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使中国从一个低收入的计划经济步入中等收入的市场经济。在未来的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将从中等收入向中高收入,并最终向高收入迈进。与之对应,中国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最大规模后,重心转向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从知识传授转向更加注重培育创造性人才,以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培育人的素养,以适应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大学的改革在中国成为上下关注的问题,一些大学率先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我从2006年秋季学期起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十年来,在学校和学院教职员工的支持下,清华经管学院在学院层面探寻大学改革之路,取得一些进展,我把它们记录在我的新书《大学的改革》中。
在《大学的改革》一书中,我把大学改革内容概括为两类:实践现代教育理念,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前者关系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效果,后者有关大学治理和管理的制度和规则。
我又把教育教学问题概括为两个维度:“人”与“才”。我们习惯上把“人才”作为一个词,这就容易把培养“人才”简单理解为育“才”,从而导致轻育“人”的倾向。区分教育问题的“人”与“才”两个维度,并进一步强调育“人”重于育“才”,这是重要的出发点。我用统计学中的“均值”和“方差”两个度量来刻画中国教育中的成绩与不足。我总结出,在育“才”上,我们的均值高、方差小,即平均水平不低,但是杰出人才不多;在育“人”上,正好相反,均值低,方差大,即整体素质还不够高,而且其中有些人素质很差。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创新驱动,也与中国在世界文明中应有的地位不相称。
大学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希望达到两个目标,既要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又要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实现前者要在育“人”上“提高均值,减少方差”,方法是关注每个学生,实行通识教育,恪守道德底线。实现后者要在育“才”上“保持均值,扩大方差”,方法是创造环境,促进个性发展,让突出人才能够“冒”出来。两者兼有就要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为您推荐中国高校“智库热”的冷思考提出改革目标和思路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行动。自2009年以来,清华经管学院在通识教育方面为本科生开设了《中国文明》、《西方文明》、《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艺术与审美》、《基础社会科学》、《中国与世界》、《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八个课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它结合批判性思维与道德伦理,为全国首创。在清华经管学院学习过的本科生,经常会问“你对这个问题CTMR过了吗”?CTMR是《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英文名称的缩写。可见这门课已经成为了清华经管学院的一张“名片”。
为鼓励个性发展,学院为学生们创造更宽松和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根据个性特点成长。比如,学院为本科三、四年级学生设立了学术、创业和领导力方向的“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全校14个院系,创立了清华x-空间(x-lab),搭建创意、创新、创业的教育平台,以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举办“学院与大学融合”跨学科研讨会,邀请清华的文理工医科院系参加,以促进学科会通。
通识教育和个性发展背后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大学为学生”。这个理念并非显而易见。事实上,学生、教师、社会、国家都是大学的“利益相关者”;教书育人、研究探索、服务社会、服务国家都是大学使命的组成部分。实际工作中,在兼顾四个方面的同时,不同时期总会有不同的优先和侧重。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在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中,教师和研究、服务国家和社会更容易获得优先考虑,而学生更容易被忽视。
近年来,中国人发表的论文快速增长,中国大学在全球排名中的位置也加速上升。不过,这些排名主要与教师研究密切相关,而与学生和教学的关联不紧密。大学如果没有论文发表,当然不能算一流;但是大学如果没有培育好学生,那就很难称作为大学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强调“大学为学生”这一教育理念。
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清华经管学院还积极推进在学院层面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特别是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和学院治理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2年,学院在清华率先完成包括薪酬制度在内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这一改革的成功不仅为学院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之后在大学范围内全面开展的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
在治理建设方面,学院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个方面努力。学院内部治理的理念是教师治学和行政管理职业化,即学术问题主要由教师决定,而行政工作主要由职业的管理和行政人员完成。在外部治理上,学院积极发挥校友会、顾问委员会、商学院组织等的作用,既促进了学院的发展,又扩大了学院的影响。
大学的改革既需要有思想有思路,又需要有行动有实践,重要的是“思行合一”。改革的目标要理性、激进,改革的路径要人性、渐进,这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的经验,而中国大学的改革可以从中学习并受益。