则。“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真正把14亿多人民的意愿表达好、实现好,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高举人民民主旗帜,点亮中国的民主之光,领导人民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从民主制度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展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马克思认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4](P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构成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相互配套、相互支撑,共同为人民当家作主和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提供制度保障。

从民主实践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全面性。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贯通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各维度,涵盖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国家机关,涵盖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运行上的协同性、人民参与上的广泛性和持续性。

从民主效能来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性。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3. 完善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制度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制度也是不断变化、发展、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个新事物,也是个好事物。这并不是说,中国政治制度就完美无缺了,就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要坚持守正创新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在坚持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在巩固中完善。

第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一是从先进性视角,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二是从实践性视角,要明确认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关键是如何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实施好、运用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支撑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三是从发展性视角,要理性认识制度发展完善的历史性、阶段性和过程性。没有包治百病的制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必须要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动我国民主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增强民主政治制度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二,丰富与拓展民主渠道和形式。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民主形式多样。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主形式和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一是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探索形成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协商渠道,形式广泛多样,体系不断健全,不断推动民主协商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二是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通过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基层民主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成为国家政策,为我国民主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第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从民主而言,统一战线也是一种民主动员、民主团结和民主合作的中国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统一战线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

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几点教学建议

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议题,更是意识形态的焦点问题。广大青年学生普遍关注民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思政课教师反映的教学难点问题,亟需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解疑释惑。因此,在全面把握教材基础上,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深悟透原文原著,避免思想学习“灯下黑”。习近平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求民主、探索民主、实践民主的智慧结晶,标志着我们对民主理论和实践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民主本质论,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二是民主历史论,指出我们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三是民主制度论,指明我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四是民主过程论,指明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五是民主效能论,指出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六是民主实践论,指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七是民主评价论,提出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八个能否”,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这些重要论述是理解和把握本章内容的根本遵循与思想指南,必须全面系统深入学,联系教学实际学,在学深悟透基础上深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科学内容和制度优势。

第二,讲清道理学理哲理,避免内容空洞“喊口号”。当今世界,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政治社会既面临“民主过剩”“民主超速”,也面临“民主赤字”“民主失色”。人们不禁要问,民主怎么了?民主还管用吗?而回答“民主之问”,廓清“民主迷思”,必须要讲清、讲透全过程人民民主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从道理讲,要讲清楚“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等这些基本道理。从学理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既有民主理论创新,也有民主实践创造;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有民主的一般原理,也有民主的中国特色;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既有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也有创新的现实必要性;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既有丰富的民主内容,也有多样的民主形式;是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既有系统的民主过程,也有有效的民主结果。从哲理讲,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为指导,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视角来理解人类民主现象和民主规律,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来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本质属性和显著优势,从国体政体原理来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所形成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从人民主体、人民主权思想来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和有效性等。只有讲清这些道理学理哲理,才能避免“以讲话阐释讲话、以文件解释文件、以教材讲授教材”的现象。

第三,善用教学方式方法,避免教学过程“硬融入”。习近平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5]如何在思政课讲好中国民主故事?在讲透民主的道理学理哲理基础上,要用好、用活教学方式方法。一般意义上,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问答法、比较法、情景法、故事法、文本法、模拟法、现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我国民主理论、民主制度、民主实践,因人、因事、因时,皆可灵活具体运用。特别推荐的是:一要善用比较法。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和实践是在古今中外选择和比较中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更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民主共同成果中不断创新和完善,在比较中才能认识,各国的历史文化不同、现实国情不同,民主的形式选择必然不同,实现民主有多种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在比较中才能充分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性、先进性、优越性及有效性。二要善于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诸多典型案例、鲜活故事,探索出许多有益经验,既有两会民主大舞台,也有“小院议事厅”;既有民主大联合,也有民族大团结,都可作为素材融入故事来讲授。既要讲师生身边的民主故事,也要讲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国外案例,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讲故事明道理,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讲得更加亲和、更加鲜活、更加生动、更有效果。

 

蔡文成,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题组主要成员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年第4期

进入 蔡文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全过程人民民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99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