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气候的变化关乎人类命运,也是当今科学家最大的难题。影响气候的因素难以计数,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既有地球本身的,也有地球以外的;既有现实产生的,也有历史累积的。而要准确预测未来就更难,因为预测未来的前提是了解过去,但人类用仪器观测气候的年代(即“器测时期”)还不满200年,并且90%的观测点都集中在西欧。显然,依据如此有限时间和空间内的数据,是不可能精确测定以往长时段的气候变化周期及相关数据,更难掌握其变化的规律。
我国杰出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充分应用我国地方志中的资料、古籍中的物候资料、考古发掘和研究资料对以往7000年间的气候变化作了推测和论证,取得重要结论。但由于其中绝大多数资料无法精确量化,其代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也难以准确复原,由此得出的结论只能是粗略的、宏观的,目前也无法得到验证。
在气候变化的事实、原因与未来趋势研究方面,尽管当代的学者已将直接、间接的资料收罗殆尽,尽管科学技术的进步又提供了一些新的量化或重建手段,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精确的观测数据面对如此巨大的空白还是无法填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项研究只能就此终结,特别是由于它对人类的未来是如此重要,即使仅从科学家的良知出发也不能放弃。
所以,一直有研究者在另辟蹊径,从小尺度的、微观的、间接的代用资料,或者非量化的切入点着手,逐渐接近目标。不过,在进行气候变化事实研究的同时,人类社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这些更是当前需要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知识经验日益引发关注。在这方面,鲍俊林多年的研究成果《气候变化与江苏海岸的历史适应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生存离不开特定的气候环境,离不开在这一环境下形成的特定的生存空间。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前工业化社会,气候的局部的、微小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生产、生存方式,而人们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不得不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生活、生产、生存方式。不同的生活、生产、生存方式对气候的变化有不同的敏感度,某些方面会特别敏感,甚至形成直接对应。重构和复原这些活动的变迁,等于复原了这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的气候变化,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比较精确的量化。这样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发现先民适应气候和环境变迁的智慧,为未来人类社会与气候变迁的适应提供有益的经验。
鲍俊林以江苏海岸带的低地区域为样本,考察近一千年来的海陆变迁,进而探索这一特定区域人类社会应对环境变化的历史过程。主要通过对人类传统生产由盐业向农业转化过程的重构,钩稽盐业生产、滩涂利用、海堤修筑与维护、海岸开发等因子与海平面升降、潮灾之间的复杂关系,系统地梳理了这一区域在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背景下百年尺度的适应实践的差异化过程和演进机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气候变化在这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百年尺度的变化幅度。
进行这项研究并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不仅要作深入细致的文献资料搜集、鉴别、归纳,还必须反复进行田野调查,更需要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所幸作者在博士研究生期间接受了历史地理学的系统训练,又先后在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高抒教授的悉心指导,使他能奋力站到学术前沿。作为他的博士生导师,我为他在短期内能取得这项重要的新成果而欣慰;作为“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我为中国的青年学者对人类的未来作出新贡献而自豪。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