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康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20 次 更新时间:2024-02-23 23:03

进入专题: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朱康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那么,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两者“结合”的提出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 2017年10月24日,十八届中央纪委向党的十九大的工作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今年3月22日,习近平在考察武夷山朱熹园时表示: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论断,从“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这种结合的历史纵深性、发展前瞻性,为新的征程继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努力方向。

两者“结合”的历程

广义上来讲,“中国具体实际”包含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只不过我们更突出了具体革命和建设“实际”的迫切性——自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基本观点来看,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必须深深扎根于经济生产特别是生产力的丰厚土壤中;为此,中国共产党将先进思想致力于指导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实现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提供坚实且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奠定相应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相应的体制保证、制度保证——没有这些,中华文化就不能很好地繁荣和发展,更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问题。此外,“相结合”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实践的目标和任务有区别,“结合”的侧重点就会有差异。新时代,我们突出历史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资鉴作用,注重运用中华5000多年文明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和“精华”相结合,即非机械的加合,而是有机的融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一个更深、更广的层次。

两者“结合”的前提

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应该有正确的认知。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许多不同看法,即使今天仍然存在很大分歧。最为极端的便是全盘西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完全抹煞掉几千年形成的文化积淀,丧失文化自信的根基。如果不从正面发掘并肯定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积极成分及现实价值,将之仅仅看作批判的对象或点缀的装饰品,就不能使两者得到有效的“结合”。对于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敬畏,多一份珍惜。20世纪80、90年代,中央文件中基本上用“中华传统美德”,比较正面地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层面的价值和历史意义。21世纪伊始,则远远超出了这一认知。党的十五大提出“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渐趋整体定性肯认。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进一步从实践操作上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很有益处。这样一个认知“高度”,实质厘清了两者“相结合”的总体前提。

两者“结合”的领域

2017年1月25日,中办、国办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际上代表了实施两者相结合的可能领域或内容。该《意见》的基本原则之一即为“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或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或专家,要从一个一个领域入手、从一个一个专题入手,探讨包含基本原理在内的全方位的“结合”,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定性的“精华与糟粕、批判与继承”等说法上。为此,应努力做到“四个讲清楚”——“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做到“四个深刻阐明”——“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

两者“结合”的方法

两者“结合”,不是用一个代替另一个,更不是用一个否定另一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反对教条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才能不断开辟出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同样,我们今天的文明成就,也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非简单的复古,而是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按照时代特点和进展,对之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

两者“结合”的途径

两者的“结合”,要有结合的主体参与。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习近平同样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当然应该是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并努力掌握的强大思想武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需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

体制化的教育,是实现两者“结合”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指出:“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应荷负历史的重任,廓清误解,校正理念,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尤其是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学,在开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系列课程的同时,系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多地融入历史文化因素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倡导进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关注甚至参与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进行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也同样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和有关内容。

两者“结合”的前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由大向强、由富到强的过程中,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复兴”——恢复甚至超过我们历史上的大国地位及其影响力,就要对中国历史作深刻的认知和把握。因此,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和智慧的力量,创造和完善走向现代化新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新标杆,不断书写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新的辉煌。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者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与魂”。从历史的经验看,不同文化理论方面的融合,既需要开拓视野、破处门户之见,更需要“精耕细作”。理论上的贯通、解读乃至互补,并非一蹴而就。各自的文本就放在那里,它们之间的特色将永远保留,但经上下努力和互动,“结合”的步伐在信息化条件下或将加快。我们看到,两者正携起手,汇聚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旗下。两者的融汇贯通,同时吸纳多元文明的精华为我所用,一定能为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探索并贡献出独特的、无偏弊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


    进入专题: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84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