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佛教的因果观及其对净化世道人心的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05 次 更新时间:2021-03-06 20:27

进入专题: 因果观   佛学  

冯焕珍 (进入专栏)  


最近中国大陆有两件非常热闹的新闻,同学们知道是哪两件事吗?对了,一是3月8日马来西亚航班失联事件,二是大陆演员文章婚外情事件。我们先不谈马航事件,就聊聊最近更热门的文章事件。我想先请同学们回答以下几个小问题。

问:如果你是马伊俐,你会如何对待文章?你怎么继续书写这篇“文章”?这个问题先请一位女同学来回答。

答:如果文章悔改的话,就原谅他。

问:谢谢。那我再请一位男同学来回答:如果你是文章,现在你会怎么做?

答:我会很内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会尽力去弥补过错,多关心妻子,关心家庭,痛改前非,降低这件事给她们带来的伤害。

问:谢谢。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文章的老师,你又会如何去帮他度过这个难关?

答:会跟文章说一下婚外情的坏处。


这几位同学回答得相当不错,至少都站在了正理上,我作为老师感到很欣慰,这说明你们学校开办了数年的“国学讲坛”很有成效,说不定在其他学校提问,大学生们的回答未必有这种效果。这并不是我在贬低其他大学的学子,而是我们的大学教育中这种人文教育还普遍缺失,至少不够深入。

当然,这里还有个问题,尽管我们在理上的认识对了,但在现实中往往未必能够按正理来走,或多或少地会背道而驰。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人的行为,根本上源自意志的动力,这种动力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调顺,是很难在健康道路上前进的。就像一匹没驯服的野马,就算让它在康庄大道上跑都不容易,如果想让这匹野马为我们服务,比如说载人运货,那就更难了。这种动力或力量是什么?我们一般称之为意志力或生命力。当它泛滥起来的时候,比洪水猛兽还厉害,这跟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有多高、名气有多大、学历有多高,都没有太大的关系。由此可知,文章犯那样的过错是很正常的,而社会媒体大肆炒作、渲染这件事情,我认为是现代人的悲哀。

今天我在一个佛教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是说我们看不到演员文章好的一面,里面罗列了文章先生曾经参与过的公益事业等善心善行。如果一个人不懂得人心的真实状况,的确是会看不到演员文章好的一面的。我觉得这篇文章挺好,所以转发了,还加了三句按语:“当我们把别人的痛苦当作笑料来消费的时候,正是我们轻狂之时,也是我们的丑恶嘴脸暴露之时。”为什么“当我们把别人的痛苦当作笑料来消费时”“正是我们轻狂之时”呢?因为我们不知道生命的沉重,不知道调伏人的意志力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我们把别人的生命看得太轻太轻,也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沉重,所以说只有轻狂的人才会借别人所犯的过错来取笑别人。这种轻狂的底色是什么呢?就是一颗没有慈悲、哗众取宠、乃至落井下石的心。这是很糟糕的事情。这种声音是当今社会人们对待文章出轨事件最主流的一种声音,有很多人还把文章的忏悔信、马伊俐的原谅信,化写为别的文章来嘲讽。做这种事情的很多还是大学生,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在净化世道人心方面是多么缺失!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跟这个问题确实相关,我先按照我的想法来回答一下我前面所提的几个问题吧。如果我是马伊俐,最起码的做法是什么呢?更好的做法又是什么呢?最起码就是马伊俐现在的做法,选择原谅文章,并且这种原谅是无条件的,这个就比较难了。一个人在错误的习惯里生活久了,要改过自新有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这就如同要滚滚向前的珠江水改道而行那么困难。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人的生命力、意志力是如此强大的话,就不要指望我们身边犯了过错的人能够很快改过自新,有些人要花很长时间,甚至这辈子都改不了,用佛教的话来说可能要到下辈子才能慢慢改好,那怎么办呢?我们就不原谅他了吗?依佛教的道理来说,还是得原谅,因为众生本来就愚痴,本来就可怜,本来就贪婪,不原谅只会更差。最好的做法呢,我认为马伊俐不仅要无条件原谅文章,还要帮助他渡过这个难关。马伊俐现在的做法已经说明她是位很好的女性,非常值得赞叹,至于她能否达到第二个境界,这是我们难以关心的事情,我们这里要借此讨论引出正题。

如果我是文章,要做的事情就更多,因为马伊俐或其他相关的人不管跟我是什么关系,她们都只是我的外缘,我所犯的过错是由我自己的过去所积累的因带来的果。该么办呢?我觉得文章现在已做到的程度也是值得赞叹的。他没有说这事不是他做的,也没有说对方缠著他不放才落得这步田地等等,而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接受现实,而且勇于忏悔过错,而不是去做所谓的危机公关,这是最起码应该做到的。但还有第二个层面的工作文章现在没有做到,那就是要观因果平等,坦然承受因果。比如说文章所犯这个过错是因,接受这个因所带来的种种结果是果,譬如大部分导演可能不会再请你演戏了,很多演员不会再跟你配戏了,周围的熟人对你冷眼相看了,你很长一段时间会很落寞,甚至会很失望,事业可能从此一落千丈。文章能不能坦然接受他将要面临的种种果报呢?这就很难讲了。

如果我是文章的老师,我会怎么做呢?首先告诉他,要坦然地承受因果,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可走,因为天地之间是不能逃避的。接着还要告诉他,要观因果本空,因果本身不可得。即在这个过程中,“我”犯的“罪”不可得,“我”本人不可得,“我”伤害的“人”也不可得。这样认识是为什么呢?是为了卸掉犯错者巨大的心理包袱,要把这种心理压力卸掉,才能真正走上改过自新之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观因果本空还蕴含着另外一层意思:正是因为没有观察到我伤害的“人”、我做的“事”乃至“我”都空不可得,起了贪念对方美色之心,才做出了这样的事;如果能观到这三者皆空,一开始就不会执着于对方的美色,因而也就不会生起贪恋对方美色之心,更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了。这样,犯错的人不仅能从严重的心理压力中解脱出来,还能够在内心深处断除同类的贪念,不会再犯同样的过错,这是更深层的提升。佛家认为人犯错的根本原因在心,心起了念才表现相应的语言和行为,如果我们的心不起念,是不会表现在言行上的。至于下意识的错误语言与行为,则不是凡夫所能控制的。如果我是他的老师,还要告诉他,要把自己心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干净,也就是断除一切贪嗔痴,这样才不会再犯任何过错。还有第三个层面,我们不仅本人不犯任何过错,还要帮助其他有缘人提升自己,这就是所谓的菩萨道。可见按照佛教的说法,这个老师很不好当,因为当老师的人是已经从贪嗔痴的泥坑里爬出来的人,如果自己还在这泥坑里面,怎么能把人家从泥坑里面拉出来呢?不可能。

通过刚才我们对文章事件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应该明白,不管任何人犯了多严重的错误,首先都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处于他那种层次、智慧和情感下,他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特别是按佛教的说法讲,跟他有缘的人、结缘的人,必然跟他的层次相差不多,否则根本不会见到他。

现在我们就看看,佛教处理这种问题乃至世间的一切事情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怎样去做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这就是我今天讲座的主题——佛教的因果观及其对净化世道人心的意义。

首先,佛教认为因果是事实而不是理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认为这句话是对这个世界真相的如实反映,为了强调它如实地反映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说它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个事实。反映事实的因果理论很多,有日常经验表达的因果理论,有科学家表达的因果理论,还有哲学表达的因果理论,等等。在诸多的因果理论中,佛教的因果理论是非常有特色的。它的特色在于哪里呢?这只要将其因果观与刚才所提的几种因果理论作比较就知道了。

佛教经典《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彼故灭。”这个偈颂很好地表达了佛教的因果观,这里的“此”指因,“彼”就是果,“此有故彼有”,就是说有了相应的因就有相应的果,相应的因起来了相应的果就起来了,反之如果相应的因灭失了相应的果也就没有了。这看起来很简单,对不对?那我为什么说它很有特色呢?我们首先看看它与日常经验与科学因果理论的异同。佛教与是日常经验、科学的因果观都有一个共同性,即它们都是基于直觉、经验观察得到的因果理论。但它们又有巨大的不同,佛教的因果观是通过修习禅定获得智慧时,刹那间对宇宙人产生整体领悟的结果,具体说是释迦牟尼佛经过长期的定慧(禅定与智慧)修行,对宇宙人生真相豁然开朗后才说出了这句偈语,如同黑暗忽得一盏明灯照破,眼前一片光明;而日常经验的因果观没有精神世界这种豁然开朗的体验和表征,科学因果观一般情况下也没有,因为它本质上是在日常经验基础上借助仪器去观察和检验各种现象、事物的关联所得出的因果结论。佛教的因果观与哲学的因果观也有巨大差异,哲学的因果观最根本的建立方式是逻辑的运作方式,是通过逻辑思维去观察和总结宇宙人生有什么因果关系,然后按照人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所谓符合逻辑),具体说这种因果观是在主体和客体二元对立的关系上建立起来的。当然,佛教认为日常经验与科学的因果观也是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上建立起来的。所谓主客二元对立,即以我为认识主体,与我相对者为客体,主体认识客体,客体被我认识,这就是相对而立的主客二元。凡是借助这种基础与模式观察宇宙人生所得的因果观,都是二元对立的因果观,通过逻辑、理论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哲学的因果观,通过科学实验、科学论证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科学的因果观,通过日常经验、日常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日常经验的因果观。在这一点上,佛教与这三种因果观有着本质的不同。

刚才我们强调,佛教的因果观是佛陀对宇宙人生真相有豁然开朗的直觉观照后才说出的,因为佛陀认为人的心灵只有产生了这种质的变化,才能够从日常经验、科学和哲学的因果观里面翻转出来。翻转到哪里去呢?由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基础翻转到非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基础,也就是打破了我认识世界、世界被我认识这种观念,体知到世界上根本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只存在自己见自己的本性,见世界的本性也就是见自己的本性。而且,不管是说见世界的本性还是自己的本性,都没有一个能见的主体和被见的对象,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不二世界观,与二元对立的世界观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佛教因果观的基础。

基于这个本质的区别,佛教在讲因果问题的时候,不是截取大千世界中两个有亲密关系的甲和乙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说自己再增加一些其它的因果要素来研究这种关系。佛教把任何两个事物的因果关系都放到大千世界这个无限世界中去观察,同时也把两个事物的因果放到无始无终的时间河流里去观察,所以其基本内容是:大千世界在空间上是一个环环相扣又同时相依的无限因果网络,在时间上是一个刹那生灭又不断相续的无限时间河流。这种因果关系,其空间维度可用互联网做比喻:在同一时刻的互联网上,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它环节上的互联网也变了样子,更不用说你的主机出了问题。至于其时间维度,则可用河流来做比喻:河水刹那之间就流走了,如同因果刹那生灭。古希腊的一个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如果依佛教的因果观说,人甚至一次也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你踏进的河流永远不是你脑袋里想踏进的那条河流,或者说你总是踏进脑袋中想象的那条河流,而现实中的河流则是永远抓不住的。大家想一想,这很有意思吧。同时,这样一条河流又是不断相续的:我们虽然甚至不能踏入这条河流,但它明明就在我们眼前川流不息,没有断过。

佛教所以有这样的因果思想,还因为它与其它因果观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科学研究因果,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看清世界的真相,借助这些因果关系来改变世界、改变生活。比如我们通过科学因果观发现了核裂变所产生的能量,既可用于造原子弹,也可用于建核电站,它带给世界和人类生活的改变未必是好的。哲学的因果观是从哲学的角度,用逻辑思维建立起来的一种关于宇宙人生的理论,这种理论包括本体论、知识论、伦理学等,它有助于但不一定能指导人们的生活,因为理论对生活发挥指导作用的前提是有操作性,但哲学理论都没有什么操作性。那佛教建立起这个基本的因果思想是要干什么呢?它是要告诉我们,人类、动物的世界,乃至山川、草木、瓦石的世界,它们在空间上是环环相扣、同时相依的。比如说这个黑板擦不在我们这个教室里了,这个世界也就不是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了,因为没有黑板擦的因果。同时要很清楚,从在时间上看,我们即使跟无量劫以前的事物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正是从无量劫以来刹那生灭、不断相续的因果流中变来的。

佛教为什么将其因果观的要害落到这一点上呢?因为它要使每一个人将这种因果观落实到修行中去:既然我们每个人在空间、时间上谁也离不开谁,我们都有密切关系,那就要慎重对待这种关系。这就是佛教所谓缘分。依佛教的说法,缘分有善缘、恶缘、非善非恶缘,我们要结什么缘呢?一个人未开悟时要多结善缘,但觉悟之后,要去所有的世界度众生,这就不能光结善缘,非善非恶乃至恶缘都要结。由此可知,佛教讲因果观既不是像科学一样研究世界、改变生活,也不是像哲学一样从某个哲学家的眼光出发去说明他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并将其看法表达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佛教因果观是切实地为安顿人的精神服务的思想。由于没有经过修行的人很难明了佛教的因果观,因此佛教往往会告诫人们: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千万不要随便说它不存在,因为存在而不被我们知道的东西很多,这不是世界有多微妙,而是我们没有开发出智慧;要想开发出智慧,就要按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去修行。

其次,佛教认为在因果过程中,事物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守恒是物理学的一条基本原理,但我们不要以为只有物理学家才知道这个真理,其实佛陀早就说出了这个真理。《大宝积经》里有句话就这么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业就是活动的意思,人只要一活动就有一种力量,从活动带来的力量叫业力。这个业力是因,他要通过因果循环的方式转化出相应的果,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言下之意是,只要这个活动所产生的力还没显现为相应的果,它就会永远地继续下去,而且它转化为果之后并未消亡,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延续下去,故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如何理解后半偈呢?这是说当业力遇到了适合的条件,也就是遇到了适合的因缘,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所谓“果报还自受”,是指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举例说,我多呼出几口气,你多呼出几口气,好象对这个世界没什么影响,因为我们肉眼看不见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但我们实际上已经加入令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列。按佛教的因果观,并不是说只有工业革命、工厂才是臭氧洞越来越大、人类生活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在造业,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这样,我们写文章骂别人时就要很小心,就要反问一句:我有没有造这个业?能想到这点,我们就不会那么轻狂、那么肆无忌惮地指责别人的过错,不会批评时眼里只有别人,表扬时眼里只有自己。有同学可能会说:我不制造条件让这因生成果不就可以了?事实上没有这种情况,任何业一定会遇上它的因缘并结果。我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对银行或别人的钱起了贪念,当这个贪念在心里逐渐累积,其力量强大到不贪都不行的程度,这时就算机缘不成熟也会制造条件去满足这个贪念。这就是贪念所产生的业力,这个业力最终会演化为偷窃银行柜员机或骗取他人钱财这个果。

由于有些业的报应比较慢,有些业的报应不是在同一事物身上,有些人就觉得佛教所讲的因果观有问题。比如有些人说:我们看到有的贪官,不但没有遭到报应,甚至活得很好,自己很高寿,家庭很和睦。这个问题如何认识呢?佛教说,因果是很微细的,如果我们只是在很粗显的层面上观察,就看不到微细、劝全面的因果。还是以贪官为例。一般人认为,只有贪官进了牢房或丢了性命才叫得到报应。诚然,这法律层面的制裁也是报应,但却是最浅显的报应,佛教说的报应还有两个更深层的层面:一是道德层面,二是内心层面。佛教认为,法律是道德在维持公共秩序方面的体现,是维护整个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它只是道德的一部分,一个人的生活世界不仅有法律层面,还有道德与内心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些人虽然逃脱了法律制裁,但是他却会被知情人所鄙视,因为他的行为不符合人类的公共道德规范。更深的层面是当事人内心因造业带来的种种煎熬。比如说,一个贪官贪污受贿后,他的内心整日忧心忡忡、担惊受怕,已经不能恢复到以前的安宁状态,这种内心的挣扎是最难受的煎熬。

同时,佛教也不在善恶二元对立的二分法中机械地看待因果报应问题。这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佛教说,一个人的心念在没有觉悟前转变是很快的,有时是善念,有时是恶念,贪嗔痴的念头刹那间就已千回百转。所以一个人到底是善是恶,在没有悟道之前是很难定性的,他善念多就多行善,或者说当他能够保持善念来就行善了;相反,如果他起了一个恶念,将此一念维持下去也就行恶了。未悟道的人的一生——用佛教的话来说还不止一生,所谓三世因果——不管身体、语言还是心理,都是善恶浑然一体的综合体。既然如此,因果报应其实也是一个善恶综合体。譬如有些人不理解贪官怎么还那么高寿,佛教说这是由于他他过去曾较好地持守了不杀生的戒律,这是他今生得长寿的因;他现在贪污钱财则是他以后得到相应恶报的因,只是这些恶报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而已。一般人等不及,觉得非在此时此世报出来才叫报应。

佛教说因果报应有很多的方式和差异,时间上的差异有现报、生报、后报之别。举例说,如果一个人杀了人,他很快被公安机关逮住,这就是现报。生报是指在人的下一世当中显现的果报。比如说一个大家庭有五六个孩子,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哲学,有的喜欢安静,有的喜欢热闹,西方说这是天赋差异,佛教说这是他前世积攒的因不一样所带来的不同果报。后报则是指来生之后才现前的报应。这种果报,共业的报应比较容易体会,譬如家庭的兴衰、环境的污染等等;而别业的报应就不容易体会,譬如佛陀经常说他过去生中做过老虎、仙人、婆罗门等等经历,佛教徒认为真实不虚,一般人则以为谬悠荒诞。

在因果报应问题上,佛教认为总的原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同时,善恶报应都是在人的生命这个善恶综合体上体现出来,善也在其身上报,恶也在其身上报,是综合的报应。很多人不明白这点,就会怀疑佛教讲的因果平等、因果报应思想,乃至认为整个因果观都有问题。

再次,佛教认为在因果过程中,能量是在变易中存在的。佛教有个偈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个偈语的前半两句讲过去的因果,它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现在的自己,坦然接受自己过去的因所带来的果。比如说,有的人不满自己出生在贫困而不是富贵的地区和家庭,佛教说这是由我们自己前世所造的因决定的,对此觉得自卑是没有看到事实,因为这不是自己这辈子造业的结果;同时,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业力带来的果报,我们不能怨天尤人,需要勇敢承担;我们还不能责怪自己,因为后悔没用,只能坦然接受。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则讲未来的因果。佛教说我们要想得到某个果,就得种下相应的因,而且这个因必须是我们所处时地的法律和道德所允许的,如果法律不允许,会受法律制裁,不能积累这个因;如果道德不允许,周围的人都都不合作,甚至给我们拆台,我们内心备受煎熬,也不能积累这个因,所以要合情合理合法。在这个前提下,佛教不反对我们追求任何生活。譬如,有同学说我想下辈子投生到富贵人家,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有同学说我其他都不要,只想这一生拥有更多财富;有同学说我不在乎一生占有,只希望一朝拥有。这些追求佛教都不反对,但认为层次太浅,也没有多少智慧,因为任何荣华富贵都会像云烟一样转眼即逝。我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都知道该剧主题曲有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一般人所认识的变化,如果从佛教来看,是非成败不是转头空,是当下即空,如珠江水一样,想抓都抓不住。所以佛教认为,不能把自己的幸福生活建立在这些会变灭的东西基础上,而应该去寻求让自己永远幸福快乐的基础——缘起性空的智慧。

第四,佛教认为因果的实质是缘起性空。什么叫缘起性空?前面已讲,大千世界在空间上是一个环环相扣、同时相依的无限空间网络,在时间上是一个刹那生灭、不断相续的无限时间河流。这缘起缘灭的过程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不可能被人拥有或占有的,甚至你起了个去抓住它的念头都已经错了。在这样一个因果网络和时间河流中,我们不要对任何一个东西起贪念,也不要对任何一个东西起嗔心。前面分析过,若果我们起了贪心,我们的心当下就沉重了,起嗔心也一样,只有没有这两种负面情绪的心才是宁静的,只有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

由此可知,佛教讲万法在缘起缘灭中的事实,根本用意是要告诉我们,面对这个川流不息、相依共存的世界,我们要平等对待任何一个人和事物,既不能贪,也不能嗔。如果贪,我们就不能平等对待贪爱对象之外的人和事;如果嗔,我们也不能用平等心对待我们嗔恨的对象。如果这样我们就没法见到世界的真相,因为人在情绪化的状态下所看到的东西是一种幻觉。所以佛教经典《中论》中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法不成。”

最后,佛教认为世道人心系于当下一念。我要重点讲一下这部分。不起贪念、不起嗔念,应该怎样去做呢?佛教认为,世道人心系于众生当下一念。当下一念是怎样的状况?有如下四种情况:

(一)不信因果,莽荡遭殃。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信因果报应,言行莽撞,不受节制,容易遭受祸害。比如有关知识告诉我们,照明用电的电压是220伏,人的手手直接摸上去会被电死,若果我不信,偏要去摸,结果当然不会因为我勇敢而有所改变。

(二)不空因果,苦乐交参。相信因果,是不是就快乐了呢?不见得。我们回到文章出轨事件上来看,他现在向公众公布忏悔信、承认错误、接受现实,他相信因果、接受因果,但他快乐了吗?如果不知因果本空,会觉得因是实实在在的,果也是实实在在的,那他心里的压力真如千钧般沉重。比如说他现在觉得自己犯错对不起妻子,也承认错误了,但面对着家人、社会以及将来的日子,他当下的身心一点都不轻松。有的人甚至会被这种重担压垮。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个三口之家的女儿某天在学校里跳楼自杀了,母亲受不了,也跟着跳了下去。这就是不能观察到因果空性的结果。他们的女儿在学校品学兼优,作为家长非常欣慰和快乐,一直以女儿为自豪,现在学校突然来通知说女儿坠楼了,怎么受得了?马上乐极生悲。他们这种由喜到悲的转变是非常迅速的,落差也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女儿不是他们的私有物品,更加意识不到女儿是根本抓不住的,甚至还想通过女儿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希望,所以根本无法承受现在这个结局。

(三)不落因果,个人安乐。什么叫不落因果?这不是说我们的身体不在因果之中,而是说我们的心不受因果链条的压迫,这才叫不落因果。大千世界都在因果链条中,差别只在于以一颗什么样的心在这链条上生活,如果将自己的心实实在在绑在因果链上,对方的心也如此,则对方的苦乐带着你的苦乐,你的苦乐也带着对方的苦乐,最后是一苦俱苦、一乐俱乐。而不落因果的人,虽然他的身体仍然在因果链条中,由于他已经观察到因果本空、本不可得,他的心再也不会被伤害了。譬如前面那个例子,若果母亲知道她抓住女儿、拥有女儿的念头只是一种妄想,肯定不会因为自己的女儿跳楼而自杀。不仅如此,她的内心还会始终处于解脱和自在状态。有人会指责,这还有做母亲的样子吗?这不是草木瓦石吗?如果我们这样评价佛教的解脱与自在,那就太不了解佛教,还没进佛教的门。这可从两个层面分析,从事实上讲,一个生命失去了,又搭上另一个生命,那家里剩下来的那个人怎么办?岂不是更加痛苦,更加孤独无依?我记得有次到寺院里拜访佛源老和尚,听他开示说:“高兴也这么过,伤心也这么过,为什么一定要伤心呢?”佛教说这是愚蠢的,故反对人们这么做。从佛教搜提倡的真理看,佛教所谓解脱与自在,不是六亲不认,不是不知痛痒,而是通过观察因果的事实与性质(空性),从种种虚妄不实的幻觉和不健康的情感中超越出来,再也不会为人间的任何喜怒哀乐所束缚的境界。达到境界,就是佛教所谓的悟道。

(四)不昧因果,社会谐和。不昧因果就是对因果清清楚楚,社会和谐则是借助因果来帮助别人。这个境界比前一个境界更高,它不但自己明白了因果的真相,而且满怀慈悲心,持续在大千世界中将饱受煎熬的凡夫救度出来。由此,造业的人越来越少了,烦恼的人越来越少了,世间的冲突越来越少了,我们的社会就越来越和谐了。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因果观   佛学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4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